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替巴肽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修改日期:2014年09月18日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依替巴肽注射液
英文名称:Eptifibat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itibatai Zhusheye

【注册商标】

泽悦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依替巴肽
化学名称:N6-(氨基亚氨基甲基)-N2-(3-巯基丙酰基)-L-赖氨酰-甘氨酰-L-α-门冬氨酰-L-色氨酰-L-脯氨酰-L-半胱氨酸氨,环(1→6)-二硫化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5H49N11O9S2
分子量:831.96
辅料:枸橼酸、氢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包括将接受药物治疗或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

【规格】

10ml:20mg

【用法用量】

依替巴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伴随使用肝素和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中得以确定。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推荐的依替巴肽成人剂量是诊断后及早快速静脉推注180µg/kg,继之持续静脉输注2.0µg/kg/分钟,直至出院或开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治疗总时程可达72小时。如患者在用依替巴肽时准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则静脉输注应持续至出院或PCI术后18~24小时(以短者为准),治疗总时程可达96小时。
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但不依赖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使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推荐的依替巴肽成人剂量是诊断后及早快速静脉推注180µg/kg,继之立即持续静脉输注1.0µg/kg/分钟。
*根据患者实际体重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应该停止静脉输注依替巴肽
需用溶栓剂治疗的患者应停用依替巴肽
阿司匹林和肝素推荐剂量
    在显示依替巴肽有效的临床研究中,大多数患者伴随使用阿司匹林和肝素。推荐剂量如下:
    阿司匹林:75~3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初始即可给药。
肝素:
    药物治疗期间目标:APTT值50~70秒。
    PCI期间目标:ACT值200~300秒。
    PCI术后不建议使用肝素。
用法说明
    1.如其它胃肠外用药物一样,给药前应检查依替巴肽注射液内是否含有颗粒物质和颜色改变。
    2.依替巴肽注射液可与阿替普酶阿托品多巴酚丁胺、肝素、利多卡因哌替啶美托洛尔咪达唑仑吗啡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经同一静脉通路给药,但不可与呋塞米经同一静脉通路给药。
    3.依替巴肽注射液可与0.9%NaCl或0.9%NaCl/5%葡萄糖溶液经同一静脉通路给药,输液内可含有最高达60mmol/L的氯化。未观察到依替巴肽与静脉给药装置间存在配伍禁忌。
    4.依替巴肽从10ml包装瓶抽到注射器里,用于静脉推注。
    5.依替巴肽静脉推注给药后,要立即持续输注。在使用输液装置输注给药时,3瓶10ml依替巴肽注射液抽到50ml的0.9%NaCl或0.9%NaCl/5%葡萄糖注射液中,摇匀后,用于静脉输注。
    依替巴肽的用药量要根据病人的体重而定。病人的用药量如下表(表1)所示:
表1 依替巴肽的用药剂量表
病人体重
(kg)
180μg/kg
2mg/ml
2.0μg/kg/分钟
0.75mg/ml
1.0μg/kg/分钟
0.75mg/ml
37~41 3.4mL 6.0mL/h 3.0mL/h
42~46 4.0mL 7.0mL/h 3.5mL/h
47~53 4.5mL 8.0mL/h 4.0mL/h
54~59 5.0mL 9.0mL/h 4.5mL/h
60~65 5.6mL 10.0mL/h 5.0mL/h
66~71 6.2mL 11.0mL/h 5.5mL/h
72~78 6.8mL 12.0mL/h 6.0mL/h
79~84 7.3mL 13.0mL/h 6.5mL/h
85~90 7.9mL 14.0mL/h 7.0mL/h
91~96 8.5mL 15.0mL/h 7.5mL/h
97~103 9.0mL 16.0mL/h 8.0mL/h
104~109 9.5mL 17.0mL/h 8.5mL/h
110~115 10.2mL 18.0mL/h 9.0mL/h
116~121 10.7mL 19.0mL/h 9.5mL/h
>121 11.3mL 20.0mL/h 10.0mL/h

