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替尼片
- 药理分类: 抗肿瘤药/ 抗肿瘤靶向药
- ATC分类: 抗肿瘤药/ 蛋白激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剂型: —
- 医保类型: —
- 是否2018年版基药品种: ——
- OTC分类: ——
- 是否289品种: ——
- 是否国家集采品种: ——
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
核准日期:2015年04月29日
修改日期:2016年05月05日;2016年07月18日;2016年09月01日;2019年10月25日;2020年04月28日;2020年11月02日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阿昔替尼片
商品名称:英立达/Inlyta
英文名称:Axitinib Tablets
汉语拼音:Axitini Pian
【成份】
【性状】
-
1mg片剂:红色椭圆形薄膜衣片。
5mg片剂:红色三角形薄膜衣片。
【适应症】
【规格】
-
(1)1mg;(2)5mg
【用法用量】
-
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才可使用阿昔替尼治疗。
推荐剂量
阿昔替尼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每日两次(下文简称BID)。阿昔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在空腹条件下给药,每日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见【药代动力学】)。阿昔替尼应用一杯水整片吞服。
只要观察到了临床获益,就应继续治疗,或直至发生不能接受的毒性,该毒性不能通过合并用药或剂量调整进行控制。
如果患者呕吐或漏服一次剂量,不应另外服用一次剂量。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剂量调整指南
建议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下述标准的患者可增加剂量:能耐受阿昔替尼至少两周连续治疗、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常见术语标准[CTCAE])、血压正常、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当推荐从5mg BID开始增加剂量时,可将阿昔替尼剂量增加至7mg BID,然后采用相同标准,进一步将剂量增加至10mg BID。
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中止阿昔替尼给药,或降低阿昔替尼剂量(见【注意事项】)。如果需要从5mg BID开始减量,则推荐剂量为3mg BID。如果需要再次减量,则推荐剂量为2mg BID。
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应避免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比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阿扎那韦、茚地那韦、奈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泰利霉素、伏立康唑)。建议选择无CYP3A4/5抑制潜能或有CYP3A4/5微弱抑制潜能的药物作为替代的合用药物。尽管尚未在接受CYP3A4/5强效抑制剂的患者中进行阿昔替尼剂量调整的研究,但如果必须与CYP3A4/5强效抑制剂合用,建议将阿昔剂量减半,因为预计降低剂量后,阿昔替尼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将调整至不与抑制剂合用的AUC范围内。可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随后剂量。如果停止与强效抑制剂合用,应将阿昔替尼剂量恢复至(当经过3-5个抑制剂半衰期后)开始CYP3A4/5强效抑制剂给药前使用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
合用强效CYP3A4/5诱导剂
阿昔替尼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合用可能降低阿昔替尼的血浆浓度(见【药物相互作用】)。建议选择无或仅有最低程度CYP3A4/5诱导可能性的药物作为替代的合用药物。
尽管尚未在接受强效CYP3A4/5诱导剂的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剂量调整,但如果必须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合用,建议逐渐增加阿昔替尼的剂量。据报道,大剂量强效CYP3A4/5诱导剂的最大诱导作用在合用该诱导剂治疗一周内出现。如果阿昔替尼的剂量增加,应仔细监测患者的毒性。一些不良药物反应的治疗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中止阿昔替尼治疗,和/或降低阿昔替尼的剂量(见【注意事项】)。如果停止与强效诱导剂合用,应立即将阿昔替尼的剂量恢复至开始强效CYP3A4/5诱导剂给药前使用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
老人用药: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见【老年用药】和【药代动力学】)。
肾损害:目前尚未进行阿昔替尼在肾损害患者中的试验。根据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观察到阿昔替尼在轻度至重度肾损害患者中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15mL/min≤肌酐清除率[CLcr]<89mL/min)(见【药代动力学】)。轻度至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阿昔替尼起始剂量。终末期肾病患者(CLcr<15mL/min)应慎用本品。
肝损害:当轻度肝损害患者服用阿昔替尼时,无需调整起始剂量(Child-Pugh分级:A级)。根据药代动力学数据,当基线肝功能中度肝损害患者服用阿昔替尼时,起始剂量应减半(Child-Pugh分级:B级)。可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随后剂量。目前尚未在重度肝损害(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中进行过阿昔替尼研究,不应在该人群中使用阿昔替尼(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儿童人群
尚未在儿童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反应】
-
下列有临床意义的重要风险将在说明书的其他章节中讨论(见【注意事项】):
·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见【注意事项】)
·动脉血栓栓塞事件(见【注意事项】)
·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见【注意事项】)
·出血(见【注意事项】)
·心力衰竭(见【注意事项】)
·胃肠穿孔和瘘管形成(见【注意事项】)
·甲状腺功能不全(见【注意事项】)
·RPLS(见【注意事项】)
·蛋白尿(见【注意事项】)
·肝酶升高(见【注意事项】)
·肝损伤(见【注意事项】)
临床试验经验
因为临床试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实施,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直接比较,并且可能不能反映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单药治疗研究的715例患者中评价了阿昔替尼的安全性,其中包括537例晚期RCC患者。所述数据反映了参加一项与索拉非尼相比的随机临床研究的359例晚期RCC患者服用阿昔替尼的安全性(见【临床试验】)。
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6.4个月(范围:0.03~22.0)和5.0个月(范围:0.03~20.1)。199/359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55%)和220/355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62%)由于不良事件需要调整剂量或暂缓治疗。34/359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9%)和46/355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13%)由于不良反应永久停药。
