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金花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玉叶金花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阿岗奴
-
民族药名出处:
广西融水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的根、枝、叶或全株。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疏风,凉血解毒。
-
主治:
主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肾炎。
《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暑湿泄泻,痢疾,疮荡脓肿,跌打,毒蛇咬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 Hort. Kew. Ed.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
攀援灌木。小枝被平伏的短柔毛。叶对生,有时近轮生,膜质或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1.5~2.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近无毛或被疏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2~8mm,被粗柔毛。托叶三角形。花序顶生,稠密,聚伞花序,总花梗长8~11mm,有时极短。苞片条形,被长柔毛。花梗极度短,萼管陀螺形,长3~4mm,外面被柔毛,萼檐裂片线形,比萼管长2倍以上。基部被毛稍密,渐向上稀疏,花瓣状裂片广椭圆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具柄,两面被柔毛,有纵脉5~7条;雄蕊5,长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浆果近球形,肉质,长8~10mm,宽6~7.5mm,被疏柔毛,聚集成团,干后黑色。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较阴的山坡、灌木丛、河谷、林旁或路边。贵州独山、荔波、黄平、德江、遵义、长顺等地产有;长江以南各省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泥土、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3~7mm,表面棕色,具细纵纹、点状皮孔及叶痕。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或淡黄绿色,髓部明显,白色。气做,味淡。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面细胞1列,被角质层。木栓层为2~4列水栓细胞。皮层较狭窄,散有分泌细胞。韧皮部狭窄,间有石细胞散在,胞浆明显。形成层明显。木质部较发达。射线为1~2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形大,内含淀粉粒。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0g,加水100ml,浸12小时,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①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试液,置水浴加热5分钟,放冷,显紫蓝色(检查氨基酸)。②取滤液分置3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汞钾试剂,产生黄白色沉淀;一管加碘化秘钾试剂,产生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醚10ml,浸债过夜,滤液挥散乙醚,残渣加冰醋酸少量溶解,再加醋酸酐-硫酸(19:2)数摘,溶液显绿色(检查甾类)。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微苦,性凉。”
-
用法用量:
/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感冒发热玉叶金花30g,马兰30g,水煎服。
2.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玉叶金花30g,八爪金龙10g,矮地茶30g,水煎服。(1~2方选自《贵州民间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玉叶金花茎中含海恩西阿苷元(henisiagenin)A,玉叶金花苷A、B、C
[1]、M[2]。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terol),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山栀苷甲酯(shanzhiside methyl)以及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3]。
叶中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豆甾醇,高级脂肪酸[4],以及玉叶金花苷酸甲酯(mussaenoside)和山栀苷甲酯等(shanzhiside methyl)[5]。
-
药理作用:
1.玉叶金花的枝叶,福建民间有用其煎剂作为避孕药或堕胎药。抗早孕实验证明,本品中所含咖啡酸、阿魏酸对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抗早孕作用,并发现玉叶金花的水煎液和81%乙醇沉淀物为抗早孕活性部分[1]。
2.降血脂作用 用小鸡实验,豆甾醇具有明显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对心脏和肝脏无明显影响[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徐俊平,等化学学报,1991,49(6):621
[2]徐俊平,等.C A.1991,115:228324n
[3]刘星楷,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6,13(4):273
[4]HuiVW,et al.Phytochemistry,1967,6(9);1299
[5]Takeda Y,et al.Phytochemistry,1977,16(9):1401
药理
[1]刘星楷,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6,13(4):273
[2]Chandler R F,et al.J.Phram Sci,1979,6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