【不良反应】

文献资料显示,共计16782例受试者参与了依替巴肽注射液(商品名Integrilin)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PURSUIT、ESPRIT和IMPACT Ⅱ研究)。其中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20~94岁),89%的受试者为白种人,其余受试者主要为黑种人(5%)和西班牙人(5%),且其中68%的受试者为男性患者。因为此三项研究(PURSUIT、ESPRIT和IMPACT Ⅱ)的给药方法不同,所以未将该三项研究的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出血:
    在PURSUIT、ESPRIT和IMPACT Ⅱ研究中,出血和输血事件的发生率见表2。根据TIMI研究组标准,将出血划分为主要出血和次要出血。主要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和能够导致血红蛋白值降低超过5g/dl的其它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包括自发性血尿、自发性呕血、能够导致血红蛋白A值降低超过3g/dl及导致其它血红蛋白值降低超过4g/dl但是少于5g/dl的其它出血事件。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通过改编的Landefeld et.al.方法评估患者相应的血红蛋白丢失量。
表2:在PURSUIT、ESPRIT和IMPACT Ⅱ研究中的出血和输血事件
PURSUIT 安慰剂
N(%)
依替巴肽
180/1.3*
N(%)
依替巴肽
180/2.0
N(%)
患者数 4696 1472 4679
主要出血a 425(9.3%) 152(10.5%) 498(10.8%)
次要出血a 347(7.6%) 152(10.5%) 604(13.1%)
需要输血b 490(10.4%) 188(12.8%) 601(12.8%)
ESPRIT 安慰剂
N(%)
依替巴肽
180/2.0/180
N(%)
 