阿昔替尼治疗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为腹泻、高血压、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发声困难、掌跖红肿疼痛(手足)综合征、体重减轻、呕吐、乏力和便秘。≥10%的接受阿昔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见表1。
表1.≥10%的接受阿昔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a 阿昔替尼 索拉非尼 (N=359) (N=355) 所有分级b 3/4级 所有分级b 3/4级 % % % % 腹泻 55 11 53 7 高血压 40 16 29 11 疲乏 39 11 32 5 食欲减退 34 5 29 4 恶心 32 3 22 1 发声困难 31 0 14 0 掌跖红肿疼痛综合征 27 5 51 16 体重减轻 25 2 21 1 呕吐 24 3 17 1 乏力 21 5 14 3 便秘 20 1 20 1 甲状腺功能减退 19 <1 8 0 咳嗽 15 1 17 1 粘膜炎症 15 1 12 1 关节痛 15 2 11 1 口腔炎 15 1 12 <1 呼吸困难 15 3 12 3 腹痛 14 2 11 1 头痛 14 1 11 0 四肢疼痛 13 1 14 1 皮疹 13 <1 32 4 蛋白尿 11 3 7 2 味觉障碍 11 0 8 0 皮肤干燥 10 0 11 0 消化不良 10 0 2 0 瘙痒 7 0 12 0 脱发 4 0 32 0 红斑 2 0 10 <1
b根据NCICTCAE,3.0版
在<10%的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报告的关注的不良事件(所有分级)包括头晕(9%)、上腹部疼痛(8%)、肌痛(7%)、脱水(6%)、鼻出血(6%)、贫血(4%)、痔疮(4%)、血尿(3%)、耳鸣(3%)、脂肪酶升高(3%)、舌痛(3%)、肺栓塞(2%)、直肠出血(2%)、咯血(2%)、深静脉血栓(1%)、视网膜静脉闭塞/血栓(1%)、红细胞增多症(1%)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1%)。
≥10%的接受阿昔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报告的最常见实验室结果异常见表2。
表2.≥10%的接受阿昔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发生的实验室结果异常实验室结果异常 N 阿昔替尼N N 索拉非尼 所有分级a 3/4级 所有分级a 3/4级 % % % % 血液学 血红蛋白下降 320 35 <1 316 52 4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 317 33 3 309 36 4 血小板下降 312 15 <1 310 14 0 白细胞计数下降 320 11 0 315 16 <1 临床生化 肌酐升高 336 55 0 318 41 <1 碳酸氢盐下降 314 44 <1 291 43 0 低钙血症 336 39 1 319 59 2 ALP升高 336 30 1 319 34 1 高血糖症 336 28 2 319 23 2 脂肪酶升高 338 27 5 319 46 15 淀粉酶升高 338 25 2 319 33 2 ALT升高 331 22 <1 313 22 2 AST升高 331 20 <1 311 25 1 高钠血症 338 17 1 319 13 1 低白蛋白血症 337 15 <1 319 18 1 高钾血症 333 15 3 314 10 3 低血糖症 336 11 <1 319 8 <1 低钠血症 338 13 4 319 11 2 低磷酸盐血症 336 13 2 318 49 16
ALP:碱性磷酸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0%的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的被选实验室结果异常(所有分级)包括血红蛋白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阿昔替尼治疗组9%比索拉非尼治疗组1%)和高血钙(阿昔替尼治疗组6%比索拉非尼治疗组2%)。
上市后经验
以下不良反应来自阿昔替尼批准上市应用后的报告。由于这些反应由规模不详的人群自发报告,因此并不总能可靠地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定与药物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
血管疾病:动脉(包括主动脉)瘤、动脉夹层和破裂。
【禁忌】
-
对阿昔替尼或任何辅料过敏。
【注意事项】
-
应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之前和治疗期间定期监测下列特定安全性事件。
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45/359例患者(40%)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103/355例患者(29%)报告高血压。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56/359例患者(16%)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39/355例患者(11%)中观察到3/4级高血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2/359例患者(<1%)报告高血压危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未报告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的中位发生时间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后1个月内,并且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后4天就观察到血压升高。可采用标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359例患者(<1%)因高血压停止阿昔替尼治疗,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无因高血压停止治疗(见【不良反应】)。
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应控制好血压。应监测患者高血压出现情况,同时按需给予标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如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仍存在持续性高血压,应降低阿昔替尼剂量。如果同时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并降低阿昔替尼剂量仍出现严重且持续性高血压,应停用阿昔替尼,一旦患者血压正常即重新开始给予较低剂量的阿昔替尼。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证据,应考虑停药。如果中断阿昔替尼给药,应监测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见【用法用量】)。
如果怀疑存在可能与轻至重度高血压有关的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见下),则应考虑进行诊断性脑部磁共振成像。
动脉血栓栓塞事件
在临床试验中,已报告包括死亡在内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4/359例患者(1%)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4/355例患者(1%)报告3/4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35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1%)报告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未报告致死性脑血管意外(见【不良反应】)。
