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 音译名: 仰蜡烛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蒲黄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仰蜡烛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或东方香蒲的花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止血,祛瘀,利尿。
  • 主治: 主治各种出血,瘀血疼痛,瘀滞腹痛,痛经,跌仆肿痛;外用利湿、消肿。 (1)《贵州草药》:“利水通淋,调经益损,止血,补虚敛汗。治产后多汗,淋症,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等。” (2)《苗族医药学》:“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止血,消炎,利湿。主治出血,黄疸。”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Typha angustifolia L;Typha orientalis Pres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 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高1.5~3m。地下茎匍匐,有多数须状根。叶狭条形,宽4~10mm,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mm,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蕊2~3,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基生毛较花药长,花粉粒单生;雌花序在下,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近等长或比柱头短,茸毛早落,约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状长圆形。果穗直径10~15mm,坚果细小,无槽,不开裂,外果皮不分离。花期7~8月,果期9月。 2.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 多年生沼生草本,直立,高1~2m。地下根茎粗壮,有节。叶条形,宽5~10mm,基部鞘状抱茎。穗状花序圆柱状,雄花序与雌花序相连接;雄花序在上,长3~5cm;雄花有雄蕊2~4枚,花粉料单生;雌花序在下,长6~15cm;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等长;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棍棒状。小坚果有一纵沟。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 生于水边及池沼中。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2.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 生于水旁或沼泽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广东、贵州、湖南、云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向阳、潮湿的沼泽地或池塘溪畔处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分根繁殖,早春挖掘根茎,分切成6~10cm小段,具有2~3个芽,按行株距30cm×20cm开穴栽种。 田间管理:栽后注意浇水养护,避免淹水过深和失水干旱。经常清除杂草,适量追肥。4~5年后,因地下根茎生长较快,根茎拥挤,需翻蔸另栽。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雄花花粉成熟时,选晴天,剪下蒲棒的顶端(雄花序),晒干,搓碎,过筛去杂质即得花粉。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于水面。手捻有润滑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以色鲜黄、润滑感强、纯净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表面有拟网状雕纹,单萌发孔不甚明显。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0.1g,加乙醇5ml,温浸,滤过。取滤液1ml,加粉少量与盐酸2~3滴,溶液渐显樱红色(检查黄酮)。 (2)取本品0.2g,加水10ml,温浸,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试液1滴,显淡绿棕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热。入冷经。 (1)《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2)《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 用法用量: /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月经过多蒲黄花(炒焦)15g,蒸酒服;如崩中带下,加白胭脂花根15g,煨水服。 2.治产后多汗蒲黄根、玉竹根各15g,萱单9g,炖肉吃。 3.治淋症蒲黄根、五谷子根各30g,煨水服。(1~3方选自《贵州草药》) 4.治白带(带黄泡者)蒲黄根120g,切细,用猪油炸至色变黄(不要炸焦)后取出,加水煎,每天3次分服。(《常用民间中草药手册》) 5.治外伤出血蒲黄花粉适量,敷伤口上稍压,包扎好。(《苗族医药学》) 6.治黄疸蒲黄根、水葵花根各15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本品可收缩子宫,孕妇不宜服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水烛香蒲花粉主要含黄酮类成分:香蒲新苷(typhaneoside),山萘酚-3-O-鼠李糖基芸香糖苷[kaempferol-3-O(2-α-L-rhamnosyl)rutino-side],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ia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山萘酚-3-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rhamnosyl glucoside),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quercetin-3-O-neohes-peridoside)[1]。还含槲皮素(quercetin),山萘酚(kaempf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柚皮素(narin-gentin)[2]。又含脂肪油,内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α-香蒲甾醇(α-typhasterin)[3]。雌花中分得琥珀酸(succinic acid),对羟基苯甲醛(p-hxdroxy benzalde-hyde),D-甘露醇(D-mannitol),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及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廿五烷(pentacoosane),多种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锰等[4]。