患者数 1024 1040  
主要出血a 4(0.4%) 13(1.3%)  
次要出血a 18(2.0%) 29(3.0%)  
需要输血b 11(1.1%) 16(1.5%)  
IMPACT Ⅱ 安慰剂
N(%)
依替巴肽
135/0.5
N(%)
依替巴肽
135/0.75
N(%)
患者数 1285 1300 1286
主要出血a 55(4.5%) 55(4.4%) 58(4.7%)
次要出血a 115(9.3%) 146(11.7%) 177(14.2%)
需要输血b 66(5.1%) 71(5.5%) 74(5.8%)
注:基于有效的患者试验数据。
* 仅在首次期中分析前给药;
a 对于主要和次要出血患者,患者仅根据最主要程度一次分类计数;
b 输血包括输注全血、袋装红血球、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血小板和在开始住院治疗期间的自身输血。
    在ESPRIT研究中,大多数主要出血事件出现于血管通路处(安慰剂组和依替巴肽组分别有1例和8例患者,分别占0.1%和0.8%),而出现于其它部位的出血事件分别占0.2%和0.4%。
    在PURSUIT研究中,与同时伴随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的安慰剂组患者相比,主要出血事件在依替巴肽组患者中的发生率增加最大(依替巴肽组2.8%,安慰剂组1.3%)。同样,口咽部出血(主要为牙龈出血)、生殖泌尿道出血、胃肠道出血和腹膜后出血在依替巴肽治疗组患者中更为常见。
    在IMPACT Ⅱ研究中出现主要出血的患者中,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依替巴肽组患者仅出现股动脉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病率增加(3.2%比2.8%)。
    在行心脏手术的PURSUIT研究中,TIMI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见表3。最常见的出血并发症与心脏血管行成术(CABG手术相关位点或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有关。由于在ESPRIT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PCI手术治疗而仅11例患者接受了CABG手术治疗,因此表格中未列出ESPRIT相应试验数据。
表3 行心脏手术PURSUIT研究中的主要出血事件
  安慰剂
N(%)
依替巴肽
180/1.3*
N(%)
依替巴肽
180/2.0
N(%)
患者数 4577 1451 4604
主要出血事件总发生率 425(9.3%) 152(10.5%) 498(10.8%)
行心脏手术
CABG 375(8.2%) 123(8.5%) 377(8.2%)
非CABG血管成形术 27(0.6%) 16(1.1%) 64(1.4%)
血管造影术
(非血管成形术或非CABG)
11(0.2%) 7(0.5%) 29(0.6%)
仅内科治疗 12(0.3%) 6(0.4%) 28(0.6%)
注:基于符合TIMI分类的患者总数。
* 仅在首次期中分析前给药。
    在PURSUIT和ESPRIT研究中,依替巴肽在患者中导致的主要出血风险随患者体重的降低而增加,且这种关联在体重低于70kg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由于出血不良事件而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在依替巴肽组患者中更为频繁(ESPRIT研究:4.6%比0.9%;PURSUIT研究:8%比1%;IMPACT Ⅱ研究:3.5%比1.9%)。
颅内出血和中风
    颅内出血在PURSUIT、ESPRIT和IMPACT Ⅱ研究中罕见。在PURSUIT研究中,3例安慰剂组患者、1例180/1.3依替巴肽组患者和5例180/2.0依替巴肽组患者出现出血性卒中。在180/1.3依替巴肽组、180/2.0依替巴肽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卒中总发生率分别为0.5%、0.7%和0.8%。
    在IMPACT Ⅱ研究中,1例135/0.5依替巴肽组患者、2例135/0.75依替巴肽组患者和2例安慰剂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卒中在135/0.5依替巴肽组患者、135/0.75依替巴肽组患者和安慰剂组患者中的总发生率分别为0.5%、0.7%和0.7%。
    在ESPRIT研究中,共计3例患者出现出血性卒中,包括1例安慰剂组患者和2例依替巴肽组患者。此外,还有1例依替巴肽组患者出现脑梗死
