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蜈蚣

  • 音译名: 仰超里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水蜈蚣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仰超里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截疟,止咳,化痰,祛风利湿。
  • 主治: 主治疟疾,感冒咳嗽,关节酸痛,乳糜尿,皮肤瘙痒。 (1)《贵州民间药物》:“治伤风、跌打损伤,除寒湿。” (2)《苗族药物集》:“主治冷经引起的头痛发烧、头晕。” (3)《苗族医药学》:“补虚。主治头痛发热,气虚头晕。” (4)《湘西苗药汇编》:“止咳化痰,祛瘀止痛,截疟杀虫。治风寒感冒,疟疾,痢疾,疮疡,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7~20cm。根茎长而匍匐,外被膜质、褐色的鳞片,具多数节间,每节上生一杆,其上具4~5个圆筒状叶鞘,叶鞘顶端具叶片。叶状苞片3,其中一片极短,后期向下反折。穗状花序单生,极少二或三,具密生的小穗,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压扁,有小花;鳞片膜质,阔卵形,长2~3mm,白色,少为麦秆黄色,具刺;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细长,柱头2。小坚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双凸状,长约1mm,淡黄色,表面密具细点。花、果期5~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溪旁、荒地、路边草丛中及海滩边上。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寒。宜选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分株繁殖:早春将母株挖起,分成数蔸,每蔸留有3~4个茎,按行株距15cm×10cm栽种,盖土,稍压根部,浇水。 生长期勤拔杂草,追肥1~2次,肥料以人、畜粪便为主。旱季注意灌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5~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多皱缩交织成团。根茎细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紫褐色,节明显,具膜质鳞片,节上有细茎,断面粉白色。叶线形,基部鞘状,紫褐色,可见球形穗状花序,黄绿色。果实卵状长圆形,绿色,具细点。气微,味淡。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辣,性热。入冷经。 (1)《湘西苗药汇编》:‘辛甘,微温,无毒。” (2)《贵州民间药物》:“性微温,味辛、甘。” (3)《苗族药物集》:“性热,微辣。” (4)《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18g。外用:适量,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发热头痛蜈蚣桔梗、大火绒草各10~30g,生姜3片,水煎内服。 2.治头晕水蜈蚣、头晕药适量,水煎内服。(1~2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3.治咳嗽蜈蚣、五匹风各30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盲症水蜈蚣9g,炖猪胰或鸡肝、羊肝吃。(《云南中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1],牡荆素(vitexin)等黄酮类成分[2],还含牡荆苷和红草苷[3]。
  • 药理作用: 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6~1:2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此外,可使血液中疟原虫消灭或减少[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编.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109 [2]Huang Y.Z,et al.CA,1981,94:71290w [3]葛正华,等.中医药学报,1995,(5):21 药理 [1]宁化县医院.医药卫生(福建卫生局),1979 (1):49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91 现代临床研究 [1]江苏省江阴县利港公社卫生院.新医药学杂志,1973,(8):16 [2]沙一鸥,等.江苏中医,1963,(4):封3 [3]刘沈林,等.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16 [4]江西宜春地区人民医院.新医学,1972,(4):23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