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六月雪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豆也给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利咽,凉血散瘀,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白喉,吐血,血淋,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1)《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敷消红肿。”
(2)《贵州中草药名录》:“舒肝散郁,破血消肿。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骨折,跌打损伤。”
(3)《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白喉,扁桃体炎,咽喉炎,感冒高热,麻疹,肺炎,无名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upatorium chinense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半灌木,高可达1.5m。根多数,细长圆柱形,根茎粗壮。茎上部或花序分枝被细柔毛。叶对生;无柄或短叶柄;叶片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3.5~10cm,宽3~5cm,基都圆形或截形,边缘有圆锯齿,顶端渐尖或钝,两面粗涩,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柔毛及黄色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直径达30cm;总苞钟状;总苞片3层,先端钝或稍圆,背面有黄色腺点;头状花序含5~6枚小花,花两性,管状,花冠白色,或有时粉红色,花冠长5mm。瘦果椭圆形,有5棱,被短毛及黄色腺点,冠毛1列,刺毛状。花、果期6~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林下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冷;有毒。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辛,性微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产后浮肿六月雪、防己各等份,研末,每日2次,每次6g,餐前黄酒送服。
2.治血淋六月雪60g,加少量米酒,水煎服。(1~2方选自《广西中草药》)
3.治毒蛇咬伤鲜六月雪、鲜细叶香茶菜各90g,鲜元宝草3Og,共捣烂,榨汁。冲凉开水1~2碗内服,用药渣敷伤口周围。若有口、鼻出血,加金牛远志30g,徐长卿6~15g,用三花酒(广东、广西出产)60~90g蒸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三萜成分:α-香树脂醇(α-amyrin),α-香树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无羁萜(friedelin),3β-无羁萜醇(friedelan-3β-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1]。还含香豆精(coumarin),棕榈酸(palmiti cacid)[1]。又含挥发油,其中含量较高的是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和反式-丁香烯(caryophyllene),还有β-和γ-榄香烯(elemene),葎草烯(humulene),龙脑(bomeol),桃金娘醛(myrtenal),香柑油烯(bergamot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2]。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试管稀释法,煎剂1:8~1:16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1]。50%煎剂以每日1ml灌胃3天,对豚鼠皮内注射白喉杆菌培养液0.1ml有防止局部红肿坏死的作用。50%煎剂与白喉杆菌培养液各1ml混合,37℃保温10小时,再以0.2ml接种豚鼠皮内,4天内局部无炎症反应发生。100%酊剂1ml与白喉毒素2个最小致死量,混合后给豚鼠皮下注射,有一定保护作用,酊剂中和白喉毒素作用强于煎剂[3]。试管稀释法,酊剂1:32~1:64对白喉杆菌、1:32对溶血性链球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酊剂抑菌作用强于煎剂[2]。
2.其他作用 华泽兰中分离得到抑制人宫颈鳞癌( HeLa)细胞活性的物质[3]。
3.毒性 每日以华泽兰饲喂兔、豚鼠,无急性中毒现象,但能引起慢性中毒,侵害肝与肾,产生糖尿(无蛋白尿,及血糖过高。干叶之毒性较小,慢性中毒主要由其中所含挥发油引起,此物质不耐热,易挥发[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于德泉,等.中草药,1983,14(3):100
[2]韩淑萍,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39
药理
[1]曾品如.广东中医,1959,(7):345
[2]陈国清,等.福建中医药,1964,(4):137
[3]Jakahashi Takemi,et al.C A,1980,93:66582t
[4]朴桂秉.中华医学杂志,1941,2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