在阿昔替尼临床试验中,有17/715例患者(2%)报告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视网膜动脉闭塞),有2例死亡继发于脑血管意外。
有发生此类事件风险或此类事件病史的患者应慎用阿昔替尼。目前尚未在之前12个月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
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临床试验已报告包括死亡在内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RCC的患者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1/359例患者(3%)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2/355例患者(1%)报告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9/359例患者(3%)(包括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视网膜静脉闭塞、视网膜静脉血栓)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2/355例患者(1%)报告3/4级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致死性肺栓塞见于1/359例(<1%)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无报告。在阿昔替尼临床试验中,有22/715例患者(3%)报告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其中2例死亡继发于肺栓塞。
存在这些事件风险或曾有这些事件病史的患者应慎用阿昔替尼。目前尚未在之前6个月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
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升高
阿昔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升高,反映红细胞总量增加(见【不良反应】)。红细胞总量增加可能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应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如果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升高至高于正常水平,应根据常规对患者进行治疗,将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出血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58/359例患者(16%)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64/355例患者(18%)报告出血事件。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5/359(1%)例患者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11/355(3%)例患者报告3/4级出血事件(包括脑出血、咯血、血尿、下消化道出血和黑便)。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359(<1%)例患者(胃出血)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3/355(1%)例患者报告致死性出血。
目前尚未在未经治疗的脑转移患者或近期内出现活动性胃肠道出血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不应在这些患者中使用阿昔替尼。如果出血事件需要药物干预,应暂停阿昔替尼给药。
动脉瘤和动脉夹层
在无论有无高血压的患者中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均可能会促进动脉瘤和/或动脉夹层的形成。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之前,对于具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等风险因素的患者,应谨慎考虑该风险。
心力衰竭
在一项阿昔替尼治疗RCC患者的对照临床研究中,6/359例(2%)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3/355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1%)报告心力衰竭。2/359例(1%)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1/355(<1%)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报告3/4级心力衰竭。2/359例(1%)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1/355例(<1%)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报告致死性心力衰竭。
在整个阿昔替尼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可能需要通过永久停用阿昔替尼控制心力衰竭。
胃肠穿孔和瘘管形成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359例患者(<1%)报告胃肠穿孔,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未报告胃肠穿孔。在阿昔替尼临床试验中,5/715例患者(1%)报告胃肠穿孔,包括1例患者死亡。除胃肠穿孔患者外,还有4/715例患者(1%)报告形成瘘管。
在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不全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69/359例患者(19%)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29/355例患者(8%)报告甲状腺功能减退。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4/359例患者(1%)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4/355例患(1%)报告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5μU/mL的患者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79/245例患者(32%)及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25/232例患者(11%)的TSH升高至10μU/mL或10μU/mL以上(见【不良反应】)。
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应监测甲状腺功能,在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应根据常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状态。
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
接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因此,阿昔替尼有可能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在非急需的手术前至少提前2天暂停阿昔替尼治疗。大手术后至少2周内不能给药,直到伤口完全愈合。在伤口愈合并发症解决后重新开始阿昔替尼治疗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359例患者(<1%)报告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未报告RPLS(见【不良反应】)。在阿昔替尼其他临床试验中报告了两例RPLS。
