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根

  • 音译名: 嘎龚俄里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韭根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嘎龚俄里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温中,行气,散瘀,解毒。
  • 主治: 主治里寒腹痛,食积腹胀,胸痹疼痛,赤白带下,衄血,吐血,漆疮,疮癣,跌打损伤。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温中,补气,散瘀。用于胸痹,食积腹胀,赤白带下,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 (2)《贵州草药》:“温暖脾肾,散瘀生新,止血平喘,驱蛔。”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40cm,具特殊强烈臭味。根茎横卧,生多数须根,上有1~3个丛生的鳞茎,呈卵状圆柱形。叶基生;长线性,扁平,长10~27cm,宽1.5~9mm,先端锐尖,边缘粗糙,全缘,光滑无毛,深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长可达50cm,三棱形;伞形花序,项生;总苞片膜质,白色,裂片长圆形,长4~6mm,先端渐尖或急尖,排列为2轮,互生;雄蕊6,花丝长不超过花被,中部以下扩大,花药黄色;雌蕊1,子房上位,3室,三棱状。蒴果倒心状三棱形,绿色。种子黑色,扁平,约呈半卵圆形,边缘具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入冷经、哑经。 《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温熨;或研末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蛔虫腹痛韭菜根60g,鸡蛋1个,加醋少许,煨水服。 2.治跌打伤痛韭菜根、刺老苞根、生姜各30g,泡白酒250g,搽伤处。(1~2方选自《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者慎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methyl allyldisulfide),二甲基二硫化物(dimethyl disulfide),2丙烯基(烯丙基)二硫化物[2-propenyl(ayllyl)disul-fide][1]。此外,还含蒜氨酸(alliin)[2]。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韭菜鳞茎中主要含有蒜氨酸,蒜氨酸本身无抗菌作用,但在大蒜酶作用下可转变成大蒜辣素而显示强大的抗菌作用,抗菌范围广,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真菌、立克次体及阿米巴原虫也有效[1]。 2.溶血作用  韭菜鳞茎中所含的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因皂苷与血中胆固醇的亲和力特别强,可形成分子络合物作用于红细胞表面类脂质而破坏红细胞之故[1]。 3.祛痰作用  皂苷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而显示祛痰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Mackenzie I A,et al.Phytochemistry,1997,16(6):763 [2]Hegnauer R,C A,1963,59:15597C 药理 [1]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第1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9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