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 音译名: 锐巴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仙鹤草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巴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收敛止血,止泻,杀虫。
  • 主治: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腹泻,痢疾,滴虫性阴道炎。 (1)《湘西苗药汇编》:“止血,止泻,消食化积。治一切出血,泻痢。” (2)《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腹痛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清暑解热,祛湿止血,治肠胃出血,子宫出血,乳痈,疟疾,疳积,眼痛,呕吐。” (4)《苗族医药学》:“收敛止泻,消食,止血。治腹泻。”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收敛,止泻,止血。主治腹泻,咯血,吐血。”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grimonia pilosa Lede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50cm,全株被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4对,无柄或有短柄,倒卵形,倒卵披针形至倒卵椭圆形,长1.5~5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被稀疏柔毛,下面脉上伏生柔毛,腺点明显;托叶近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裂片,茎下部托叶常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毛,花梗长1~5mm;花直径6~9mm;萼片5;花瓣5,长圆形,黄色;雄蕊5~15枚;花柱2,丝状,柱头头状。瘦果倒圆锥形,被疏柔毛,具宿存萼片。花、果期5~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常生于山野草坡、路旁、灌丛、林缘及疏林下。该种为广布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比较肥沃的砂质土壤。种子繁殖:分春播、秋播,按行距30~40cm,开1~2cm深的沟条播,覆薄土,稍压后浇水。10~15天出苗。苗高10~15cm时,按株距15cm间苗。分根繁殖:在早春、秋末,将植株根挖出,劈开,每根有2、3年根芽,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一穴一根,覆土约5cm,稍压、浇水。生长期结合中耕,锄草施氮肥、人粪尿,并适当增施磷、钾肥,苗封垅后不再松土。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栽种当年或第 2年开花前枝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全草,切段,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被白色柔毛,长50~100cm,茎下部圆柱形,直径0.4~0.6cm,红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及棱线,有节;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暗绿色,皱缩蜷曲;质脆,易碎;叶片大小不等,相间生于叶轴上,顶端小叶较大,完整小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托叶2,抱茎,斜卵形。总状花序细长,花萼下部呈筒状,萼筒上部有钩刺,先端5裂,花瓣黄色。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着生长短不一的非腺毛。中柱鞘纤维木化,排列成环。维管束约20个排列成环状,外韧型。髓部较大。 叶片横切面:上表皮有非腺毛;下表皮有非腺毛、腺毛和气孔。叶肉栅栏细胞2列,不通过主脉,栅栏细胞及主脉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形。 粉末特征:暗绿色。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单细胞,长短不一,壁厚,木化,具疣状突起,少数有螺旋纹理。小腺毛头部1~4细胞,卵圆形,柄1~2细胞;另有少数腺鳞,头部单细胞,直径约至68μm,含挥发油滴,柄单细胞。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9~50μm。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0g,用70%乙醇100ml回流提取1小时,回收乙醇至少量,供下列试验用:①取供试液2ml,加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2ml,界面呈红褐色环(检查酚类)。②取供试液2ml,加3%三氯化试液1ml,则呈污绿色(检查鞣质)。③取供试液2ml,加5%明胶溶液2ml,产生白色沉淀(检查鞣质)。④取供试液2ml,加粉少许与浓盐酸3~5滴,显色(检查黄酮)。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0g,用50ml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90分钟,滤过。滤液挥发尽石油醚,用氯仿5ml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鹤草酚少许,用氯仿溶解后作为对照溶液。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25:0.7)上行展开,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浓硫酸后加热,则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鹤草酚)。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冷。入热经。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苦、涩,入热经。” (2)《苗族医药学》:“入热经。” (3)《湘西苗药汇编》:“苦微涩,平,无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百仙妇炎清:由百部仙鹤草苦参等数味药组成。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去瘀收敛。用于妇女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和宫颈糜烂,白带过多及淋病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 选方: 1.