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 音译名: 真贵嗟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黄药子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真贵嗟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主治: 主治瘿瘤,喉痹,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肿瘤,吐血,咯血,百日咳,肺热咳喘。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凉血,散瘀。治甲状腺肿大,咳嗽,疮毒,内伤出血,毒蛇咬伤。” (2)《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凉血,解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ioscorea bulbifer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 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 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性气候,耐荫蔽。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零余子繁殖。在冬季把落在地上的零余子拣回放在木箱或竹篓里,贮藏室内过冬。于3~4月栽种。 田间管理:苗高约30cm时,浅薅除草,重施人畜粪水,同时把茎藤理附在攀援物上。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黄药子栽种2~3年后在冬季采挖,把块茎径粗在30cm以上的加工作药,其余的可继续栽培1年。洗去泥土,剪去须根后,横切成厚1cm的片,晒或炕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多为横切厚片,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7cm,厚0.5~1.5cm。表面棕黑色,皱缩,有众多白色、点状突起的须根痕;或有弯曲残留的细根,栓皮易剥落;切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平坦或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并散有橙黄色麻点。气微、味苦。 以片大、外皮棕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木栓细胞壁微木化,内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近外皮的基本组织有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散在。粘液细胞多数,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①石细胞长梭形而两端钝圆,或不规则椭圆形、卵状三角形,孔沟密集。②淀粉粒长圆形、卵形、贝壳形或不规则条形,脐点点状。③粘液细胞近圆形,含草酸钙针晶束。④分泌道含树脂状物。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水5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试液2滴,显绿色,并产生絮状沉淀(检查酚类和鞣质)。 (2)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热浸约10分钟,滤过。取滤液滴在滤纸上,加1%香草醛盐酸试液,显淡紫色(检查萜类)。 (3)另取上述乙醇滤液,滴在滤纸上,加二甲苯氨基苯甲醛试液,加热后显粉红色(检查萜类内酯等)。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入热经。 《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毒蛇咬伤黄药子9g,天葵根、生南星各3g,捣绒敷伤口。 2.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3g,开水吞服。(1~2方选自《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有薯蓣皂苷元(diosgenin)[1]、薯蓣次苷甲(prosapogeninA)、箭根薯皂苷(taccaoside)[2]。胡萝卜苷(daucosterol)等[3]。云南师宗样品含薯蓣皂苷元1.69%,楚雄、丽江、蒙自、车里之样品含量甚微。二萜内酯:从野生的黄独中分离并得到了diosbulbinB[4],又从其中分离得到了diosbulbin D和8-epidios-bulbin Eacetate[5],随后又陆续得到了其他的6种去甲基呋喃二萜内酯类化合物diosbulbin A~H,通过单晶X-衍射、光谱解析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得到了2种苷类衍生物diosbulbinosides D、F[6~12]。还含有3,7-二甲基-5,4'-二羟基黄酮、3,7-二甲基一5,3',4'-三羟基黄酮大黄素(emodin)[13]。另外,黄独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锰、镍、等[2]。
