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布袋

  • 音译名: 麻布袋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麻布袋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麻布袋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消肿。
  •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瘰疬,疮疖。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接骨,治瘰疬及骨结核。” (2)《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止痛。” (3)《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4)《四川常用中草药》:“能理气,消胀,定痛。治心胃气痛,胸腹胀满,发痧气痛,产后血气痛,冷气痛,穿气(膨胀)痛等症。” (5)《贵州中草药名录》:“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治风湿,跌打损伤,胃气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cm。根圆柱形,长达30cm,直径达2cm。茎直立,上部近花序处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基生叶1,茎生叶4~6;茎下部叶及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30~50cm,几天毛;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12~14.5cm,宽20~28cm,基部宽心形,3深裂,中央深裂片较小,楔状狭菱形,3裂,边缘有不整齐三角形锐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3裂,稍过中部,两面被短柔毛或无毛。总状花序,有密集的花;花序铀和花梗稍被短柔毛;苞片比花梗长,下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线形;小苞片通常生花梗中部,狭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密被短曲柔毛,上萼片圆筒形,高1.6~3cm,外缘在中部之下稍缢缩,下缘长1.1~1.5cm;花瓣2,无毛,长达2cm,唇舌形,向后拳曲;雄蕊多数,无毛,花丝具1~2小齿;心皮3,无毛。果长1.1~1.7cm。种子多数,倒卵形,长约3mm,具3棱,密生横狭翅。花期6~9月,果期7~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0~3 7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中。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或将根撕开,除去内附黑皮,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从根头处分枝,长10~20cm,中部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粗糙,或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可见多数裂生细根纵向排列或似网状。质坚硬,能折断,断面淡黄棕色,有的根中央已枯朽成空洞状。气微,味辛、苦、微麻。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根上段的一侧有凹沟,中央有多个外韧型维管束排成1行,其内侧为1个木质束环,中心部分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形成空隙;中段可见数个裂生中柱,每个中柱各包含1~2个维管束,内侧往往有木质部束,中央为大空隙。枝根呈原生中柱状。本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直径4~8cm。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热;有毒。入冷经。 (1)《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苦、辛、咸。”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苦,性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服;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浸酒搽。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跌打损伤穿心莲15g,泡酒,早晚服。 2.治心悸穿心莲3g(研末),木香1.5g,蒸甜酒服。 3.治胃气痛穿心莲6g(研末),煎水或蒸酒服。 4.治痧证心气痛穿心莲、青藤香各15g,研末,用开水吞服,成人每次1.5g,小儿每次0.6~1.5g。(1~4方选自《贵州民间药物》) 5.治瘰疬,疮疖麻布七、线吊葫芦各适量,捣烂敷患处。(《万县中草药》) 6.治胃痛,腹泻,痢疾麻布七6~9g,水煎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牛扁酸单甲酯(lycaconitic acidmonomethyl ester)[1],刺乌头碱(lappaconitine),毛茛乌头碱(ranaconitine)[2,3]。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刺乌头碱(LA)及N脱乙酰刺乌头碱(DLA)均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LA1~6mg/kg,DLA1~10mg/kg皮下或腹腔注射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蛋清或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所致炎性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切除双侧肾上腺的大鼠,LA、DLA仍具明显抗炎活性,但它们不能延长去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不引起胸腺萎缩,也不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其抗炎作用与肾上腺无明显关系[1]。 2.镇痛作用  小鼠扭体法测得LA皮下注射1mg/kg,2mg/kg,4mg/kg,8mg/kg,可使扭体数减少15%,48%,67%及96%;DLA皮下注射1.25mg/kg,2.5mg/kg,5mg/kg及10mg/kg分别减少23%,41%,51%及81%。ED50:LA为3.5mg/kg,DLA为2.3mg/kg。热板法测得DLA15mg/kg,20mg/kg小鼠腹腔注射可使癌阈于15分钟提高79%及137%。甲醛所致小鼠足疼痛LA皮下注射的ED50为3.9mg/kg,DLA为7.1mg/kg,同法测得吗啡为3.2mg/kg[1]。小鼠与猴实验均证明同治乌头碱无成瘾性[2]。 3.解热作用  皮下注射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腹腔注射LA 6mg/kg或DLA 15mg/kg均有显著解热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很短[1]。 4.局部麻醉作用  小鼠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引起坐骨神经阻滞症候群的ED50,DLA为0.076mg/kg[1]。0.1%刺乌头碱溶液对免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0.05%皮下注射对豚鼠有浸润麻醉作用,对小鼠坐骨神经有传导阻滞作用[2]。 5.毒性  小鼠LD50腹腔注射、皮下注射DLA为23.5(23.1~24.0) mg/kg和36.4(34.2~38.7)mg/kg,LA腹腔注射为10.5(10.2~10.9)mg/kg;大鼠LD50腹腔注射DLA为29.9(29.5~30.4)mg/kg,LA为9.9(9.6~10.2)mg/kg[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陈泗英,等.云南植物研究,1980,2(4):473 [2]朱元龙,等.中药通报,1981,(6):38 [3]王锋鹏,等.药学学报,1981,16(12):943 药理 [1]刘建华,等.中国药理学报,1987,8(4):301 [2]唐希灿,等.药学学报,1983,18(8):579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