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

  • 音译名: 嘎龚嘎勒豆嘎偷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腊梅花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嘎龚嘎勒豆嘎偷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干燥花蕾。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暑,理气开郁。
  • 主治: 用于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咽喉肿痛,小儿麻疹,烫火伤。 《贵州中药资源名录》:“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治暑热头昏,呕吐,气郁胃内,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蜡梅Chimonanthus pracecox(L).Link(原植物见图300)。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冬季在花刚开放时采摘,用无烟微火炕到表面显干燥时取出,等回潮后,再行复炕,经晒干、微火烘干备用。经2~3次反复炕至黄色全干即得。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花蕾呈圆形、短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4~0.8cm。花被片叠合,棕黄色,下半部被多数膜质鳞片,鳞片三角形,黄褐色,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 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黄棕色。单细胞非腺毛,长至70μm,顶端钝,壁厚,稍有弯曲。鳞片表皮细胞多角形,有众多非腺毛;气孔少见。花粉粒棕黄色,类圆形至椭圆形,直径约40μm,外壁微有纵直纹理,并常见萌发孔2个。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冷。入热经、慢经。 (1)《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甘、微苦,凉。归肺、胃、心经。” (2)《苗族药物集》:“性冷,味涩,入热经、慢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浸油涂或滴耳。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久咳蜡梅花9g,泡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2.治咳嗽梅花6g,苕叶细辛2~5g,阎王刺3~10g,生姜3~10g,水煎服。(《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梅花含挥发油,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罗勒烯(α-ocimene),其次是芳榜醇(linalool),乙酸苄酯(benzyl acetate),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侧伯烯(2-thujene),柠檬烯(limonene)及苯甲醇(benzyl alcohol)等[1]。又含洋蜡梅碱(calycanthine)、异洋蜡梅碱(isocalycanthine)[2],红豆杉氰甙(taxiphllin)[3],蜡梅苷(meratin),α-胡萝卜素(α-caro-tene)[4],蜡梅碱(calycanthine)[5]。
  • 药理作用: 洋蜡梅碱具有类似士的宁样作用,可引起哺乳动物强烈的抽搐[1]。小鼠静脉注射致死量为43.79±1.89mg/kg,大鼠为17.16±0.82mg/kg。兔静脉注射10~40mg/kg肯定致死,最大耐受量为7.5mg/kg。中毒剂量对上述3种动物皆引起兴奋,但对蛙可引起抑制,兔静脉注射后可致血糖降低,对血细胞数目无影响。对离体兔肠、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麻醉猫、犬心脏有抑制作用,并降低血压[2]。但亦有不引起降压的报道[3]。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郑瑶青,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6):667 [2]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726 [3]Van Valen Frans.C A,1978,89:211963s [4]Van Valen Frans.C A,1949,43:8449f [5]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64 药理 [1]U S,Dispensatory.24Ed,1947:1380 [2]Chen A Ling,et al.C A,1943,37:24656 [3]Raymond Hamet.C A,1942,36:32647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