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鹿衔草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巴麦棍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普通鹿蹄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
-
主治:
主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萎软,新旧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1)《湖南药物志》:“活血止血。治创伤出血,一切蛇虫犬咬伤。”
(2)《贵州草药》:“润肺止咳,敛汗,和血,强腰膝。”
(3)《苗族医药学》:“有止咳、补肾强身的作用。”
(4)《云南中草药》:“润肺止咳,消炎止痛。主治矽肺,大叶肺炎,热咳,腰痛,感冒喉痛,疔毒。”
(5)《贵州中草药名录》:“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炎,崩漏,白带。”
(6)《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活血,调经。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Pyrola decorate H. Andre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s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状茎长而横生,斜升,连同花葶高0~30cm。叶基生、革质,4~7片,叶柄长2~5.5cm;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3~5.2cm,宽2.2~3.5cm,顶端圆钝,边缘近全缘或有疏齿,背面有白霜,有时带紫色。花葶有1~2枚鳞片状苞片;总状花序有花9~13朵,长13~16cm;小苞片长舌形,长6~7.5mm,萼片舌形,长5~7.5mm,边缘近全缘,花冠白色,直径1.5~2cm,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6~10mm;雄蕊10,花药长圆柱形,有小角,黄色,花柱淡红色,微伸出花冠。蒴果扁球形,高5~5.5mm,直径7.5~9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2.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ota H.Andr 与鹿蹄草的区别: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7cm,上面深绿色,沿脉淡绿白色;总状花序短,长2.5~4cm,有4~10花,花淡绿、黄绿或近白色,萼片卵状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s 生于林下或阴湿处。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
2.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ota H.Andr 生于海拔600~3 000m的灌丛中或阔叶林下。分布于西南、中南地区及陕西、甘肃、浙江、安徽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宜冷凉阴湿的环境。喜力腐植质名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用分株繁殖,在9~10月结合采收,将植株分成单株,每株需带有匍匐茎和须根,按行距23~27cm开条沟,深3~5cm,以株距10~13cm排苗,然后覆盖细土,稍加镇压,浇水后再盖枯枝落叶,与畦面保持平整,叶片需露出地面。裁后,注意浇水与除草。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栽后3~4年采收,全年可采,一般在4~6月挖取全株。也可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挖大留小,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可采收1次。将采收的鹿衔草洗净泥土,晒全叶片较软略抽缩时,堆压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或炕干即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1)鹿蹄草: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13cm。叶基生,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尖,全线或稀疏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有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有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朵,花瓣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蜘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
以叶片多、紫红色者为佳。
(2)普通鹿蹄草:较上种粗壮,挺立,较长。色较淡,棕绿色或浅红棕色。叶片较大,革质,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基部广楔形向下延,主脉向叶背突起。花葶较粗而硬挺。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1)叶横切面:①鹿蹄草:主脉向叶的两面凸出,主脉上下方的表皮细胞较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大得多,且呈方形,角质层较厚,上表皮下具厚角细胞1~3列,下表皮内具厚角细胞5~7列,再向内为薄壁细胞。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韧皮部狭。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可见气孔横切面,栅状组织不明显,海绵组织及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6~26μm。②普通鹿蹄草与鹿蹄草主要区别为叶片厚为鹿蹄草的2倍左右,主脉向下方显著凸出,向叶表面仅微隆起,主脉上下方表皮细胞为长方形,角质层厚,簇晶大多数较鹿蹄革为大,直径20~57μm。
(2)叶表面观:两种特征相似。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细胞壁稍呈不规则念珠状,平周壁表面角质层具条纹;下表皮细胞稍呈波状弯曲,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并有多数气孔,直径32~38μm,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未见毛茸。
(3)茎横切面:①鹿蹄草:类圆形,具1~3棱,表皮细胞近方形,角质层薄,皮层最外方为2~3列厚角细胞,细胞内含叶绿体,向内为6~8列薄壁细胞,常含淀粉粒,单粒,圆形,脐点和层纹不明显,直径3~7μm;内皮层细胞较明显,长圆形,连成一圈。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连成一圈,髓线由1~2列细胞组成。髓部较大,边缘的薄壁细胞略木化,个别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25~33μm。②普通鹿蹄草:与鹿蹄草相似,但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较大,直径6~17μm;草酸钙簇晶也较大,直径33~50μm。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检查: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5ml,水浴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高熊果苷及异高熊果苷为对照品,点于硅胶H板上,用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15cm,以1%Gibbs乙醇溶液喷雾后氨熏显色,在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有斑点可见。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苦,性热。入冷经、慢经、半边经。
(1)《滇南本草》:“味辛、凉,性温、平。无毒。”
(2)《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3)《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苦,性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6~9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咳嗽、咯血鹿衔草30g,见血青15g,煨水服,1日3次。
2.治盗汗鹿衔草、夜寒苏各10g,炖猪肉吃。(1~2方选自《贵州草药》)
3.治蛇风症鹿蹄草10g,水马鞭草10g,菖蒲5g,蛇泡草5g,煎水服。(《苗族医药学》)
4.治崩漏鹿蹄草100g,猪肉500g,炖熟服用。(《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5.治咳嗽,气喘鹿衔草15g,贝母9g,桔梗9g,陈皮9g,苏子9g,款冬花9g,水煎服。(《中国民间单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鹿蹄草含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chimaphilin),高熊果酚苷(homoarbut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鹿蹄草素(甲基氢醌),槲皮素(quercetin)[1],肾叶鹿蹄草苷(renifolin),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苷(6'-O-gal-loylhomoarbutin),金丝桃苷(hyperin),2"-O-没食子酰金丝桃苷(2"-O-galloylhyperin)[2],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3],水晶兰苷(monotro-pein),乌索酸,蔗糖,苦杏仁酶,挥发油,苦味质及鞣质等[4]。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鹿衔草水煎剂10g/kg、3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及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鹿衔草15g/kg灌胃可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关节炎。对抗佐剂性关节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多次用药可明显提高胸腺、脾脏重量[1]。
2.抗菌作用 鹿衔草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有抑制作用[3]。
3.免疫促进作用 鹿衔草能增加胸腺、脾脏重量,提示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1]。鹿衔草50%水煎液能提高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1:20时的玫瑰花结形成率为34.5±1.48%,正常对照的花结形成率为21.8±2.15%。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20时的转化率达65.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转化率为1.0±0.5%,PHA对照组(50个血凝单位)的转化率为76.0±1.0%[4]。
4.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鹿衔草煎剂可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肝、脾、脑、肾等脏器对86Rb的摄取能力,并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5]。鹿衔草对麻醉猫、狗脑血管选择性扩张,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且对血压无影响,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并减慢心率[6]。
5.抑瘤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鹿蹄草所含的N-苯基-α-萘胺伞形梅笠草素、没食子酸、鹿蹄草素等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7]。
6.毒性 鹿蹄草素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0.227±0.037g/kg。犬每日静脉注射鹿蹄草素5mg/kg或15mg/kg,连续14天,除大剂量组可见轻度呕吐外,血象、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2]。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