血小板减少
    在PURSUIT和IMPACT Ⅱ研究中,血小板减少(<100,000/mm3或基于基线值减少≥50%)和输注血小板在依替巴肽组患者和安慰剂组患者中的发生率类似。在ESPRIT研究中,其在安慰剂组和依替巴肽组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6%和1.2%。
变态反应
    在PURSUIT研究中,报道称7例安慰剂组患者(0.15%)和7例180/2.0依替巴肽组患者(0.16%)出现过敏反应。在IMPACT Ⅱ研究中,1例安慰剂组患者(0.08%)出现过敏反应,而在依替巴肽组患者中未见。在IMPACT Ⅱ研究中,2例患者(安慰剂组(0.04%)和依替巴肽组(0.08%)各1例)由于过敏反应而停药。在ESPRIT研究中,没有报道出现过敏反应病例,但是有3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安慰剂组患者和2例依替巴肽组患者。此外,1例安慰剂组患者被诊断为荨麻疹。
免疫原性
    依替巴肽在人体中产生抗体的可能性在433例受试者中得以研究,在412例单次给予依替巴肽(静脉推注135μg/kg后给予0.5μg/kg/分钟或0.75μg/kg/分钟持续输注)和21例二次给予(间隔28天,静脉推注135μg/kg后给予0.75μg/kg/分钟持续输注)依替巴肽的患者中,依替巴肽没有抗原性。在两种情况下,分别在给药后约30天内采集血样以进行抗体检测。未评估给药高剂量依替巴肽后的抗体形成。
    上市后,有报道称使用依替巴肽后出现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在使用和未使用依替巴肽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关的IgG抗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依替巴肽给药后出现的急性血小板减少是药物依赖性抗体的自然形成结果或是在暴露于依替巴肽前即已形成的。使用其他GP Ⅱb/Ⅲa配体类似物后出现相似的抗体。使用依替巴肽后出现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与低血压和/或其它过敏症状有关。
其它不良反应
    在PURSUIT和ESPRIT研究中,严重非出血不良事件在安慰剂组和依替巴肽组患者中的发生率相似(PURSUIT:19%和19%;ESPRIT:6%和7%)。在PURSUIT研究中,依替巴肽组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患者(7%比6%),且发生率高于1%的严重非出血不良事件仅为低血压。大多数的严重非出血不良事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人群典型的心血管事件。在IMPACT Ⅱ研究中,发生率高于1%的严重非出血不良事件较少见,且发生率在安慰剂组患者和依替巴肽组患者中相似。
    在PURSUIT、IMPACT Ⅱ和ESPRIT研究中,由于药物不良事件而导致的停药较为少见(出血事件除外),在>0.5%受试人群中的不良事件为非单一不良事件(ESPRIT研究中的“其它”除外)。在PURSUIT研究中,导致停药的非出血不良事件在依替巴肽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按身体系统分类如下(发生率≥0.1%):心血管系统(0.3%和0.3%)、消化系统(0.1%和0.1%)、血液/淋巴系统(0.1%和0.1%)、神经系统(0.3%和0.4%)、泌尿生殖系统(0.1%和0.1%)和全身系统(0.2%和0.2%)。在ESPRIT研究中,在依替巴肽组和安慰剂组中导致停药的非出血不良事件如下(发生率≥0.1%):“其它”(1.2%和1.1%)。在IMPACT Ⅱ研究中,在135/0.5依替巴肽组和安慰剂组中导致停药的非出血不良事件按身体系统分类如下(发生率≥0.1%):全身系统(0.3%和0.1%)、心血管系统(1.4%和1.4%)、消化系统(0.2%和0%)、血液/淋巴系统(0.2%和0%)、神经系统(0.3%和0.2%)和呼吸系统(0.1%和0.1%)。
国外产品上市后经验
    以下不良事件为国外产品在上市后报道的,主要是依替巴肽在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时出现的:脑出血、胃肠道出血和肺部出血。有关于出现致死性出血、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和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见不良反应:免疫原性)等不良事件的报道。