  • 药理作用: 1.对甲状腺的影响  黄药子对大鼠自发性甲状腺肿具有一定的作用,用含一定量黄药子的饲料喂养正常大鼠,于4周后对大鼠的体重及甲状腺功能进行复查,结果发现并无异常。故有人推测,黄药子的此项治疗作用可能是其中含所致,但用含量较高的黄药子进行实验,却并不能解除KCNS的致甲状腺肿大作用[1]。所以,黄药子可能是由于其中的结合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更易于被机体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2]。 2.抑瘤作用  黄药子乙醇提取物(浸膏)在50mg/kg和100mg/kg剂量下对小鼠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19.5%和36.3%,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24.3%和31.6%;用黄药子乙醇浸膏治疗小鼠腹水瘤(EAC),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的生存天数,当剂量为100mg/kg时,可使小鼠的生命延长率达到74.1%[3]。黄药子甲素、乙素、丙素以及薯蓣皂苷等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对于甲状腺腺瘤有独特的疗效[4,5]。黄药子油对U14(子宫颈癌)、小鼠白血病615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3.抗病毒作用  黄药子乙醇浸膏在0.017~0.034mg/ml时不仅能抑灭DNA病毒,而且能抑制RNA病毒的转录,灭活病毒后的细胞或药物对照细胞仍旧能够继续分裂传代,说明此药无毒而有效。黄药子的水浸剂对各种类型的病毒均无抑制作用[7]。 4.毒性  黄药子中主要有毒成分为薯蓣皂苷及薯蓣毒皂苷,但据近期有关报道,黄药子甲素、乙素、丙素以及鞣质等均能够引起急性中毒。它们能蓄积中毒,久服对肝、肾均有损害。黄药子对肝脏的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肝脏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细胞代谢的结果,且损害的程度与给药的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6]。有报道,用黄药子煎剂喂小鼠,大剂量19.9g/(kg·d),小剂量10g/(kg·d),分别连续给药14和21天后处死,镜检观察到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嗜酸性变,重者小灶性坏死,并且随剂量增加、时间延长而病变加重[6]。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表明,黄药子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引起肝、肾损伤,对肝脏的损伤在短时间内即可表现出来,对肾脏的损伤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7,8]。黄药子久服常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厌油腻食物等症状,并常引起中毒性肝炎,还会出现黄疸、肝肿大,严重者甚至出现肝昏迷乃至死亡[9~11]。黄药子配伍当归后,可明显减轻其对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并且对肾脏的损害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12]。服用黄药子的同时,给予具有抗癌活性的抗生素阿霉素后,虽没有造成肝脏毒性,但可加重阿霉素的心服毒性作用[13]。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51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二卷)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23 [3]李石生,邓京振,赵守训.植物资源与环境,1999,8(2):61 [4]Ida Y,Komori T.Liebigs Ann Chem,1978,26(5):834 [5]Murray R D H,Jorge Z D,Khan N H,et al Phytochemistry,1984,23(3):623[6]Kamiya K,Wada Y,Komori T,et al.Tetrahedron Lett,1972,28(11):1869 [7]Komori T,Arita M,Ida Y,et al.Liebigs Ann Chem,1973,21(7):970 [8]Komori T,Kawasaki T,Kamiy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77,25(14):1701[9]Yonemitsu M,Fukuda N,Kimura T,et al.Liebigs Ann Chem,1986,34(11):1327[10]Yonemitsu M,Fukuda N,Kimura T,et al.Liebigs Ann Chem,1987,35(1):193[11]Yonemitsu M,Fukuda N,Kimura T,et al.Liebigs Ann Chem,1989,37(3):485[12]Yonemitsu M,Fukuda N,Kimura T,et al.Plana Med,1993,59(3):577 [13]李石生,Iliya I A,邓京振,等.中国中药杂志,2000,25(3):159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77 [2]方春阳,陆晓东.新中医,1997,29(8):25 [3]陈晓莉,吴少华,赵建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3):354 [4]马祥荣.浙江中医杂志,1996,(9):396 [5]Komori T.Toxicon,1997,35(10):1531 [6]唐迎雪.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435 [7]徐以珍,白翠贤,周琪,等.药学通报,1998,23(9):535 [8]吴绪祥,钟洪,臧坤堂.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65 [9]金安萍.中国中药杂志,1996,21(6):377 [10]袁继丽.中草药,1999,30(9):711 [11]程芳.江苏中医,1995,16(7):9 [12]丁国明,唐迎雪.中草药,1992,23(4):192 [13]龙晓英,朱敏,李志强.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9(2):91 现代临床研究 [1]贺泽龙.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4):14 [2]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册).上海:文汇出版社,1989:68 [3]蓝友明.福建中医药,1998,29(1):46 [4]李鲁炎.山西中医,1994,10(3):19[5]钟秀美.福建中医药,1994,25(1):1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