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茯苓《本草纲目》

汉语拼音
Tufuling

拉丁名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异名
禹余粮、白余粮《本草经集注》;
禹余粮《本草拾遗》;
过山龙、硬饭《朱氏集验方》;
冷饭团《卫生杂兴》;
仙遗粮《滇南本草》;
萆薢《本草会编》;
山猪粪、山地栗、过冈龙《本草纲目》;
山牛《本经逢原》;
冷饭头《生草药性备要》;
山归来《有用植物图说》;
久老薯《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
毛尾薯《中药材手册》;
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广西中药志》;
土苓《四川中药志》;
狗朗头、尖光头《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山硬硬、白葜、连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红土苓、山奇良《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 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本品气微,味微甘、涩。以粉性大、筋脉少、切面淡棕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甘、淡,平。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临床应用】

1.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可用治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为治梅毒要药。《景岳全书》单用本品水煎服,也可与金银花威灵仙甘草等同用。若因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常配伍薏苡仁防风木瓜等药。
2.湿热淋浊,带下,疥癣,湿疹瘙痒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适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疥癣、湿疹、湿疮。治热淋,常与萹蓄蒲公英车前子等同用;《滇南本草》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阴痒带下;治湿热皮肤瘙痒,可与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配伍。
3.痈肿,瘰疬
本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痈红肿溃烂,以本品研为细末,醋调敷;治瘰疬溃烂,《积德堂经验方》将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亦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5~6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1.肝肾阴虚者慎服。
2.服药时忌饮茶。
3.忌犯器。

【鉴别用药】

1.土茯苓茯苓
二者名称相似,均为甘淡性平之品,有甘淡渗利之功,可用于水湿诸证。然土茯苓尤长于解毒除湿,常用于湿热引起的淋浊、带下、湿疹湿疮、痈肿疮毒等证;而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此外,土茯苓又能通利关节,可用于梅毒及汞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茯苓则能健脾,宁心,尤宜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以及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2.土茯苓白花蛇舌草
两药均能清热解毒,利湿,同治热毒痈肿、湿热淋证。但土茯苓甘淡性平,长于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尤善治梅毒及汞中毒所致之肢体拘挛,筋骨疼痛,以及湿疹湿疮,带下,瘰疬,疥癣等。而白花蛇舌草性味苦凉,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多用治热毒所致之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癥积痞块及蛇虫咬伤等。

【化学成分】

主要含琥珀酸、棕榈酸等有机酸,多糖,落新妇苷、异黄杞苷等黄酮及其苷类,薯蓣皂苷、提果皂苷等皂苷,甾醇,挥发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药材及饮片含落新妇苷(C21H22O11)不得少于0.45%。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落新妇苷有明显利尿、镇痛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肝癌及移植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此外,尚能缓解汞中毒,拮抗棉酚毒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9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2-11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88-2091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75-376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279-282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