RPLS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可能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昏睡、意识模糊、失明、其他视觉和神经系统紊乱。还可能出现轻度至重度高血压。核磁共振成像是确认RPLS诊断所必需的。出现RPLS的患者应停用阿昔替尼。曾出现过RPLS的患者再次给予阿昔替尼治疗的安全性未知。
蛋白尿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39/359例患者(11%)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26/355例患者(7%)报告蛋白尿。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1/359例患者(3%)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6/355例患者(2%)报告3级蛋白尿(见【不良反应】)。
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应监测尿蛋白,在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出现中度至重度蛋白尿的患者应降低阿昔替尼剂量或暂停使用阿昔替尼。如果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应停用阿昔替尼。
肝酶升高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两个治疗组中分别有22%的患者发生过所有级别的ALT升高。阿昔替尼治疗组中<1%的患者和索拉非尼治疗组中2%的患者发生3/4级ALT升高事件。最常见的肝脏相关不良反应包括ALT、AST和血胆红素升高(见【不良反应】)。未观察到ALT(>3倍正常上限[ULN])和胆红素(>2倍ULN)同时升高。
在一项临床剂量探索研究中,ALT(12倍ULN)和胆红素(2.3倍ULN)同时升高被认为是与药物相关的肝毒性,在接受阿昔替尼起始剂量20mg每日两次(推荐起始剂量的4倍)的1例患者中观察到该毒性。
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应监测ALT、AST及胆红素,并在整个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这些参数。
肝损害
在阿昔替尼临床研究中,中度肝损害(Child-Pugh B级)受试者中阿昔替尼的全身暴露量大约比正常肝功能受试者高2倍。中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 B级)接受阿昔替尼治疗时,建议降低剂量。尚未在重度肝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研究(【用法用量】和【药代动力学】),不应在这类患者中使用阿昔替尼。
胚胎-胎儿毒性
根据阿昔替尼的作用机制和动物研究中的发现,孕妇服用阿昔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致命伤害。目前尚无证明药物相关的风险的人体数据。在小鼠发育毒性研究中,当母体暴露量低于临床推荐剂量的人体暴露量时,观察到阿昔替尼有致畸性、胚胎毒性和胎儿毒性。
应告知有生育力的女性阿昔替尼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建议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应建议有育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理毒理】)。
乳糖
本品含有乳糖。患有罕见遗传疾病包括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应服用本品。
对驾驶和使用机器能力的影响
阿昔替尼对驾驶和使用机器能力的影响很小。应将阿昔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头晕和/或疲劳告知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孕妇
根据动物研究中的发现和阿昔替尼的作用机制,孕妇服药时,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目前尚无证明药物相关风险的人体数据。在小鼠发育毒性研究中,当母体暴露量低于临床推荐起始剂量的人体暴露量时,阿昔替尼有致畸性、胚胎毒性和胎仔毒性(见【药理毒理】)。应告知有生育力的女性本品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哺乳妇女用药
目前尚无阿昔替尼存在于人乳汁中或其对哺乳婴儿或乳汁生成有影响的数据。由于哺乳婴儿存在发生阿昔替尼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应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接受治疗和末次给药后2周内停止哺乳。
有生育力的女性和男性
根据动物研究中的发现,孕妇服用阿昔替尼时,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见【药理毒理】)。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有生育力的女性应进行妊娠检查。
避孕
女性
孕妇服用阿昔替尼时,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见【药理毒理】)。应建议有生育力的女性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男性
根据动物研究中的发现,应建议有育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接受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不育症
女性和男性
根据在动物研究中的发现,阿昔替尼可能损害有生育力女性和男性的生育力(见【药理毒理】)。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
CYP3A4/5抑制剂
酮康唑是CYP3A4/5的强效抑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以400mg每日一次的剂量给药7天,可使单次口服5mg阿昔替尼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升高2倍,使Cmax升高1.5倍。阿昔替尼与强效CYP3A4/5抑制剂(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红霉素、阿扎那韦、茚地那韦、奈法唑酮、那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及泰利霉素)合用可能升高阿昔替尼血浆浓度。葡萄柚也可能升高阿昔替尼血浆浓度。建议选择无或有最低程度CYP3A4/5抑制可能性的药物合用。如果必须与强效CYP3A4/5抑制剂合用,建议调整阿昔替尼的剂量(见【用法用量】)。
CYP3A4/5诱导剂
利福平是CYP3A4/5的强效诱导剂,在健康志愿者中以600mg每日一次的剂量给药9天,使单剂量5mg阿昔替尼的平均AUC降低79%,使Cmax降低71%。
阿昔替尼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例如利福平、地塞米松、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布汀、利福喷汀、苯巴比妥及贯叶连翘[也称作圣约翰草])合用可能降低阿昔替尼血浆浓度。建议选择无或有最低程度CYP3A4/5诱导可能性的药物合用。如果必须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合用,建议调整阿昔替尼的剂量(见【用法用量】)。
CYP1A2和CYP2C19抑制剂
少量阿昔替尼(<10%)经CYP1A2和CYP2C19代谢。尚未研究这些同工酶的强效抑制剂对阿昔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由于这些同工酶的强效抑制剂可能会增加阿昔替尼血浆浓度,因此应慎用。
CYP和UGT抑制和诱导的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表明治疗血浆浓度下,阿昔替尼不抑制CYP2A6、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5或UGT1A1。
体外研究表明阿昔替尼可能抑制CYP1A2。因此,阿昔替尼与CYP1A2底物合用可能导致CYP1A2底物(例如茶碱)血浆浓度升高。