【禁忌】

1.有出血体质史,或给药前30天内有异常活动性出血。
2.未能良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3.给药前6周内曾接受较大的外科手术。
4.有出血性卒中史或给药前30天内卒中史。
5.当前或计划使用其它胃肠外用GPⅡb/Ⅲa抑制剂。
6.依赖肾脏透析者。
7.已知对本品的任何成份过敏者。

【注意事项】

出血
    出血是使用依替巴肽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使用依替巴肽治疗可伴随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根据心肌梗死溶栓研究(TIMI)标准进行分类]的发生率增加。使用依替巴肽引起的主要出血事件大部分出现于心导管术的动脉介入位点、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
    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中,依替巴肽组患者中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未见输血需求的显著增加。对于这些患者应该给予特殊护理,以使出血风险最小化。如果压迫无法控制出血,则应该立即停止输注依替巴肽和合并给药的肝素。
肾功能不全患者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大约有50%的依替巴肽经肾脏清除。在估计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的肝功能不全患者(Cockcroft-Gault公式)中,依替巴肽的总清除率约降低50%,稳态血药浓度增倍。因此,这些患者给药时的输注速率应该降低至1μg/kg/分钟。尚未确定依替巴肽在需要透析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计数减少至<100,000/mm3的患者应该停用依替巴肽和肝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这些患者应该给予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评估药物依赖性抗体的存在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尚无依替巴肽在血小板计数<100,000/mm3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如果低血小板计数患者使用依替巴肽治疗,则应该对其血小板计数进行密切监测。
预防
    1.预防出血
    行PCI术患者股动脉鞘管入口部位治疗:
    在行PCI术患者中,依替巴肽与动脉鞘管入口部位主要和次要出血的增加有关。PCI术后不鼓励使用肝素。在输注依替巴肽时鼓励及早移除鞘管,建议在移除动脉鞘管前,停用肝素3~4小时并且达到APTT<45秒或ACT<150秒目标值。出院前应停用肝素和依替巴肽,并且鞘管入口部位止血达到至少2~4小时。
    溶栓剂、抗凝血剂和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由于依替巴肽抑制血小板聚集,应慎与其它影响止血的药物合用,包括溶栓剂,口服抗凝血剂,非甾体抗炎药双嘧达莫。为避免可能的药理学叠加效应,应避免与其它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抑制剂同时治疗。
    合并使用依替巴肽和溶栓剂的临床经验有限。在一项纳入1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研究中,受试者合并使用依替巴肽阿替普酶(一种血栓溶解剂)。结果表明这种依替巴肽给药方案不会引起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或输血需求的增加(与单用阿替普酶治疗组的发生率相比较)。
    在IMPACT Ⅱ研究中,15例受试者合并给予一种血栓溶解剂和依替巴肽(135/0.5),结果显示2例受试者出现主要出血事件。在PURSUIT研究中,在合并使用依替巴肽(180/2.0)和一种血栓溶解剂的40例受试者中,有10例出现主要出血事件。
    在另外一项纳入181例患者的AMI研究中,受试患者合并使用依替巴肽(静脉推注180μg/kg,继以持续静脉输注剂量达2.0μg/kg/分钟,持续输注72小时)和链激酶(另外一种血栓溶解剂,150万单位,输注60分钟以上)。在最高输注速率(1.3μg/kg/分钟和2.0μg/kg/分钟)时,使用依替巴肽治疗可伴随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输血需求的增加(与单用链激酶治疗组的发生率相比较)。
    依替巴肽和溶栓剂合用经验有限。接受依替巴肽治疗者应慎行全身溶栓治疗。
    减少血管和其它损伤
    应尽量减少动脉和静脉穿刺、肌内注射、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和鼻饲管。建立静脉通路时应避免选择不可压迫部位,如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
    2.实验室检查
    输注依替巴肽注射液前,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以确认有否既已存在的止血功能异常:红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在行PCI术的患者,应测定ACT。
    3.维持APTT及ACT目标值
    APTT目标值应维持于50~70秒间,除非预备行PCI术。在应用肝素治疗的患者中,应密切监测APTT以使出血风险最小化。在PURSUIT研究中,APTT在72小时内达到最大值的主要出血事件风险见下表(表4):
表4 在PURSUIT研究中,APTT在72小时内达到最大值的主要出血事件
  安慰剂
n(%)
依替巴肽
180/1.3*
n(%)
依替巴肽
180/2.0*
n(%)
最大APTT(秒)      
<50 44/721(6.1%) 21/244(8.6%) 44/743(5.9%)
50~70(推荐) 92/908(10.1%) 28/259(10.8%) 99/883(11.2%)
>70 281/2786(10.1%) 99/891(11.1%) 3345/2811(12.3%)
*:仅在首次中间分析后给予
    ESPRIT研究规定在PCI过程中,ACT目标值应维持于200~300秒间。与安慰剂对照组(平均ACT:276秒)相比,180/2.0/180依替巴肽组(平均ACT:284秒)患者出现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主要发生于股动脉介入位点。在ACTs较低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在PURSUIT和IMPACT Ⅱ研究中报道的发生率。
    在移除动脉介入插管前,应检查患者的APTT或ACT值,除非APTT<45秒或ACT<150秒,否则不应该移除动脉介入插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在妊娠大鼠持续静脉输注依替巴肽(日给药剂量达72mg/kg/d,以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体推荐每日最大剂量的4倍)和妊娠家兔持续静脉输注依替巴肽(日给药剂量达36mg/kg/d,以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体推荐每日最大剂量的4倍)中研究依替巴肽的致畸作用。这些研究表明依替巴肽对胎儿无损害,但尚未在人体进行充分研究。因为动物生殖毒性研究不一定预示人体反应,所以孕妇仅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本品治疗。

