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

说明书

【饮片名称】

地锦草《嘉祐本草》

汉语拼音
Dijincao

拉丁名
EUPHORBIAE HUMIFUSAE HERBA

异名
血竭血见愁草《世医得效方》;
血见愁《乾坤秘韫》;
小虫儿卧单、线草《救荒本草》;
酱瓣草《庚辛玉册》;
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本草纲目》;
地锦《本草原始》;
奶花草《植物名实图考》;
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福建民间草药》;
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地蓬草、线马齿苋蜈蚣草《江西民间草药》;
奶疳草、红茎草《浙江民间草药》;
斑鸠窝、地马桑、红沙草、凉帽草、小苍蝇翅草《四川中药志》;
红丝草、小红筋草《杭州药用植物志》;
仙桃草《湖南药物志》;
莲子草、软骨莲子草、九龙吐珠草《闽东本草》;
地瓣草《贵州草药》;
粪脚草、粪触脚、花被单、血经基《上海常用中草药》;
铺地草《福建药物志》;
被单草《秦岭植物志》;
星星草、地丁、斑雀草、多叶果《东北草本植物志》;
凤凰窝、九头狮子草《陕西中草药》;
雀卧单(河南)。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 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或斑地锦 Euphorbia maculata L. 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本品气微,味微涩。以叶色绿、茎色紫红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辛,平。

归经
归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

【临床应用】

1.热泻热痢
本品有清热解毒止痢,凉血止血之功效,故常用于湿热、热毒所致的泻痢不止、大便脓血。治湿热泻痢,如《经验方》以本品研末,米汤送服;若用治血痢、大便脓血者,可与马齿苋地榆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2.血热出血
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故用于血热所致的咳血、衄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以及外伤出血。治血热之咳血、衄血,可与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配伍;治便血、痔血,可与地榆槐花等配用;治妇女崩漏,《世医得效方》单用为末,姜、酒调服;若治外伤肿痛出血,可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本品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可治疗尿血、血淋,常与白茅根小蓟等同用。
3.湿热黄疸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湿退黄。可单用本品煎服,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或与茵陈栀子黄柏等同用。
4.疮疖痈肿,蛇虫咬伤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具凉血消肿之功,故可用于热毒所致之疮疖痈肿、蛇虫咬伤等证,常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9~20g。外用适量。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入散剂。
2.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注意事项】

血虚无瘀及脾胃寒者慎用。

【鉴别用药】

地锦草白头翁
两者均归大肠经,功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同治热毒血痢及疮痈肿痛。然地锦草兼能止血,利湿退黄,又可用于血热出血,外伤出血,湿热黄疸。而白头翁更善清肠胃湿热和血分热毒,为治痢之良药,还常用治阴痒带下。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异槲皮苷、黄芪苷等;香豆素类: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泽兰内酯;有机酸类没食子酸及棕榈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少于0.1%。

【药理作用】

地锦草鲜汁、水煎剂以及水煎浓缩乙醇提取物等体外实验均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等多种致病性球菌及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中和毒素作用。本品尚有止血作用及抗炎、止泻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31-132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2-12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58-96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18-320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