体外研究还表明阿昔替尼可能抑制CYP2C8。然而,阿昔替尼与紫杉醇(一种已知的CYP2C8底物)合用,没有导致晚期癌症患者的紫杉醇血浆浓度升高,表明缺乏临床CYP2C8抑制。
人肝细胞的体外研究还表明阿昔替尼不诱导CYP1A1、CYP1A2或CYP3A4/5。因此预期阿昔替尼联合用药不会降低合用的CYP1A1、CYP1A2或CYP3A4/5底物的体内血浆浓度。
P-糖蛋白的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表明阿昔替尼抑制P-糖蛋白。然而,预期在治疗血浆浓度下阿昔替尼不会抑制P-糖蛋白。因此预期阿昔替尼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体内地高辛或其它P-糖蛋白底物的血浆浓度。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
-
A4061032研究(全球研究)
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开放、全球范围的多中心3期研究,评价了阿昔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既往接受一种全身治疗方案(包括含舒尼替尼、贝伐单抗、替西罗莫司或细胞因子的方案)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RCC患者(N=723)随机分组(1:1)接受阿昔替尼(N=361)或索拉非尼(N=362)。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评估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
在参与该研究的患者中,389例患者(53.8%)曾接受一种以舒尼替尼为主的治疗,251例患者(34.7%)曾接受一种以细胞因子(白介素-2或干扰素-α)为主的治疗,59例患者(8.2%)曾接受一种以贝伐单抗为主的治疗,24例患者(3.3%)曾接受一种以替西罗莫司为主的治疗。阿昔替尼组与索拉非尼组之间的基线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相似,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地理区域和既往治疗。
在所有患者人群和2个主要亚组(既往舒尼替尼治疗和既往细胞因子治疗)中,对于主要终点PFS,阿昔替尼在统计学上显著优于索拉非尼(见表3和图1、2、3)。在不同既往治疗亚组中,中位PFS的改善程度不同。2个亚组太小,无法给出可靠的结果(既往替西罗莫司治疗或既往贝伐单抗治疗)。在所有患者人群或按既往治疗分亚组中,组间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有效性结果终点/研究人群 阿西替尼 索拉菲尼 HR(95%CI) P值 总人群(ITT) N=361 N=362 中位PFSa,b,月
(95%CI)
中位OSd,月
(95%CI)
ORRb,e%(95%CI)6.8(6.4,8.3)
20.1(16.7,23.4)
19.4(15.4,23.9)4.7(4.6,6.3)
19.2(17.5,22.3)
9.4(6.6,12.9)0.67(0.56,0.81)
0.97(0.80,1.17)
2.06f(1.41,3.00)<0.0001c
NS
0.0001g既往舒尼替尼治疗亚组 N=194 N=195 中位PFSa,b,月
(95%CI)
中位OSd,月
(95%CI)
ORRb,e%(95%CI)4.8(4.5,6.5)
15.2(12.8,18.3)
11.3(7.2,16.7)3.4(2.8,4.7)
16.5(13.7,19.2)
7.7(4.4,12.4)0.74(0.58,0.94)
1.00(0.78,1.27)
1.48f(0.79,2.75)0.0063h
NS
NS既往细胞因子治疗亚组 N=126 N=125 中位PFSa,b,月
(95%CI)
中位OSd,月
(95%CI)
ORRb,e%(95%CI)12.0(10.1,13.9)
29.4(24.5,NE)
32.5(24.5,41.5)6.6(6.4,8.3)
27.8(23.1,34.5)
13.6(8.1,20.9)0.52(0.38,0.72)
0.81(0.56,1.19)
2.39f(1.43,3.99)<0.0001h
NS
0.0002i
a从随机至任何原因导致的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取两者中先发生者。截止日期:2011年6月3日。
b由独立影像学审核根据实体瘤缓解评估标准(RECIST)进行评价。
c按照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进行分层的治疗的log-rank检验的单侧p值。
d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日。
e截止日期:2010年8月31日。
fORR使用风险比。风险比>1表明阿昔替尼组中发生缓解的可能性更高;风险比<1表明索拉非尼组中发生缓解的可能性更高。
g按照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进行分层的治疗的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的单侧p值。
h按照ECOG体力状况进行分层的治疗的log-rank检验的单侧p值。
i按照ECOG体力状况进行分层的治疗的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的单侧p值。
图1.独立评估的所有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
图2.独立评估的既往舒尼替尼治疗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
图3.独立评估的既往细胞因子治疗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
研究A4061051(亚洲研究)
该研究是在亚洲区域开展的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研究。在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含舒尼替尼、细胞因子或两种药物)后出现疾病进展的mRCC患者中,对比研究了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204例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亚洲患者(包括188例中国患者)按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阿昔替尼(N=135)或索拉非尼(N=69)治疗。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盲法独立中心审核进行评估。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客观缓解率(ORR)。
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101例患者(49.5%)既往接受过一种含舒尼替尼方案治疗,103例患者(50.5%)既往接受过一种含细胞因子方案治疗。阿昔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之间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相似,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地理区域和既往治疗。
按照治疗总结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的PFS见表4。最终PFS分析时OS数据尚不成熟。ORR证实阿昔替尼治疗优于索拉非尼治疗(ORR分别为23.7%和10.1%)。
表4.有效性结果阿昔替尼 索拉菲尼 HR(95%CI) P值 总人群 N=135 N=69 中位PFSa,月(95%CI)b 6.5(4.7,9.1) 4.8(3.0,6.5) 0.731C
(0.506,1.058)0.0531d 中位OSa,月(95%CI)b 17.2(14.8,NE) 18.1(12.1,NE) 0.959c
(0.609,1.511)0.4289d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23.7(16.8,31.8) 10.1(4.2,19.8) 2.339g
(1.094,5.002)0.0090h 既往舒尼替尼治疗亚组 N=67 N=34 中位PFSa,月(95%CI)b 4.7(4.5,6.5) 2.8(2.7,6.4) 0.629c
(0.377,1.048)0.0412e 中位OSa,月(95%CI)b 14.9(12.8,19.8) 14.9(9.1,NE) 0.866c