【儿童用药】

尚未确定依替巴肽在儿科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老年用药】

在PURSUIT和IMPACT Ⅱ临床研究中,纳入的受试者年龄高达94岁(65岁及以上患者占45%,75岁及以上患者占12%)。依替巴肽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中的有效性未见明显差异。老年患者(对照组和依替巴肽给药组)合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高,给药依替巴肽伴随的出血风险在老年患者中更高。老年患者没有进行剂量调整,但是PURSUIT研究仅纳入体重大于50kg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ESPRIT研究中没有规定这样的限制。

【药物相互作用】

健康成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剂量1.0μg/kg,每12小时1次,共4次,不改变依替巴肽的药代动力学或血小板聚集水平。

【药物过量】

依替巴肽的药物过量经验有限。在IMPACT Ⅱ、PURSUIT和ESPRIT研究中,分别有8例、9例和0例患者超剂量用药和/或输注剂量高于计划用药的2倍,但是未出现颅内出血或其他主要出血事件。
持续静脉输注依替巴肽90分钟(总剂量达45mg/kg,基于体表面积约为人体每日最大推荐剂量的2~5倍),对大鼠、家兔和猴没有致死作用。急性毒性症状包括翻正反射丧失、呼吸困难、上睑下垂、兔肌肉紧张度降低和猴股动脉及腹部点状出血。
体外研究表明:依替巴肽不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因此在药物过量时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依替巴肽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von Willebrand因子和其它粘附配体结合到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而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静脉给药后,依替巴肽呈浓度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停止输注依替巴肽后,血小板聚集抑制变为可逆,认为是由于依替巴肽从血小板中分离所致。
    静脉输注给药后,依替巴肽对狒狒体外血小板聚集起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当给药速率大于5.0μg/kg/分钟,依替巴肽可完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阿司匹林和肝素耐受的狒狒模型中,依替巴肽(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给药剂量)可预防急性血栓形成,可使出血时间适度延长(2~3倍)。静脉输注依替巴肽同样可以抑制犬的血小板聚集。给药剂量为2.0μg/kg/分钟可完全抑制犬的血小板聚集,该剂量依替巴肽可完全抑制受试犬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由冠状动脉损伤诱导,Folts模型)。
    已在基于健康受试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研究中获得人体药效学资料,其中健康受试者均为男性受试者,患者研究中约三分之一为女性患者。在这些研究中,依替巴肽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由腺苷二磷酸(ADP)和其它诱导剂诱导)。静脉推注180μg/kg后可立即观察到依替巴肽的药效作用。在IMPACTⅡ和PURSUIT研究中,不同剂量依替巴肽对体外血小板聚集(通过在富含PPACK抗凝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20 µM ADP诱导)和出血时间的影响见下表(表5)。在ESPRIT研究中,没有进行给予依替巴肽不同给药方案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
表5 血小板抑制作用和出血时间
  IMPACTⅡ
135/0.5*
PURSUIT
180/2.0**
快速静脉推注15分钟后对血小板凝集的抑制作用 69% 84%
稳态时对血小板凝集的抑制作用 40~50% >90%
稳态时出血时间延长 <5倍 <5倍
停止静脉输注4h后对血小板凝集的抑制作用 <30% <50%
停止静脉输注6h后出血时间延长 1倍 1.4倍
*135µg/kg快速静脉推注,继以0.5µg/kg/分钟持续静脉输注。
**180µg/kg快速静脉推注,继以2.0µg/kg/分钟持续静脉输注。
    在ESPRIT研究中,依替巴肽的给药方案包含两次快速静脉推注180μg/kg(间隔10分钟),继以2.0µg/kg/分钟持续静脉输注。
    单独使用依替巴肽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没有明显的影响。
    依替巴肽的药效学特性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或年龄差异。尚未评估依替巴肽在不同种族患者中的药效学差异。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依替巴肽Ames试验、小鼠淋巴细胞(L5178Y,TK/)正向突变试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雄性和雌性大鼠静脉输注依替巴肽总剂量为72mg/kg/d(约为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的人体每日最大推荐剂量的4倍)未见对动物生育力和生殖行为的明显影响。
    妊娠大鼠持续静脉输注给予依替巴肽,总剂量高达72mg/kg/d(约为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的人体每日最大推荐剂量的4倍),妊娠家兔总剂量高达36mg/kg/d(约为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的人体每日最大推荐剂量的4倍),未见对胎仔的明显不良影响。

【药代动力学】

静脉推注剂量范围在90~250μg/kg及输注速率范围在0.5~3.0μg/kg/分钟时,依替巴肽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和剂量比例关系。依替巴肽的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2.5小时。单次静脉推注180μg/kg依替巴肽后,联合静脉输注可产生早期峰浓度,此后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4~6小时)前出现轻度降低。在首次推注后10分钟给予二次推注180μg/kg依替巴肽则可避免出现的轻度血药浓度降低。依替巴肽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25%。依替巴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清除率约为55ml/kg/h。在健康受试者中,肾脏清除总量约为全身清除总量的50%,且大部分药物以原型药、脱氨依替巴肽以及其它形式(更多为极性代谢产物)经尿液排泄。在人血浆中未检测出主要代谢产物。
在中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Cockcroft-Gault公式: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患者中,依替巴肽的清除率约降低50%,且稳态血药浓度约增倍。
特殊人群
    临床试验中的患者年龄(范围20~94岁)高于临床药理学试验中的患者年龄。与年轻患者相比,依替巴肽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浓度更高,且机体总清除率较低。依替巴肽在75岁以上低体重(<50kg)患者中的数据有限。
    在依替巴肽药代动力学试验研究中,未见男性和女性患者存在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差异。
    在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尚未进行充分研究。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状态可能对本品清除率有较大影响。国外文献报道,在中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Cockcroft-Gault公式: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患者中,依替巴肽的清除率约降低50%,且稳态血浆浓度约增倍。
肝功能损害
    未在肝脏功能损害患者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贮藏】

遮光,密闭,2℃~8℃保存。

【包装】

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装,1瓶/盒;
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装,2瓶/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YBH03102012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20093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晋路5号
邮政编码:222069
客户服务电话:4008285227
网址:http://www.hansoh.cn
  • 说明书修订日期

  • 药品名称

  • 注册商标

  • 成份

  • 性状

  • 适应症

  • 规格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禁忌

  • 注意事项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儿童用药

  • 老年用药

  •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过量

  • 药理毒理

  • 药代动力学

  • 贮藏

  • 包装

  • 有效期

  • 执行标准

  • 批准文号

  • 生产企业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 上市企业数 8
  • 国产上市企业数 8
  • 进口上市企业数 0
批准文号 药品名称 规格 剂型 生产单位 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品类型 国产或进口 批准日期
国药准字H20213582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1-07-20
国药准字H20243134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4-02-06
国药准字H20223206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2-04-08
国药准字H20120093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2-05-16
国药准字H20213288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1-04-20

