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

  • 音译名: 阿女包儿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玉米须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阿女包儿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利尿消肿,清肝利胆。
  • 主治: 主治水肿小便淋漓,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治血尿,黄疸,肾炎水肿,咳血,血崩,风湿腰痛。” (3)《全国中草药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流产。”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ea may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玉蜀黍Zea mays L. 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粗壮、直立,高达2.5m。节间有髓,基都各节具气生根。叶片宽大、扁平、剑形,先端尖,边缘波状,中脉明显,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成对生于各节;雌花序腋生;雌小穗成对,以8~18(~30)伤密集于一粗壮呈海绵质穗轴周围而成棒状,其外为多数叶状总苞片所包裹;花柱细长,自总苞顶端伸出,棕红色。颖果略成球状,熟成后黄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mm,直径约0.5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长至3mm,质柔软。 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乳白色,气微,味淡。①薄壁细胞长方形,长34~4lmm,宽约14mm,壁略厚。②导管主为螺纹和环纹导管,直径为7~10mm,导管常伴有微黄色的薄壁纤维,直径7~10mm。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淡,性微冷。入热经、慢经。 (1)《湘西苗药汇编》:“甘、平,无毒。”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淡,性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90g;或烧炭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头晕玉米须10g,头晕药6g,泡水当茶饮。(《苗族医药学》) 2.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尿道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4.治肾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5.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6.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上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5~6方选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7.治肾炎玉米须60~120g,水煎代茶服。 8.治高血压玉米须30g,杜仲10g,西瓜皮20g。水煎服。(7~8方选自《湘西苗药汇编》)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祥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苷1.15%,皂苷3.18%,生物碱0.05%。还含隐黄质(cryprkxanthin),维生素C,泛酸(pantothenic acid),肌醇(inoxetol),维生素K,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苹果酸(ma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1]。此外,还含大量硝酸(KNO3),a-生育醌(a-tocopheyl quinone)[2]。
  •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玉米须水煎剂5g/kg、10g/kg灌胃,能明显增加清醒家兔给药后第1、2小时的尿量,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作用比呋塞米(速尿)弱但持久[1]。水提取物1.5mg/kg静脉注射,4分钟后家兔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分钟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用氢中和,再用膀胱腹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无机盐[2]。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3]。给药后,首先血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其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性的,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4]。玉米须8~10g制成煎剂口服,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5],但弱于猪苓咖啡因[6]。亦有报道,临床上经双盲对照研究显示,本品对人12小时、24小时尿量和尿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7]。 2.降压作用  玉米须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剂,静注于麻醉犬、猫和兔都有降压作用[8]。以其煎剂给麻醉犬静注(0.05~0.2g/kg)或灌胃(2g/kg)使血压分别降低30%~73%和53%,历时2~5小时和5~10小时恢复[9]。玉米须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给正常麻醉犬静注时,产生剂量依赖性降压作用,15分钟起效,维持80分钟,同时伴明显心率降低[10]。但也有报道上述同样剂量喂饲清醒犬3周,未见降压作用[11];高血压大鼠腹腔注射玉米须有降压作用,而对正常大鼠则无作用[12]。其降压机理主要是中枢性的[9],亦有人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8]。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小剂量玉米须对心脏无影响,较大剂量时心跳减慢、减弱[9]。 3.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分钟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胆汁排出增加。此作用比盐慢,但较为持久,且不伴有肠蠕动增加和稀便[13]。 4.降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14];水煎剂7.5g/kg、15g/kg,30分钟灌胃,连续7天,对四嘧啶所致的小鼠高血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15]。提示玉米须可能有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作用。 5.其他作用  玉米须水煎剂15g/kg、30g/kg,灌胃7天,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15]。玉米须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有治疗作用[16]。 6.毒性  玉米须各种口服制剂几乎无毒,水煎剂灌胃,小鼠最大耐受量大于17lg/kg[15],水提取甲醇不溶部分(利尿成分)兔静注的致死量为250mg/kg,而其最适利尿剂量静注为1.5mg/kg,口服为6mg/kg,上述利尿剂量对心脏、呼吸、末梢血管及肠肌几无影响[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55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五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8 药理 [1]王鼎,等.内蒙古中医药,1991,(2):38 [2]酒井三郎.医学中央杂志(日),1942,79:14 [3]酒井三郎.医学中央杂志(日),1950,90(下):148 [4]酒井三郎.日本药物学杂志(日),1943,38(2):44 [5]饶曼人,等.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8,(1):59 [6]张昌绍,等.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1):38 [7]Doan DD,et al.J Ethnopharmacol,1992,36(3):225 [8]余传隆.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334 [9]王春晓,等.陕西医药卫生杂志,1959,1(3):243 [10]Martin N,et al.J Ethnopharmacol,1991,31(2):259 [11]张宝恒.北京生理科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1963:78 [12]Watt J M. Medicinal and Poisonous Plant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2Ed.1962:489 [13]阿尼奇可夫,等.药理学(中译本).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34 [14]Menczel E.C A,1966,64:12129 [15]李伟,等.中草药,1995,26(6):305 [16]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4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