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 音译名: 挂桂俄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薇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挂桂俄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白薇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益阴,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 主治: 主治温热病发热,身热斑疹,潮热骨蒸,肺热咳嗽,产后虚烦,热淋,血淋,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贵州中草药名录》:“消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风湿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热淋,血淋,带下,风湿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ynanchum atratum Bg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70cm。全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茎直立,绿色,圆柱形,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3~7cm,先端渐短,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绒毛;侧脉6~7对。花多数,在茎梢叶腋密集成伞形聚伞花序;无总花梗,花深紫色,直径约10mm;花萼绿色,5深裂,外面有绒毛,内面基部有小腺体5个;花冠幅状,5深裂,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副花冠5裂,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先端具一圆形的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长圆状膨大;柱头扁平。蓇葖果单生,长5~9cm,直径5~15mm。种子多数,卵圆形,具白色种毛。花期5~7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分布东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栽种2~3年后,在早春或晚秋,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多弯曲,粗短,有结节,直径0.5~1.2cm;顶端有数个圆形凹陷的茎痕,或有短的茎基,下方及两侧簇生多数须根。根圆柱形,略弯,形似马尾,长5~25c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具细纵皱纹或平滑。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发达,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木部小,黄色,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1列细胞。皮部宽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内皮层细胞壁厚。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咸,性冷。入热经。 《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苦、咸,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贴;或用鲜品捣烂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15g,泡酒服。 2.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份。捣绒,敷患处。(1~2方选自《贵州草药》) 3.治火眼白薇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中含有C21甾体苷,直立白薇苷(cynatratoside)A、B、C、D、E[1],白前苷(glaucoside)C、H[2],还含白前苷元A(glaucogeninA)[2]和直立白薇新苷(atratoside)A、B、C、D[3]。
  • 药理作用: 1.退热作用  白薇水提取物3.4g/kg、4.9g/kg、7.0g/kg分别腹腔注射,对15%酵母悬液诱发的大鼠发热均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醇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大鼠酵母致热后的退热作用不明显[1]。 2.抗炎作用  白薇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腹腔注射对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均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1]。 3.毒性  白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6.7g/kg。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Zhuang X Z,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4):1507 [2]Zhuang X Z,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10):4188 [3]Zhuang X Z,et al.Phytochemistry,1988,27(9):2935 药理 [1]薛宝云,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51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