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

  • 音译名: 锐改外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灯盏细辛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改外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根及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 主治: 主治感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胸痹,胃痛,牙痛,小儿疳积,跌仆损伤。 (1)《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2)《全国中草药汇编》:“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rigeron breviscapus(Vant.) Hand.- Mazz.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短葶飞蓬 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50cm,全株密被柔毛。主根短缩;须根多数,线状,稍肉质。茎直立,多单一,圆柱形,绿色或基部和上部带紫红色,下部具纵棱,上部无棱。基生叶有柄,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5~10cm,宽0.3~2cm,先端短尖,基那渐狭下延成短柄,带红色,全缘;茎生叶互生,形同基生叶唯较基生叶小,最上面的叶片线形,无柄,抱茎,两面均被白色短毛。缘毛明显。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或近顶腋生,直径1~2cm,异形;总苞杯状.苞片3列.绿色.狭窄.线状披针形,被白色硬短毛;外围为舌状花,蓝色至紫蓝色,2~3层,略反卷,舌状花阔线形,长约2cm,宽约1cm,先端浅3齿裂,基部渐狭成细管状;雌蕊1,子房下位,扁圆形,长约2mm,密被平贴粗毛,花柱单一,长约为花冠的1/3,柱头2裂;中央花黄色,两性,管状,长约4mm,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5,较花冠短,花药合生;花丝丝状,长约为花冠之半;子房下位,形同雌花,花柱较雄蕊稍短,柱头2裂,裂片箭头状。瘦果扁平,长约1.5mm,有白色冠毛2层,外层极短。花期3~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750~2 200m的开阔山地疏林下、草丛和向阳坡地。分布于贵州、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断,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长15~25cm。细根多,表面淡褐色或黄褐色。根茎粗短,表面不平整,易折断。茎圆柱形,直径0.1~0.2cm,黄绿色或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完整的基生叶片呈匙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5~9cm,宽0.5~1.3cm;黄绿色,先端钝圆,具短尖,基部渐尖,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长1~6cm,宽0.3~1cm,基部包茎。花多数已凋落,仅见残存的花序托及部分苞片,偶见完整的花序,花冠黄白色。气微香,味辛,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直径1.5mm)横切面:表皮由1~2层排列较紧密的类圆形细胞组成,外壁增厚,细胞内有黄棕色色素。皮层由9~11列卵圆形或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切向延长,其内有草酸钙砂晶,在内皮层处可见数个油室,直径60~66μm,周围可见黄色分泌物。内皮层及中柱鞘均明显。木质部环绕于髓部周围,导管直径10~26μm,髓部小,由薄壁细胞组成。 茎(直径2cm)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圆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甚多,由1~8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顶端细胞延长;腺毛头部1~4个细胞,柄1~3个细胞。皮层由8~10列薄壁细胞组成;有油室散在。韧皮部外侧有韧皮纤维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续排列成环。髓部约占横切面的2/3。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约2g,加甲醇约16ml,置60℃水浴上温浸1小时,滤过,取滤液进行下述试验: (1)取滤液1ml,加入浓盐酸5~6滴及少量粉,溶液变为红棕色,置水浴上加热1~2分钟,红色更为明显(检查黄酮灰)。 (2)取滤液约1ml,分别加入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3滴,10%氢甲醇溶液3滴,置水浴上微热,冷却后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加1%三氯化乙醇溶液1滴,显橙红色至紫红色(检查内酯及香豆精)。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热。入冷经。 (1)《云南中草药》:“甘,温。” (2)《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蒸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十二味痹通搽剂。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46号。