(0.478,1.568)0.3163e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14.9(7.4,25.7) 5.9(0.7,19.7) 2.532g
(0.571,11.232)0.0963i 既往细胞因子治疗亚组 N=68 N=35 中位PFSa,月(95%CI)b 10.1(6.5,12.0) 6.5(4.8,12.0) 0.860c
(0.502,1.475)0.2945e 中位OSa,月(95%CI)b NE(15.9,NE) NE(13.5,NE) 1.104c
(0.544,2.238)0.6077e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32.4(21.5,44.8) 14.3(4.8,30.3) 2.263g
(0.939,5.454)0.0240i
a数据截止日期:2011年10月31日。
b基于Brookmeyer和Crowley方法。
c假设风险成比例,风险比<1表示阿昔替尼更好的风险率降低;风险比>1表示索拉非尼更好的风险率降低。按照与log-rank检验相同的分层因素对风险比进行调整。
d对于总体人群分析,p值来自按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分层的治疗单侧log-rank检验。
ep值来自按ECOG体力状况分层的单侧log-rank检验。
f使用基于F分布的精确方法。
g基于Mantel-Haenszel估计值的风险比和CI;针对与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相同的分层因素对风险比进行校正。
h对于总体人群分析,p值源自按照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分层的治疗单侧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
ip值来自按照ECOG体力状况分层的单侧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
中国亚组的有效性结果见表5。
表5.有效性结果–中国亚组阿昔替尼 索拉菲尼 HR(95%CI) P值 总人群 N=124 N=64 中位PFSa,月(95%CI)b 6.4(4.6,8.3) 4.6(2.8,6.5) 0.785c
(0.536,1.149)0.1138d 中位OSa,月(95%CI)b 17.2(14.3,NE) 18.1(11.7,NE) 0.911c
(0.576,1.440)0.3439d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21.8(14.9,30.1) 9.4(3.5,19.3) 2.369g
(1.038,5.408)0.0133h 既往舒尼替尼治疗亚组 N=61 N=30 中位PFSa,月(95%CI)b 4.6(2.8,6.4) 2.8(1.5,4.6) 0.708c
(0.417,1.200)0.1068e 中位OSa,月(95%CI)b 14.9(11.6,19.8) 11.8(6.4,NE) 0.832c
(0.459,1.510)0.2720e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11.5(4.7,22.2) 6.7(0.8,22.1) 1.732g
(0.381,7.88)0.2315i 既往细胞因子治疗亚组 N=63 N=34 中位PFSa,月(95%CI)b 10.1(6.4,12.0) 6.5(4.8,12.0) 0.876c
(0.504,1.524)0.3231e 中位OSa,月(95%CI)b NE(15.9,NE) NE(12.1,NE) 1.032c
(0.504,2.113)0.5350e 经证实的总体ORRa%(95%精确CI)f 31.7(20.6,44.7) 11.8(3.3,27.5) 2.701g
(1.002,7.281)0.0148i
a数据截止日期:2011年10月31日。
b基于Brookmeyer和Crowley方法。
c假设风险成比例,风险比<1表示阿昔替尼更好的风险率降低;风险比>1表示索拉非尼更好的风险率降低。按照与log-rank检验相同的分层因素对风险比进行调整。
d对于总体人群分析,p值来自按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分层的治疗单侧log-rank检验。
ep值来自按ECOG体力状况分层的单侧log-rank检验。
f使用基于F分布的精确方法。
g基于Mantel-Haenszel估计值的风险比和CI;针对与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相同的分层因素对风险比进行校正。
h对于总体人群分析,p值源自按照ECOG体力状况和既往治疗分层的治疗单侧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
ip值来自按照ECOG体力状况分层的单侧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
【药理毒理】
-
药理作用
阿昔替尼在治疗剂量下可以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和VEGFR-3)。这些受体与病理性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癌症进展相关。体外试验与小鼠体内模型试验显示阿昔替尼可抑制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与存活;在荷瘤小鼠模型中,阿昔替尼可抑制肿瘤生长及VEGFR-2的磷酸化。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阿昔替尼Ames试验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阳性。
生殖毒性:阿昔替尼可能损害人的生殖功能和生育力。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小鼠经口给药2次/天,≥15mg/kg/剂量(约为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AUC)的7倍),或犬经口给药2次/天,≥1.5mg/kg/剂量(约为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的0.1倍),可引起雄性动物睾丸/附睾重量降低、萎缩或退化、生发细胞数量减少、精子减少或异常精子形成,精子密度或计数减少;在≥5mg/kg/剂量(大鼠与犬分别是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的1.5倍或0.3倍)下可见雌性小鼠和雌性犬生殖道异常,包括性成熟延迟、黄体数减少或缺失、子宫重量降低和子宫萎缩。
小鼠生育力试验中,雄性小鼠经口给药2次/天,至少70天,阿昔替尼50mg/kg/剂量(约为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的57倍)对雄性小鼠交配率与生育率未见影响。雌性小鼠经口给药2次/天,至少15天,≥15mg/kg/剂量(约为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的10倍)可引起雌性小鼠生育力及胚胎存活率降低。
在胚胎-胎仔毒性研究中,妊娠小鼠在脏器形成期间经口给予阿昔替尼,剂量为0.15、0.5、1.5mg/kg,2次/天。1.5mg/kg剂量(约为人推荐起始剂量时系统暴露量的0.5倍)时可见胚胎-胎仔毒性,包括畸形(腭裂);在≥0.5mg/kg剂量(约为人体推荐起始剂量的系统暴露量的0.15倍)时可见骨骼钙化异常。
【药代动力学】
-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汇总了在健康受试者和癌症患者中完成的17项试验的数据。采用有一级吸收和滞后时间的双室模型可充分描述阿昔替尼的浓度-时间曲线。
吸收和分布:以5mg剂量单次口服给药后,中位Tmax范围为2.5-4.1小时。根据血浆半衰期,预计在给药后2-3天内达到稳态。与单次给药相比,阿昔替尼以5mg每日给药两次,导致药物约1.4倍蓄积。稳态时,阿昔替尼在1mg-20mg剂量范围内表现出线性药代动力学。口服5mg剂量后,阿昔替尼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8%。
与空腹过夜服用相比,阿昔替尼与中等脂肪膳食同服,结果导致AUC下降10%,与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一同给药,结果导致AUC升高19%。阿昔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给药(见【用法用量】)。
