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

  • 音译名: 窝簸偷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隔山消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窝簸偷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消食化积,养阴补虚,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胃痛,疳疾,少乳,虚劳性损伤,痢疾,白带,疮癣。 《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养阴补虚,健脾消食。用于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病饱胀,白带,疮癣。”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有微柔毛。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广卵形,宽5~11cm,先端尖,全缘,基部深心形,两侧呈圆耳状向下延或内弯。聚伞状花序腋生,花黄白色,萼与花冠各5深裂,裂片向下反卷,副冠5,钻状披针形,高出柱头,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药附着于柱头周围;雌蕊由2心皮组成。蓇葖果成熟时沿一侧开裂。种子卵形而扁,褐色,先端有1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8~10月,果熟期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树林下或路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净,干燥。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4~6列,排列整齐,其内为2~8列断续石细胞带,皮层宽广,散在单个或2~4个集聚的石细胞。石细胞壁较薄,孔纹明显,直径30~70μm。韧皮部有散裂乳管,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排列成放射状,直径40~200μm,导管的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宽广。皮层及木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簇晶,直径30~40μm。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粉末鉴别:灰绿色。石细胞黄色,方形、长方形、多角形,单个散在或几个集聚,孔沟明显,直径30~80μm。纤维黄色,壁厚,孔沟明显,直径30~40μm。草酸钙簇晶单个散在,直径30~40μm。木栓细胞黄棕色,长方形,排列整齐。淀粉粒众多,为圆形、半圆形、多边形,直径5~25μm。脐点明显,为星状、人字状、裂缝状或点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麻,性热。入冷经。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甜、麻,入冷经。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辛,性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9g,鲜品25~30g。外用:捣烂外敷;或磨汁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胃痛,年久未愈,肚胀食积膈山消60g,万年荞30g。 2.催乳隔山消15g,炖肉吃。 3.治小儿疳积隔山消鸡矢藤、马蹄草、苦荞头、折耳根、鱼鳅串等量研末,每日3次,每次3g。(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急性胃肠炎隔山消鲜品6~9g,水煎服,每日3次。(《云南中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白首乌苷A(Cynauricuoside A)、白首乌苷B(Cynauricuoside B)、白首乌苷C(Cynauricuo-side C)[1]和淀粉等[3]。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汪毅,等.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692 [2]陈纪军,等.云南植物研究,1990,12(2):197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