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烟叶

  • 音译名: 窝英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野烟叶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窝英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及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破瘀,止血
  • 主治: 主治乳蛾,喉痹,急慢惊风,牙痛,疔疮肿毒,痔瘘,皮肤痒疹,毒蛇咬伤,虫积,血瘕,吐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 (1)《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杀虫。” (2)《草木便方》:“清热解毒,祛风消肿。主治风热感冒,大头瘟,喉痹,乳痈,风湿痹痛,毒蛇咬伤,无名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rpesium cernclum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clum L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00cm,有臭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软细毛。茎下部叶互生;叶片广椭圆形,上面绿色较深,光滑,下面有软细毛和腺点;茎上部叶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腋生;总苞钟形;花全为管状花,黄色。果线形,顶端有短喙。花期6~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分布于全国各地。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阴湿环境,山区、平原等地均可栽培。用种子繁殖。9~10月采集成熟种子,春季3~4月播种,条播,覆土仅盖没种子为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经15~20天出苗。按株距15cm定苗,苗高30cm进行松土除草,并追施人粪尿1次,适当增施过磷酸钙。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不明显,有多数细长的棕色须根。茎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纵条纹,上部多分枝;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疏松。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或腺点;质脆易碎。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花序梗极短;花黄色。气特异,味淡、微辛。 以叶多、气浓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寒。入冷经。 (1)《贵州草药》:“味辛,性寒。” (2)《草木便方》:“辛、苦,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外用:适量,水煎外洗;或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肠炎、痢疾野烟叶10g,水煎服。 2.治乳痈野烟叶适量,捣烂取汁内服,渣外敷。 3.治产后寒野烟叶根20g,用甜酒水煎服。 4.治风热感冒烟叶马鞭草夏枯草各10g水煎服。 5.治阴囊湿疹野烟叶适量,水煎外洗。(1~5方选自《草药彩色图集》) 6.治口腔炎野烟叶鱼眼菊香薷各6g,冰片白矾硼砂各16g,上药共研成末,装瓶中备用。每次取0.15~0.3g撒口腔溃疡面上。(《贵州民间方药集》)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倍半萜内酯:天名精内酯酮(carabrone),鹤虱内酯(carpesiolin)[1],大叶土木香内酯(granilin)[2],依瓦菊素(ivalin)[3],天名精内酯醇(carabrol),11(13)-去氢腋生依瓦菊素〔11(13)-de-hydroivaxillin〕[4],特勒内酯(telekin),异腋生依瓦菊素(isoivaxillin)及11(13)-二氢特勒内酯〔11(13)-di-hydrotelekin)[5]。
  •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Maruyama M et al.Phytochemistry,1977,(16):782 [2]Maruyama M et al.Phytochemistry,1975,(14):2247 [3]Maruyama M et al.Phytochemistry,1976,15(2):2026 [4]Maxuyama M et al.Phytochemistry,1983,22(12):2773 [5]董云发,等.植物学报,1988,30(1):71 药理 [1]苏州医学院.湖北科技资料,1971,(2):22 现代临床研究 [1]金先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6):373 [2]重庆医学院.新医药学,1970,(1):26 [3]郭芳等,甘肃中医,2001,14(1):52 [4]王宏伟,等.Journal of Exernal rherany of TCM,1998,7(5):16 [5]朱会友,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40):30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