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 音译名: 枝匀背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乌梅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枝匀背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经熏焙加工而成。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润肺止咳,健脾消积。
  • 主治: 用于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生津,除烦渴。治久疟,久泻,消渴。” (2)《贵州中草药名录》:“解热镇咳,生津敛肺,驱蛔。治肺虚久咳,糖尿病口渴,蛔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runus mume (Sieb.)Sieb.et Zuc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梅Prunum mume(Sieb.)Sieb.et Zucc. 落叶乔木,高达10m。小枝常为绿色,枝端尖,刺状。单叶互生,阔卵形;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花1~2朵簇生,先叶开放,花冠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时重瓣,雄蕊多数,心皮1,密被细柔毛。核果球形,有浅沟,熟时黄色。花期1~2月,果期3~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各地有栽培。主产贵州、湖南、四川、浙江等省。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种子繁殖:选择无病虫害、结果年龄早、果大的母树采种,将果肉沤烂,清洗,取出果核,阴干,备用。于11月中旬播种育苗,按行距20~25cm开条沟,播种,覆土,盖草1层。出苗后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要松土除草,追施尿素。经培育1年,苗高60cm时,于2月移栽。嫁接繁殖:用芽接法或枝接法。芽接法,可用桃、杏、核桃培育实生苗作砧木。8~9月先在砧木离地面10cm平滑少书处,剖成T形口,切面要平直。在接穗枝条上取盾形稍带木质部的芽,去掉叶片,仅留叶柄,将芽片插入切口内,使芽片和砧木皮层紧贴,用麻皮丝等物缚紧,露出叶柄和芽。芽接后7~10天成活。翌年2月在接芽上方1.5cm处剪去砧木枝条,使接芽很快萌发。枝接法,在砧木离地面10~15cm处剪断,然后深劈3cm左右,剪取长5~6cm,带有2~3个芽的接穗,在其下方两侧削成一平滑楔形斜面,轻轻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用麻皮丝等物缚紧。接口处用蜡或黄泥封好。接活植株在翌年10月移栽。移栽按行距5m×5m开穴栽种。生长期间春季浇水不宜太多,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防涝;初夏施追肥,以促花芽分化。幼树要整形修剪,移栽第2年,离地面60~80cm处定干,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可选留3~5个枝梢培养主枝,剪去其余枝条。每年春季花谢后要剪除病枝、密枝、细弱枝,以利通风透光。病害有炭疽病;虫害有天牛、蚜虫等。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5~6月果实变青黄或黄白色,尚未完全成熟时,选晴天,分批采摘,去其绒毛,洗净,保持温度40℃烘烤,至6~7成干时要勤翻,经2~3昼夜后,再闷2~3天,使呈黑色,再烘或晒至全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核果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极皱缩,放大镜下可见毛绒。果肉柔软或略硬,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内含卵圆形、淡黄色种子1粒。具焦酸气,味极酸而涩。以个大、肉厚、柔润、味酸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果肉粉末棕黑色。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少数2~5个细胞,平直或弯曲呈镰刀状,浅黄棕色,壁厚,非木化或微木化,表面有时可见螺旋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胞腔含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细胞极皱缩,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纤维单个或成束,长梭状,非木化或微木化。表皮细胞胞腔内含棕色物质。石细胞较少,长方形或类圆形,胞腔含红棕色物质。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0.1g,加蒸馏水5ml,置沸水浴中蒸沸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后,加乙醇1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枸橼酸苹果酸溶液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硅胶G-0.5%CMC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4:2:2)上层液展开,展距10cm。用0.1%溴甲酚绿醇溶液显色,供试液与对照液相应位置上均显黄色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酸,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酸,性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撒或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久疟,久泻①乌海5粒,苋菜15g,委陵菜10g,水煎服。②乌梅3~5粒,泡水代茶饮。(《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2.习惯性便秘乌梅5粒,海蚌含珠15g,委陵菜10g,水煎服。(《苗族医药学》) 3.治脘腹膨胀乌梅20~30g,水煎内服。(《贵州中药资源》)
  • 注意事项: 凡有实邪者不宜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和延胡索酸(fμmaric acid)等,总酸量约4%~5.5%,以前两种酸为主[1]。还含5-羟甲基-2-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及广藿香醇(patchoulialchol)[2]。游离氨基酸主要为天冬酰胺,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及蔗糖[3]。所含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苯甲醛(benxaldehyde)、4-松油烯醇(4-terpenenol)、苯甲醇、十六烷酸[4],(E)-2-己烯醇(E-2-hexenol)、乙酸丁酯、素馨内酯(iasminlactone)[5]。种子含苦杏仁苷(amygdalin)[6]。
  • 药理作用: 1.对蛔虫的作用  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1]。如将马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给犬通过胃管给予乌梅煎剂,并收集其胆汁,在厌条件下,将蛔虫放入胶管内,从蛔虫头端往管内滴入收集的胆汁,结果可见大部分蛔虫从管内后退,有的蛔虫头从管内退出[2]。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试验发现,乌梅煎剂、醇浸水沉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3]。本品浸渍液对沙门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0156g/ml[4]。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所含柠檬酸(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5]。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6]。 3.其他作用  乌梅具有离子样拮抗作用,有较强的拮抗由K+引起的豚鼠结肠带收缩的活性,其活性成分是5-羟甲基-2-糠醛[7]。乌梅煎剂口服对胆囊有轻微收缩作用[1]。体外实验,乌梅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8]。小鼠玫瑰花环实验表明,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9]。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Kakiuchi N,Zahikawa K,Moriguchi S,et al.C A,1986,104:4807g [2]Jchikawo K,Kinoshita T,Sankawa U.Chem Pharm Bull,1989,37(2):345 [3]Nakamara A.C A,1995,123:226488k [4]Kwon Y J,Kim Y H,Kwag J J,et al.CA,1991,115:206521x [5]Yakawa C,Zmayoshi Y,Zwabuchi H.C A,1996,124 85307g [6]Ohisubo T Ikeda F.CA,1994,120:294302h 药理 [1]孙景堂.中草药,1987,25(4):28 [2]RheeJ K,et al.Am J Chin Med,1981,9(4):277 [3]周金黄,等.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8 [4]陈星灿,刘定安,宫锡坤.中医药学报,1998,26(1):36 [5]Ma T S,et al.Mikrochem Acta,1968,(1):167 [6]郑武飞.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15 [7]IcNkavm K,Kinoshita T,Sunkawa U,et al.Chem Pharm Bull Tokyo,1989,37(2):345 [8]佐藤昭彦,中野阳典,田口铁男.汉方研究(日),1978,(11):427 [9]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3):156 现代临床研究 [1]唐喜玉.基层中药杂志,2000,14(6):57 [2]周凤山.福建中医药,1982,(2):54 [3]邓朝刚.黑龙江中医药,1993,(1):34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