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 音译名: 夜低赊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墨旱莲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夜低赊
  • 民族药名出处: 湖南湘西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 主治: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1)《贵州中草药名录》:“养阴益肾,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肾炎,紫斑病,肝炎,背疽,梅毒,吐血,咳血,尿血,衄血,便血,刀伤出血。” (2)《滇南本草》:“固齿,乌须。” (3)《云南中草药》:“治胃肠炎,痢疾,肝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clipta prostrat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鳢肠Eclipta prostrata(L.)L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断后流出的汁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后基部倾伏,着地生根,绿色后红褐色。叶对生;叶片线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齿,两面均被白色粗毛。头状花序腋生或项生,总苞钟状,总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着生少数舌状花及多数管状花;瘦果黄黑色,无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湿。以潮湿、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播种,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轻压,浇水。15天左右出苗。田间管理时应注意松土,除草,并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在适当时间施肥。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土,去杂质,晒干或阴干。鲜用可随时取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带根或不带根全草,全体被白色粗毛。根须状,长5~10cm。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2~7mm,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时中空。叶对生,多蜷缩或破碎,墨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齿,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6~11mm,总花梗细长,总苞片5~6片,黄绿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脱落。瘦果扁椭圆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气微香,味淡、微咸涩。 以色墨绿、叶多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下有厚角细胞2~4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维管束外韧型,环列,形成层断续成环,髓部大。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非腺毛3细胞,长274~800μm,基部细胞较长,顶端细胞短而尖,壁稍厚,具疣状突起;腺毛棒状,4~6细胞,长75~113μm,壁厚,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酸,性冷。入热经。 (1)《苗族药物集》:“性冷,味酸,入热经。” (2)《广西常用中草药新选》:“味甘微酸,性凉。” (3)《滇南本草》:“味咸,性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熬膏;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捣绒塞界;或研末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疗刀伤出血旱莲草适量,研末,外敷。 2.治疗稻田性皮炎旱莲草1把,搓手足患处,搓至皮肤发黑,干后即下田。(1~2方选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3.治刀伤出血鲜旱莲草捣烂,敷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 4.治肿毒鳢肠、苦瓜同捣烂,敷患处。(3~4方选自《湖南药物志》) 5.治妇女阴道痒墨斗草120g,水煎服;或另加钩藤根少许,并煎汁,再加白矾少许外洗。(《重庆草药》) 6.治胃出血鳢肠15g,万年乔9g,水煎服。(《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脾、肾虚寒者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如烟碱(nicotine)[1]等;黄酮类化合物如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2],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等;3,4-呋喃并香豆素类如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2~4],去甲基蟛蜞菊内酯(demethylwedelolactone)[2,4],去甲基蟛蜞菊内酯-7-葡萄糖苷(demethylw-edelolactone-7-β-D-glucoside)[4]。等;噻吩(thioPhene)类如α-三联噻吩基甲醇(α-terthienyl methanol)、乙酸-(α-三联噻吩基)甲醇酯(α-terthienyllmethyl acetate)[5],鳢肠醛(ecliptal)即α-三联噻吩基甲醛(α-terthienyiformaldehy-de)[6];三萜类如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植物甾醇A(phytosterol A),β-香树脂醇(β-amyrin),植物甾醇A的葡萄糖苷(phytosterol A-glucoside)[3];有机酸类如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有机醇如14-二十七醇(14-heptaeosanol),三十一醇(hentriacontanol)[8]等。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9]、皂苷[10]等。
  •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研究证明,墨旱莲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菌作用[1]。 2.保肝作用  墨旱莲的苯、丙酮、石油醚和50%的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以50%的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强[2]。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墨旱莲煎剂给小鼠灌胃能明显增强幼年小鼠的胸腺重量,提高小鼠碳料廓清速率以及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而对小鼠脾细胞分泌抗体功能及血清溶血素抗体含量则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墨旱莲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似无影响[3]。墨旱莲20%烯醇提取物显著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单体化合物S2、S3和S8显著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增加白介素Ⅱ的产生[4]。 4.抗诱变作用  墨旱莲水溶性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多染红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其对染色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以作为墨旱莲补肾延衰的部分药理基础[5]。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墨旱莲可使心电图T波改善。显著延长在高压或减轻耐缺状况下小鼠的存活率,这一作用与墨旱莲浸膏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病例有一定疗效相符[6]。 6.止血作用  墨旱莲水提物有显著的止血作用[7]。 7.其他作用  研究证明墨旱莲还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等作用[6];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环己巴比妥睡眠时间的增加和氯苯唑胺麻痹时间的增加[8]。 8.毒性  墨旱莲煎剂的毒性研究表明墨旱莲对染色体无损伤作用,无诱变性。其灌胃给药LD50为163.4±21.4g/kg,安全系数为700~750倍[9]。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Pal S N,et al.C A,1944,38:16093 [2]Wagner H,et al.Planta Med,1986,(5):370 [3]Sarg T M,et al.C A,1982,96:48951v [4]Bhargava K K,et al.Indian J Chem,1972,10:810 [5]Krishnaswamy N R,et al.Tetrahedron Lett,1966,35:4227 [6]Das B,et al.Indin J Chem,1991,30(11):1052 [7]Mors W B,et al.C A,1989,111:189252h [8]Sikrorir B C,et al.C A,1982,97:178774w [9]Gang S P,et al.C A,1979,91:16727g [10]Sinha S K P,et al.C A,1985,103:157396b 药理 [1]陈可冀,等.抗衰老中药学.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289 [2]Bupinder Singh.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6):29 [3]胡慧娟,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23(1):55 [4]张梅,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5):330 [5]翁玉芬,等.中医药研究,1993,(1):51 [6]周约伯,等.天津医药,1986,14(8):490 [7]小菅卓夫,等.药学杂志,1981,101(6):501 [8]Singh B,et al.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2):101 现代临床研究 [1]周约伯,等.天津医药,1986,14(8):490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