治咯血,吐血①仙鹤草15g,茅草根50g,地骨皮10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②仙鹤草50g,仙桃草15g,委陵菜根25g,煎水内服。(《贵州中药资源》) 2.治腹泻仙鹤草15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②仙鹤草30g,苦参10g,海金沙10g,红糖5g,煎水内服。(《贵州中药资源》) 3.治疟疾,每日发作,胸腹饱胀仙鹤草9g,研成细末,于疟发前烧酒吞服,连用3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4.治小儿食积仙鹤草15~20g(去根及茎上的粗皮),猪肝120g,同煮至肝熟,去渣,饮汤食肝。(《湘西苗药汇编》) 5.治外伤出血鲜仙鹤草适量,捣烂外敷。(《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忌吃酸、辣、蛋类食物。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仙鹤草地上部分含仙鹤草酚(agrimol)A、B、C、D、E、F、G,鹤草酚(agrimophol)[1,2],丝桃苷(hyperin),2R,3R-花旗松素-3-葡萄糖苷(2R,3R-taxifolin-3-glucoside),2S,3S-花旗松素-3-葡萄糖苷(2S,3S-taxifolin-3-glucoside)[3],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芹菜素-7-葡萄糖苷(apigenin-7-glucosid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仙鹤草酸(agrimonic acid)A、B[4]等。
  • 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仙鹤草水提物腹腔注射2~7天,能明显延长大鼠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1]。仙鹤草水提物对胶原、ADP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2]。给小鼠口服仙鹤草水提取物后,能有效地防止A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肺血栓栓塞死亡。推测仙鹤草水提取物内可能含有某些生物膜活性成分,后者可干扰血小板膜内磷酸酯酶A2的激活[3]。 2.强心、收缩血管、松弛胃肠作用  仙鹤草醇提物及仙鹤草素能使蛙、兔、犬等血压增高,心搏加大,外周及内脏血管收缩,呼吸兴奋,使小鼠、大鼠心脏收缩加强,随剂量加大而振幅加大[4]。 3.抗肿瘤作用  仙鹤草在体外对人体宫颈癌(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体内筛选发现对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5、6]。仙鹤草煎剂可以抑制HL-60细胞的增值,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而实现的[7]。仙鹤草水煎浓缩剂腹腔注射对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有延长生存期及对肝癌腹水型(HC)小鼠的癌细胞有抑制作用[8]。龙芽草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仙鹤草素(agrimonine)被证明是其主要抗癌单体[9]。仙鹤草对Mgc803裸鼠移植瘤、SPC-A-l和Hela人癌细胞均有显著抑制[10]。 4.杀虫抗菌作用  仙鹤草浓度(1:1)时体外有杀虫作用,12小时即可全部杀死滴虫,浓度稀释为≥1:2时对滴虫有抑制作用,但24小时不能完全杀死滴虫[11]。仙鹤草对囊尾蚴虫有杀灭作用[12]。 5.其他作用  仙鹤草水煎剂灌胃20g/(kg·d),连续10天,对荷瘤小鼠脾NK细胞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13]。仙鹤草浓缩前液,对小鼠灌胃化学和物理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8]。仙鹤草颗粒ig,可明显降低链尿霉素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对抗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动物肝糖元含量,降低正常小鼠口服糖负荷后血糖的峰值,并加快升高血糖水平回落的速度[1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陈仲良,等.化学学报,1978,36(1):35 [2]Yamaki M,et al.Plant Med,1989,55(2):169 [3]Li Xia,et al.CA,1995,122:310723V [4]苏广双,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4,1(1):44 药理 [1]Wang J P,et al.Am J Chin Med,1984,12(14):116 [2]Wang J P,et al.Am J Chin Med,1985,13(14):109 [3]Hsu M F,et al.Am J Chin Med.1987,15(12):43 [4]楼之岑,等主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三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17 [5]王显庆,等.新中医,1985,(5):55 [6]崔炯漠,等.延边医学院学报,1993,16(14):284 [7]高凯民,等.中药材,2000,23(9):561 [8]常敏毅.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5):30 [9]官本谦一.J Pharmacol,1987,(43):187 [10]王思功,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6):702 [11]许红霞,等.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1998,11(4):355 [12]紫桂珍,等.中国医药学报,1991,(3):52 [13]曹勇,等.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3):52 [14]王思功,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7):640 现代临床研究 [1]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971,(11):5 [2]米树民.四川中医, 1992,10(11):47 [3]王英,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7):433 [4]李丽斌,等.时珍国药研究,1997,8(1):11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