夜关门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夜关门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都巴保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粉背羊蹄甲的根或茎叶。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收敛固涩,解毒除湿。
-
主治:
主治咳嗽咯血,吐血,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痢疾,痹痛,疝气,睾丸肿痛,湿疹,疮疖肿痛。
(1)《贵阳民间药草》:“收敛止血。治咳嗽,遗尿,咯血。为止血良药。”
(2)《湖南药物志》:“收敛止血,活血,祛风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auhinia glauca Wall. ex Bent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粉背羊蹄甲Bauhinia glauca Wall.exBenth
木质藤本植物,被稀疏红棕色柔毛。茎纤细,四棱。卷须1个或2个,对生。单叶互生;叶柄长3.5~4.5cm;叶片肾形或圆形,长3~8cm,宽4~9cm,先端2裂,裂片顶端圆形,全缘,基部心形至截平,两面疏生短柔毛。伞房花序顶生,长5~8cm,花序轴、花梗密被红棕色柔毛;苞片和小苞片丝状,被红棕色柔毛;萼管状,有红棕色毛,裂片2个;花冠粉红色,花瓣5,匙形;能育雄蕊3枚,花丝长约1.5~2cm,花药瓣裂;雌蕊单一,子房长柱形,具长柄,无毛;柱头头状。荚果条形,扁平,无毛,有明显的网脉,长14~30cm,宽4~5cm,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400~2 200m灌木丛中、林中及山坡石缝中。分布于甘肃、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挖根,晒干;夏秋采收茎叶,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稍扁,大小不一,直径1~3.5cm。表面褐色,有细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并有少数细须根或残留须根痕,有的成凹沟。质坚硬,断面皮部褐棕色,木部色稍淡,密布细小孔(导管)。无臭,味涩、微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涩、辛,性微冷。入热经。
(1)《贵阳民间药草》:“涩、平,无毒。”
(2)《湖南药物志》:“甘、涩,微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咳嗽咯血,吐血夜关门30~60g,炖猪肺吃。
2.治大肠下血夜关门30g,芭蕉根30g,苎麻根15g,皂角15g,黄精15g,将药放入猪大肠内,或煨甜酒糟服。
3.治崩漏夜关门15g,朱红纸1张烧灰,陈棕9g烧灰,对酒糟服。3付痊愈。痊愈后,用白芍15g,牡丹根6g,蒸鸡1只。
4.治白带夜关门9g,白芷9g,白皮纸1张烧灰,煎甜酒服。重者6付,轻者3付。痊愈后,用白芍15g,牡丹根6g,蒸鸡1只眼。
5.治遗尿或夜间尿多夜关门30g,先以烧酒浸透,晒干,再青炒,然后炖猪肉250g,或炖猪尿脬吃。每3日1剂,连服3剂。
6.治子宫脱垂①夜关门、螺蛳肉适量,烘干研末,洗、服并用。②夜关门15g,枯矾粉3g,青藤香9g,姜开水送服;外用蛇胆油涂搽。(1~6方选自《贵阳民间药草》)
7.治痢疾羊蹄甲根30~60g,水煎服。
8.治癫痫羊蹄甲茎30g,石膏15g,石灰6g,水煎服。
9.治阴囊湿疹羊蹄甲叶或根适量,煎水洗。
ic.治疮疖肿毒羊蹄甲叶研粉,二次淘米水调敷。甚者,敷药前后并以叶煎水洗。(7~10方选自《湖南药物志》)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香橙素(aromadendrin),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5,7-二羟基色酮(5,7-di-hydroxychromone)等[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唐祥恰,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