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栀茶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山栀茶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阿锐杜枇杷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海桐花科植物海金子的根、根皮。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镇静,安神,补虚,降压。
-
主治: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体虚遗精,高血压。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镇静,安神,补虚弱,降血压。”
(2)《贵州草药》:“补虚弱,安神,生津,清热,定喘。”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m。多分枝,老枝皮孔明显,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体无毛。叶3~7片聚生于节上及枝项,近对生或假轮生,薄革质,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6~10cm,宽1~3.5cm,两面光滑,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常下延,边缘略呈波状,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脉突出明显,侧脉每边6~8(~10)条;叶柄长5~10mm。伞房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有6~13朵花;花黄色,直径约7mm;花梗长10~35mm,无毛;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表面光滑,边缘有睫毛;花瓣5,匙形,较萼片长3倍;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常为3室。蒴果近圆球形,长1~1.3cm,3瓣裂,种子多数,深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林间阴湿地。分布于贵州、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阴凉干燥环境。以较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良好。种子繁殖:早春播种,幼苗培育1~2年后移栽定植,按行株距各2~3m开穴,每穴栽1株。栽后注意浇水管理。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泥土,切片,晒干;或剥取皮部,切段,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略扭曲,长10~20cm,直径1~3cm(或更大)。表面灰黄色至黑褐色,可见茎基及侧根痕和椭圆形皮孔。质硬,切面木心常偏向一侧,木部黄白色,可见环纹,皮部较木部色深,易剥离,韧皮部呈棕褐色环状。气微,味苦、涩。
以条匀、质韧、色黄白者为佳。
根皮呈条片状,边缘向内蜷曲;外表面棕黄色,较平坦,有支根痕及残留的深棕色粗皮;内表面黄色或浅黄色,有棕色条纹。体轻质韧,可向外表面方向折断,内面有一薄层相连,断面较平坦,层状,顺内表面可剥下1~2层,层间黄白色。气香,味苦涩。
以皮厚、质韧、色黄、气香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长方形,数层至10余层。细胞壁稍增厚,微木化。皮层石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壁层纹和纹孔明显;分泌腔散在,内含挥发油滴。韧皮射线由1~2列长方形细胞组成,韧皮部分泌腔略作数列环状排列。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尚含众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0~35pm。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数个成群,直径20~60pm;木纤维多角形,直径10~18pm;射线细胞1~2列,具纹孔。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辣,性冷。入热经。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气微,味苦,涩。”
(2)《贵州草药》:“性凉,味微苦。”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虚热口渴山枝仁果实15g,水煎服。
2.治多年哮喘山枝根皮10g,醉鱼草根10g,百合30g,炖猪蹄吃。
3.治咽痛山枝仁、桔梗、甘草、射干各适量,水煎服。(1~3方选自《草药彩色图集》)
4.治虚弱遗精山栀茶根皮250g,泡酒服。(《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生物碱、皂苷[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汪毅.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第1版.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