阿昔替尼与人血浆蛋白高度结合(>99%),优先与白蛋白结合,与α1-酸性球蛋白的结合率适中。在晚期RCC患者(n=20)中,在进食状态下每日给予两次5mg剂量,Cmax和AUC0-24的几何平均值(CV%)分别为27.8(79%)ng/mL、265(77%)ng.h/mL。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几何平均值(CV%)分别为38(80%)L/h、160(105%)L。
代谢和排泄:阿昔替尼的血浆半衰期范围为2.5-6.1小时。阿昔替尼主要经肝脏CYP3A4/5代谢,少量经CYP1A2、CYP2C19、UGT1A1代谢。当阿昔替尼以5mg放射活性剂量口服给药后,约41%放射活性从粪便中回收,有23%放射活性从尿液中回收。阿昔替尼原形药物(占给药剂量的12%)是粪便中确认的主要成分;羧酸代谢产物和亚砜代谢产物占尿液中放射活性的绝大多数。在血浆中,N-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代表主要放射活性成分(占循环放射活性的50%),阿昔替尼原形药物和亚砜代谢产物各占循环放射活性的20%。
与阿昔替尼相比,亚砜代谢产物和N-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作用于VEGFR-2的体外效价降低400倍或400倍以上。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对阿昔替尼的影响:阿昔替尼主要经肝脏CYP3A4/5代谢。此外,阿昔替尼水溶性取决于pH值,pH值升高导致溶解度降低。CYP3A4/5强效抑制剂、CYP3A4/5强效诱导剂和抗酸剂对阿昔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见图4(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
图4.药物合用和肝损害对阿昔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AUC:曲线下面积;Cmax:最大浓度;*见用法用量(2)
阿昔替尼对其他药物的影响:体外研究显示,阿昔替尼可能抑制CYP1A2和CYP2C8。但是,阿昔替尼和紫杉醇(是一种CYP2C8底物)合用并不升高患者的紫杉醇血浆浓度。
体外研究显示,阿昔替尼在治疗血浆浓度下并不抑制CYP2A6、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5或UGT1A1。人肝细胞体外研究显示,阿昔替尼也不诱导CYP1A1、CYP1A2或CYP3A4/5。
在体外,阿昔替尼是外排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的一种抑制剂。但是,预计达到治疗量血浆浓度的阿昔替尼并不抑制P-gp。
特殊人群
儿童使用:尚未在18岁以下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
肝损害:肝损害对阿昔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见图4(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肾损害:在590例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中完成了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根据事先存在的肾功能情况分析),其中包括5例重度肾损害患者(15mL/min≤CLcr<29mL/min)、64例中度肾损害(30mL/min≤CLcr<59mL/min)患者和139例轻度肾损害(60mL/min≤CLcr<89mL/min)患者。轻度至重度肾损害对阿昔替尼药代动力学无有意义的影响。仅获得一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据(见【用法用量】)。
其他内在因素:人群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种族、体重、体表面积、UGT1A1基因型或CYP2C19基因型对阿昔替尼的清除率无临床相关性影响。
【贮藏】
-
30℃以下保存。
【包装】
-
高密度聚乙烯瓶或铝箔/铝箔泡罩包装。
包装规格:
1mg片剂:180片/瓶;14片/盒;28片/盒;56片/盒
5mg片剂:60片/瓶;14片/盒;28片/盒;56片/盒
【有效期】
-
36个月
【执行标准】
-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30209。
【批准文号】
-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1)1mg规格:H20150219,H20150220
(2)5mg规格:H20150221,H20150222
【生产企业】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名 称:Pfizer Europe MA EEIG
注册地址:Boulevard de la Plaine 17,1050 Bruxelles,Belgium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Betriebsstatte Freiburg
生产地址:Mooswaldallee 1,79090 Freiburg,Germany
国内联系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3-7号五矿广场B座8-13层
邮编:100010
电话:010-85167000
产品咨询热线:400 910 0055
说明书修订日期
药品名称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批准文号 | 药品名称 | 规格 | 剂型 | 生产单位 | 上市许可持有人 | 药品类型 | 国产或进口 | 批准日期 |
---|---|---|---|---|---|---|---|---|
国药准字HJ20150222
|
阿昔替尼片
|
5mg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24-08-19
|
H20150221
|
阿昔替尼片
|
5mg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9-10-14
|
国药准字HJ20150220
|
阿昔替尼片
|
1mg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24-08-19
|
H20150219
|
阿昔替尼片
|
1mg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9-10-14
|
H20150220
|
阿昔替尼片
|
1mg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9-10-14
|
查看更多国内药品批文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 公司名称 | 申请号/批准号 | 规格 | 剂型/给药途径 | 上市国家/地区 | 市场状态 | 日期 |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国药准字HJ20150222
|
5mg
|
片剂
|
中国
|
在使用
|
2024-08-19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H20150221
|
5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9-10-14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国药准字HJ20150220
|
1mg
|
片剂
|
中国
|
在使用
|
2024-08-19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H20150219
|
1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9-10-14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H20150220
|
1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9-10-14
|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 最低中标价57.38
- 规格:1mg
- 时间:2023-03-24
- 省份:江西
- 企业名称:Pfizer Europe MA EEIG
- 最高中标价0
- 规格:5mg
- 时间:2018-04-26
- 省份:贵州
