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积雪草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咪等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疔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治暑热口渴,淋浊,跌仆损伤,黄疸,吐血,九子疡,毒疮。”
(2)《贵州草药》:“补虚,利湿,止痛,化瘀,消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entella asiatica (L.)Ur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无毛或稍有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15cm,基部鞘状;叶片肾形或近圆形,长1~3cm,宽1.5~5cm,基部阔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脉上疏生柔毛;掌状脉5~7。单伞形花序单生,或2~4个聚生叶腋;苞片2~3,卵形,膜质;伞形花序有花3~6,聚集成头状;花瓣卵形,紫红色或乳白色。果实圆球形,基部心形或平截,长2~3mm,宽2~3.5mm,每侧有纵棱数条,棱间有明显的小横脉,网状,平滑或稍有毛。花、果期4~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1990m的阴湿草地、田边、沟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阳光和较湿润的环境。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于春、秋季条播,覆土2~3cm。分株繁殖:在早春进行。苗期勤除杂草,旱季注意浇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圆柱形,长3~4.5cm,直径1~1.5mm,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皱纹。茎细长、弯曲、淡黄色,在节处有明显的细根残迹或残留的细根。叶多皱缩破碎,灰绿色,完整的叶圆形或肾形,直径2~6cm,边缘有钝齿,下面有细毛;叶柄长1.5~7cm,常扭曲,基都具膜质叶鞘。气特异,味淡微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圆形或近方形。皮层为7~9列薄壁细胞,外侧数列细胞的壁呈不均匀增厚。外韧维管束6~7个,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为微木化的纤维群;木质部导管6~10个;束内形成层为2~3列细小细胞。髓部由较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皮层和射线中分布圆形的油管,周围有分泌细胞5~7个。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辛,性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绞汁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感冒头痛雷公根30g,生姜9g,捣烂,敷额上。
2.治外感发热,烦渴谵语雷公根60g,白颈蚯蚓4条,共捣烂,用水堡2小时后取汁服。(1~2方选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3.治虚劳发热不退(午后怕冷,夜间发热,天明自汗身凉)马蹄草、羊蹄根、山薄荷各适量,酒及童便为引。(《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治水污水膈马蹄草叶7片,地瓜藤嫩尖7个。合冷水嚼服。(《重庆草药》)
5.治急性胆囊炎马蹄草30~60g,马尾黄连15g,龙胆草15g,水煎服。(《玉溪中草药》)
6.治痔核未溃者马蹄草125g锅中烹熟,捣烂摊在荷叶上,以12粒白胡椒打面放中间,趁热时坐浴,到冷为止,5天1次。(《重庆草药》)
7.治冻伤雷公根汁125g,桐油60g,同煎,涂患处,溃烂处不涂。(《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此外,尚含有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积雪草糖(centellose)[1],类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s),叶绿素(chlorophyll)[2]。叶中还含有3-葡萄糖基槲皮素(3-glucosylquercetin)和3-葡萄糖基山萘酚(3-glu-cosylkaempferol),7-葡萄糖基山萘酚(7-glucosyllx-aempferol)[3],斯里兰卡产积雪草中含斯里兰卡积雪草苷(centelloside)[4],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积雪草酸香草酸(vanillicacid),积雪草苷(asiaticoside)[5]。
-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16~1:4积雪草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Singh B,et al.C A,1969,71:10301d
[2]Rao P S,et al.C A,1969,70:80869y
[3]Prum N,et al.C A,1983,99:13684
[4]Bhattacharyya S C.J Indian Chem Soc,1956,33(8):579
[5]何明芳,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2):91~93
药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中药志(VI).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69
现代临床研究
[1]朱濂溪,等.福建中草药,1990,21(4):45
[2]苏立德,等.中医杂志,1985,26(12):32
[3]黄一石.福建医药杂志,1980,(2):55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中药志(VI).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