  • 选方: 1.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鼻窍不通灯盏细辛9~15g,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风湿疼痛,瘫痪灯盏花炮酒,3~5天后服,每日2次,每次10~30ml。(《中国民族药志》) 3.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灯盏细辛6~9g,调鸡蛋蒸吃。(《云南中草药选》) 4.治腹泻灯盏花9g,白头翁6g,水煎服。(《红河中草药》) 5.治牙痛鲜灯盏花全草捣烂,加红糖敷痛处。 6.治小儿疳积,蛔虫痛,感冒,胁痛灯盏花9~15g,水煎服。(5~6方选自《云南中草药》) 7.治小儿营养不良,水肿灯盏花2.5~5g,冲服或蒸鸡蛋服。(《中国民族药志》) 8.治骨髓炎灯盏花鲜品6g,大蓟根30g,捣敷。(《红河中草药》) 9.治头痛,目眩灯盏细辛20g,兰布正30g,共煎服。(《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焦迈康酸(pyromeconic acid),飞蓬苷(又称灯盏细辛苷)(erigeroside)[1,2],4’,5,6,7-四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4',5,6,7-tetrahydroxyflavone-7-O-β-D-glucuron opyrinoside methyl ester)[3],芹菜素(apigen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大波斯菊苷(cosmosiin),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灯盏花甲素)(apigenin-7-O-glucuronide),车前黄酮苷(plantaginin)和高山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灯盏花乙素),scutel larein-7-O-glucuronide),其中以前者为主含少量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混合物命名为灯盏花素(breviscapine)[4]。
  •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灯盏细辛提取液可增强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1]。灯盏细辛水溶性部位4mg(浸膏)/ml能舒张15-甲基前列腺素F2a所致收缩的猪离体冠状动脉[2]。灯盏花注射液有减慢麻醉犬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和作功等作用[3]。对心脏细胞膜有保护作用[4];对血压无明显影响[5];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改善[6];对心肌缺血、缺性心电变化也有对抗作用[7]。 2.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促进纤溶活性作用  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1]。灯盏花可抑制体外血栓形成,且给药后2小时作用最强[8]。灯盏花素还可减轻血小板破坏程度,抑制5-羟色胺释放反应的增强[9]。灯盏细辛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6]。 3.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灯盏花对红细胞有明显解聚作用,并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10~12];还可对抗肾上腺素缩血管作用[10,13];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及血小板电泳均有所恢复[14];对血浆粘度均无明显变化[15]。 4.扩张脑血管作用  灯盏花浸膏液能使脑血管张力、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压均显著下降[1]。灯盏花黄酮拮抗5-羟色胺收缩基底动脉和15-甲基前列腺素F2a收缩大脑中动脉的作用。灯盏花对动脉流量无明显影响[5]。 5.毒性  亚急性毒性试验证明灯盏花素对血象、肝、肾功能无影响,内脏器官无实质性变化[16]。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11):491 [2]张人伟,等.药学学报,1981,16(1):68 [3]张德成,等.中草药,1985,16(9):408 [4]张人伟,等.中草药,1988,19(5):199 药理 [1]王锦平,等.中成药研究,1985,(12):25 [2]郭济贤,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8,15(3):195 [3]黄震华,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7,7(4):313 [4]解玉水,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0,18(6):374 [5]胡国钧,等.中成药研究,1985,(1):24 [6]徐济民,等.新药与临床,1991,10(5):257 [7]昆明医学生物研究所.云南医药,1974,(1):24 [8]李承珠,等.中草药,1980,11(10):465 [9]王兆铭,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6 [10]李麟仙.等.云南中医杂志,1986,7(5):5 [11]李麟仙,等.昆明医学院学报,1985,6(3,4):62 [12]周凤鸣,等.昆明医学院学报,1985,6(1):20 [13]杨良,等.昆明医学院学报,1985,6(2):41 [14]丁钰熊,等.中成药研究,1982,(3):35 [15]黄震华,等.中成药研究,1987,(11):25 [16]宫碧琴.中草药,1980,11(10):480 现代临床研究 [1]灯盏花素临床验证协作组.中草药,1983,14(1):33 [2]周曾同,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1):25 [3]范华昌,等.中成药,1990,(5):22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