- 企业名称:Pfizer Europe MA EEIG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转化系数 | 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元) | 价格(元) | 生产企业 | 投标企业 | 省份 | 公布时间 | 网页链接 |
---|---|---|---|---|---|---|---|---|---|---|
阿昔替尼片
|
片剂
|
1mg
|
14
|
60.4
|
845.6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
|
海南
|
2018-11-30
|
无 |
阿昔替尼片
|
片剂
|
1mg
|
14
|
198.48
|
2778.69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
|
黑龙江
|
2018-08-22
|
无 |
阿昔替尼片
|
片剂
|
1mg
|
14
|
198.48
|
2778.69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
|
贵州
|
2018-08-06
|
无 |
阿昔替尼片
|
片剂
|
5mg
|
28
|
678.04
|
18984.99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
|
北京
|
2018-07-04
|
无 |
阿昔替尼片
|
片剂
|
1mg
|
14
|
198.48
|
2778.69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
|
北京
|
2018-07-04
|
无 |
查看更多药品招投标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一致性评价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药物名称 | 研发代码 | 首家研发企业 | 参与研发企业 | 治疗领域 | 适应症(中) |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 靶点(简化靶点) |
---|---|---|---|---|---|---|---|---|
—
|
CLS-011A;CLS-1002
|
—
|
|
眼科
|
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查看 | 查看 |
ABL1;BCR;CD79;CSF1;PDGF;PDGFR;VEGF;VEGFR;VEGFR1;VEGFR2;VEGFR3
|
阿昔替尼
|
OTX-TKI
|
—
|
|
眼科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查看 | 查看 |
VEGFA;VEGFB;VEGFC;VEGFD
|
阿昔替尼
|
AR-14034;AR-14034 SR
|
—
|
爱尔康
|
眼科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查看 | 查看 |
VEGFA;VEGFB;VEGFC;VEGFD
|
阿昔替尼
|
AG-013736;AG-13736
|
辉瑞
|
辉瑞
|
肿瘤
|
晚期实体瘤;类癌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子宫内膜癌;胃肠道间质瘤;胶质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转移癌;转移性膀胱癌;转移性肾细胞癌;多发性骨髓瘤;神经内分泌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前列腺肿瘤;肾细胞癌;唾液腺癌;IV期黑色素瘤;胸腺肿瘤;宫颈肿瘤
|
查看 | 查看 |
BCR;CD79;CSF1;PDGFR;PTK;ABL1;VEGFR;VEGFR1;VEGFR2;VEGFR3
|
查看更多全球研发现状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受理号 | 药品名称 | CDE企业名称 | 申请类型 | 注册类型 | 承办日期 | 状态开始日期 | 办理状态 | 审评结论 |
---|---|---|---|---|---|---|---|---|
JYHB0900301
|
AG-013736片
|
Pfizer Inc.
|
补充申请
|
—
|
2009-04-29
|
2009-12-07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陈琳
|
查看 |
CYHS2403127
|
阿昔替尼片
|
广州科锐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仿制
|
4
|
2024-09-20
|
—
|
—
|
— |
JYHB2101025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Europe MA EEIG
|
补充申请
|
—
|
2021-04-10
|
2021-06-18
|
制证完毕-待发批件
|
查看 |
JXHL1000284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Inc.
|
进口
|
—
|
2010-09-25
|
2011-07-27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季鸣 85167699
|
查看 |
JXHL0800347
|
阿昔替尼片
|
Pfizer Inc.
|
进口
|
—
|
2008-10-29
|
2009-06-09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王筱楠
|
查看 |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临床试验登记
登记号 | 试验专业题目 | 药物名称 | 适应症 | 试验状态 | 试验分期 | 申办单位 | 试验机构 | 首次公示日期 |
---|---|---|---|---|---|---|---|---|
CTR20132934
|
阿昔替尼(AG-013736)二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AXIs试验
|
阿昔替尼片
|
转移性肾细胞癌
|
已完成
|
Ⅲ期
|
Pfizer Inc.、Pfizer GmbH、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2015-04-08
|
CTR20231474
|
健康受试者空腹/餐后状态下单剂量口服阿昔替尼片的随机、开放、两制剂、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
|
阿昔替尼片
|
阿昔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
已完成
|
BE试验
|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新华医院
|
2023-05-15
|
CTR20170019
|
阿昔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阿昔替尼片
|
适用于一种既往全身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 (RCC)患者
|
进行中
|
BE试验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2017-01-11
|
CTR20132930
|
AG-013736(阿昔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
阿昔替尼片
|
转移性肾细胞癌
|
已完成
|
Ⅲ期
|
Pfizer Inc.、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
2015-04-08
|
CTR20241508
|
阿昔替尼片在健康受试者中开放、均衡、随机、四周期、两序列、重复交叉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
阿昔替尼片
|
阿昔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
已完成
|
BE试验
|
广州科锐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2024-05-13
|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试验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