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八角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旱八角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柰尿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
-
主治: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疗疮,蛇毒咬伤,跌仆损伤,痹证。
《贵州草药》:“滋阴补肾,清肺润燥,止痛,拔毒消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ysosma versipellis ( Hance ) M.Cheng ex Yi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m。根状茎粗壮,横生,结节状。茎不分枝,光滑无毛;茎生叶2,在近茎顶端处相接;叶片盾状,圆形,直径达30cm,4~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圆形或矩圆形,边缘有针刺状细齿;花5~8朵簇生于近叶柄顶端离叶基8~10cm处,下垂,深红色;萼片6,外面被疏长毛;花瓣6;雄蕊6;子房上位,1室,柱头盾状。浆果圆形。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阔叶林或竹林下阴湿处。长江以南各省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喜阴凉潮湿,忌强光、干旱。宜选择富含腐殖质、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采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选用成熟果实收集种子;穴播,覆草保湿。分株繁殖:早春挖取老根茎,截成12~15cm长的小段,按合适的行株距穴栽。4~11月均可移栽。在其生长期内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秋季为佳。全株挖起,除去茎叶。洗净泥砂,晒干或烘干,切忌受潮。鲜用亦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数个至十数个连成结节状,每一结节圆盘形,大小不一,直径0.6~4cm,厚0.5~1.5cm。表面黄棕色,上方具大型圆凹状茎痕,周围环节明显,同心圆状排列,色较浅,下方有环节及不规则皱纹或裂纹;可见圆点状须状根痕或须根,直径约1mm,浅棕黄色。质极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颗粒状,角质样,浅黄红色,横切面平坦,可见维管束小点环列。气微,味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皮下细胞1~3列,其下有3~5列石细胞,紧密排列成环,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切向椭圆形,直径47~80μm,壁厚,胞腔小,孔沟明显。椎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常呈压缩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髓大,由薄壁细胞组成。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根毛。表皮宽广,有木化纤维散列;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5原型,中央全部为木化的厚壁纤维。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冷。入热经。
(1)《贵州草药》:“性平,味甘微苦。”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甘,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八角莲10g,淫羊藿5g,黑骨藤5g,八角枫10g,泡酒服。有毒,喝酒不能过量,睡前服一小杯。《苗族医药学》
2.治脱肛八角莲根10g,将药切细,用甜酒煎熬,一次服完。(《贵州民间方药集》)
3.治无名肿毒白八角莲、野葵、蒲公英各等份,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4.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敷患处。
5.治蛇毒咬伤八角莲9~15g,捣烂,汁冲酒服,渣敷伤口周围。(4~5方选自《广西中草药》)
6.治胃痛白八角莲、山慈姑、矮霸王各3g,研末对酒,分3次吞服。(《贵州草药》)
7.治瘰疬八角莲30~60g,黄酒60g,加水适量煎服。(《湖南药物志》)
8.治体虚气弱,神经衰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9g,蒸鸽子或炖鸡、炖猪肉250g服。(《贵阳民间药草》)
9.治喉蛾取白八角莲细末0.6g,加薄荷0.3g,吹入喉中。(《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八角莲根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山荷叶素(diphyllin);还含山萘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1]。
-
药理作用:
八角莲根中的结晶性物质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 对兔和豚鼠离体子宫则有兴奋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陈毓亨.药学学报,1979,14(2):101
药理
[1]杜明.医学中央杂志(日),1933~1934,39:61
现代临床研究
[1]施向程,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1):15
[2]戴祥章,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