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羊古

  • 音译名: 锐巴容所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骚羊古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巴容所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杏叶防风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脘腹寒痛,消化不良,痢疾,感冒咳嗽,惊风,白带,疝气,睾丸偏坠,瘰疬,跌仆肿痛,痈肿疮毒,毒蛇叹伤。 (1)《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各种胃气痛,胸腹中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疟疾。” (2)《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脾,祛风除湿,解毒截疟。主治风湿痛,胃痛,消化不良,疝气,小儿惊风。预防流感。” (3)《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熄风,汁滴治鼻炎。” (4)《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治疗胃痛,风湿麻木,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impinella candolleana Wight et Ar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杏叶防风Pimninella candolleana Wightet Arn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cm。根单生,细长圆锥形。茎分枝,具短柔毛或近无毛。茎生叶为单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2.5~4cm,宽2~3.5cm,边缘有圆齿,下面沿脉有短柔毛。叶柄长3~7cm,茎生叶为1~2回三出复叶或3~5深裂,小叶卵形,越向上越小,侧生小叶偏斜,最上部者只有叶鞘,复伞形花序数个,顶生或侧生,有柔毛,无总苞或有1~2片;伞辐10多个;小总苞片2~3,条形;花梗10~16个。花白色,双悬果扁圆锥形,长约1.5mm,密生瘤状突起。花期6~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路旁、田埂、沟边。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细长圆锥形,稍弯曲或具分枝,长5~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具多数横向皮孔样突起及侧根断痕,根头部无纤维状物。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都白色,可见少数棕红色油点,木质部黄白色。气微味淡而后略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4~10列,长8~18μm。韧皮部油管少数,多分布于外侧,直径24~48μm,上皮细胞常为6个,少数可多至15个。木质部导管均为网纹,直径18~62μm,导管长103~290μm。射线细胞1列,于韧皮都外侧强烈弯曲,细胞多破碎使韧皮部组织间出现裂隙。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麻、辣,性热。入冷经。 (1)《滇南本草》:“味辛,性大温。” (2)《云南中草药》:“温。”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麻、辣。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绞汁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预防流感鲜杏叶防风根15~30g(干品减半),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胃气痛杏叶防风15g(焙),草豆蔻6g,用热烧酒服。 3.治一切疟疾鲜杏叶防风捣汁一小盅,对烧酒服,俟欲发之前,将渣于肚脐上包好,过时方解。 4.治七种疝气杏叶防风6g,橘核仁4.5g(炒),蛇果草3g,小茴香3g(炒),荔枝核9g(烧),水煨,对酒服。(2~4方选自《滇南本草》) 5.治骨折,疮痈溃烂杏叶防风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中草药》) 6.治胃脘胀痛骚羊古15g,水煎服。 7.治毒蛇咬伤骚羊古一支箭等量,捣烂外敷。 8.治缩阴症骚羊古15g,水煎服。(6~8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