  •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蒲黄花粉水煎醇提液对离体兔心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流量[1]。静脉注射醇提物使麻醉犬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降压主要由血管扩张引起[2]。家兔静脉注射蒲黄醇提物可抑制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室内压峰值下降,而在2分钟至5分钟之间可使心舒张压恢复正常。对急性心肌缺血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3]。蒲黄对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的心肌梗死模型可缩小梗死范围[4]。大鼠腹腔注射东方香蒲水提物可预防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室纤颤和猝死,以及氯化钡恒速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5]。 2.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生蒲黄花粉对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兔和大鼠均有显著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并明显改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若蒲黄花粉经水煮或乙醇抽提则无效[6]。蒲黄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除使急、慢性高血脂症家兔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外,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直接升高前列环素(PGI2),并降低血栓素A2(TXA2)水平,使TXA2/PGI2比值降低而维持正常水平[7,8]。 3.凝血过程的影响  蒲黄能抑制血液凝固,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可使心肌梗死家兔循环血内血小板比率升高[9]。蒲黄对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轻度增加抗凝血酶Ⅲ活性[10]。蒲黄水提液有促纤溶作用,对实验性颈静脉血栓模型兔口服蒲黄水提液,可使血栓溶解率显著增加[11]。 4.对子宫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蒲黄煎剂对豚鼠、大鼠和小鼠末孕及已孕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对本孕子宫的作用较已孕子宫敏感,甚至可产生强直性收缩,对大鼠产后子宫也可使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12]。对麻醉犬在体子宫、兔子宫瘘管,蒲黄煎剂、酊剂或乙醚提取物亦有兴奋子宫作用[13]。蒲黄注射液对小鼠、豚鼠中期引产均有明显效果[14]。煎剂灌胃对小鼠中期妊娠可致流产和死胎[15]。蒲黄醇提物可使兔、大鼠和豚鼠离体十二指肠紧张度增加,阿托品可取消蒲黄的作用,但不拮抗氯化钡的作用[2]。 5.抗炎作用  蒲黄水煎浓缩剂外敷,对大鼠下肢烫伤有明显消肿作用,还可提高兔皮下注射伊文蓝的消散速度。腹腔注射蒲黄水煎醇沉制剂,对大鼠蛋清性足肿也有一定消肿作用,并能降低大、小鼠局部注射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16]。 6.镇痛作用  以100%蒲黄溶液给小鼠灌胃,用扭体法和热板法测其镇痛作用的抑制率。结果显示蒲黄对热板法引起的化学刺激致痛都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热板法显示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但较持久,化学刺激法则显示其镇痛作用比吗啡稍弱[17]。 7.其他作用  蒲黄注射液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有保护作用,可使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脂质过化物(LPO)水平降低,超化物歧化酶(SOD)升高[18]。蒲黄可促进生长,提高机体运功能力,改善记忆,延缓衰老,使机体在不利条件下出现生理、生化上的变化趋向正常,为优良的“致适应剂”[19]。 8.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蒲黄注射液LD50为35~57g/kg,豚鼠腹腔注射有过敏现象,在试管内有溶血现象,腹腔注射可使小鼠红细胞减少[20]。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贾世山,等.药学学报,1986,21(6):441 [2]陈嬿,等.中草药,1990,21(2):50 [1]木村雄四郎.日本药学杂志,1930,50:843 [4]杨永华,等,中药通报,1986,11(12):39 药理 [1]周风鑫,徐也鲁.中成药研究,1984,(1):41 [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实验研究室药理组.湖南医药杂志,1976,3(2):48 [3]孙伟,等.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1):9 [4]黄淑云.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97 [5]郑若玄,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08 [6]张彩英,等.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3,3(4):51 [7]张丽,等.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7,3(4):211 [8]张丽,等.中国心血管病杂志,1986,14(5):291 [9]曹旅川,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232 [10]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2):46 [11]王中枢,等.苏州医学院学报,1988,8(4):267 [12]雷永仲,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9):1 [13]李宝华.江西医学院学报,1956,(1):6 [14]耿群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99 [15]柳红芳,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26 [16]黄淑云,等.湖南医药杂志,1978,5(2):54 [17]葛峰,等.咸宁医学院学报,2002,16(2):125 [18]赵小昆,等.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18(4):378 [19]彭洪福,等.中华医学杂志,1990,70(2):77 [20]耿群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99 现代临床研究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蒲黄专题协作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3):141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