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花根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胭脂花根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奴水粉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紫茉莉科植物的紫茉莉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
主治:
主治热淋,白浊,水肿,赤白带下,关节肿痛,痈疮肿毒,乳痈,跌仆损伤。
(1)《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妇女红崩,疔癀”。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治淋浊,带下,红崩。”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irabilis jalap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m。块根纺锤形,肉质,表面棕黑色,内面白色。茎直立,分枝多,有膨大的节。叶对生,卵状,先端锐尖,基部截形或心脏形,全缘,羽状网络;叶柄长。花1至数朵生于枝梢,总苞5裂,萼状;花萼呈花冠状,萼管细长,长4~5cm,上部扩大成喇叭形,5裂,白色或紫色;花瓣缺;雄蕊5~6,花丝细长。与花被等长或稍长;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果实狭卵形,黑色。种子直立,内藏丰富的白色粉质胚乳。花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生于房前屋后、空地林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在略有荫蔽处生长更好,不耐寒。不择土壤,但以肥沃、深厚的夹砂土或油砂土为好。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在果熟期分批采集2~3次后,到最后一次割下果枝,打出种子,晒干或阴干备用。春季3~4月播种,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33cm挖窝,每窝播种子7~8粒,每1hm2用种子15kg。也可育苗移栽。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齐后进行,并行匀苗、补苗,每窝留苗3~4株,第2次在夏初进行,第3次在夏末进行,每次中耕后,要追施人畜粪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在播种当年10~11月收获,挖起全根,洗净泥沙,鲜用,或去尽芒头及须根,刮去粗皮,去尽黑色斑点,切片,立即晒干或炕干,以免变黑,影响品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的压扁,有的可见枝根,长5~10cm,直径1.5~5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基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可见环纹。经蒸煮者断面角质样。无臭,味淡,有刺喉感。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达数十列,暗棕褐色,或木栓层多已除去。皮层较窄。异常维管束多轮间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呈多角形。薄壁细胞包大量草酸钙针晶束与糊化淀粉粒。
粉末特征:淡白色。①草酸钙针晶极多,成束或分散,长50~150μm。②导管主为网纹,亦有梯纹,直径15~130μm;网纹导管的纹孔呈狭长形,壁木化。③淀粉粒颇多,呈不规则类圆形块状、云朵状,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微苦,性冷。入热经。
《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甜、微苦,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白带白胭脂花根30g,白木槿15g,白芍15g,炖肉吃。
2.治淋浊紫胭脂花根30g,茯苓15g,水煎服。
3.治红崩胭脂花根、鸡冠花根、头晕药各30g,兔耳风15g,烛猪脚吃。(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劳伤虚损,阴虚盗汗胭脂花根、土枸杞根、大乌泡根各15g,煨水服。(《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紫茉莉根含蛋白质[1],豆甾醇(stig-ma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2]。
-
药理作用:
根所含树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1]。根的酸性水浸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兔血压升高;其效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2]。由根中提取的蛋白有抗病毒作用[3]。紫茉莉抗病毒蛋白(mirabilis antiviral protein,MAP)是一种核糖体灭活蛋白,有抗病毒及蛋白合成抑制作用,此外MAP对妊娠小鼠有堕胎作用,对肿瘤细胞有抗增生作用[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Kubo S,et al.C A,1986,105:37465t
[2]Stanic G,er al.C A,1999,111:130725m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77:2370
[2]《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63
[3]Kubo S,et al.Jpn Kokai Tokkyo Koho JP,1960,23(4):100
[4]Qong R N S,et al.Biochem Int,1992,28(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