查看更多国内药品批文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公司名称 申请号/批准号 规格 剂型/给药途径 上市国家/地区 市场状态 日期
依替巴肽注射液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13582
10ml:20mg
注射剂
中国
在使用
2021-07-20
依替巴肽注射液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43134
10ml:20mg
注射剂
中国
在使用
2024-02-06
依替巴肽注射液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23206
10ml:20mg
注射剂
中国
在使用
2022-04-08
依替巴肽注射液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0093
10ml:20mg
注射剂
中国
在使用
2022-05-16
依替巴肽注射液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13288
10ml:20mg
注射剂
中国
在使用
2021-04-20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药品规格: 903
中标企业: 8
中标省份: 31
最低中标价35.96
规格:10ml:20mg
时间:2022-07-18
省份:河北
企业名称: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高中标价0
规格:10ml:20mg
时间:2021-10-09
省份:贵州
企业名称: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转化系数 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元) 价格(元) 生产企业 投标企业 省份 公布时间 网页链接
依替巴肽注射液
注射剂
5ml:10mg
1
519
519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2020-06-16
依替巴肽注射液
注射剂
5ml:10mg
1
518.9
518.9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05-02
依替巴肽注射液
注射剂
10ml:20mg
1
367.61
367.6094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
2017-03-16
依替巴肽注射液
注射剂
10ml:20mg
1
334.67
334.67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
2018-06-25
依替巴肽注射液
注射剂
5ml:10mg
1
519
519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2018-06-25

查看更多药品招投标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中选企业

4

最高中选单价

94.81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高降幅

89.25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选批次

1

最低中选单价

35.97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低降幅

71.67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中选企业 剂型 规格包装 采购周期 中选价格(元) 国家集采批次 公布日期
依替巴肽注射液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剂
1瓶/盒
3年
63.58
第七批集采
2022-07-18
依替巴肽注射液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剂
1支/盒
3年
87.5
第七批集采
2022-07-18
依替巴肽注射液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剂
每盒10瓶
3年
359.69
第七批集采
2022-07-18
依替巴肽注射液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剂
1支/盒
3年
94.81
第七批集采
2022-07-18

查看更多药品国家集中采购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一致性评价

  • 通过厂家数 8
  • 通过批文数 8
  • 参比备案数 0
  • BE试验数 1
企业 品种 规格 剂型 过评情况 过评时间 注册分类
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视同通过
2020-12-11
3类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视同通过
2021-07-23
3类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视同通过
2022-04-13
3类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视同通过
2021-07-23
3类
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依替巴肽注射液
10ml:20mg
注射剂
通过
2024-05-30

查看更多过评企业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药物名称 研发代码 首家研发企业 参与研发企业 治疗领域 适应症(中)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靶点(简化靶点)
依替巴肽
心血管系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
查看 查看
GPIIb/IIIa
依替巴肽
C68-22
葛兰素史克;默克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
查看 查看
GPIIb/IIIa

查看更多全球研发现状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 申办企业数 15
  • 新药申请数 12
  • 仿制药申请数 8
  • 进口申请数 0
  • 补充申请数 7
受理号 药品名称 CDE企业名称 申请类型 注册类型 承办日期 状态开始日期 办理状态 审评结论
CYHB2101466
依替巴肽注射液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补充申请
3
2021-07-01
2021-07-21
已发件 1014167812535
查看
CXHS0800270
依替巴肽注射液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药
3.1
2009-01-05
2012-11-06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江苏省 EW313659041CS
查看
CXHS0800271
依替巴肽注射液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药
3.1
2009-01-05
2010-03-04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江苏省 EF002428945CS
查看
CYHB1305336
依替巴肽注射液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补充申请
2014-02-19
2014-09-30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江苏省 1031599154309
查看
CYHS2200579
依替巴肽注射液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仿制
3
2022-04-13
2022-04-15
查看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临床试验登记

  • 申办企业数 2
  • Ⅰ期临床试验数 0
  • Ⅱ期临床试验数 1
  • Ⅲ期临床试验数 0
  • Ⅳ期临床试验数 0
登记号 试验专业题目 药物名称 适应症 试验状态 试验分期 申办单位 试验机构 首次公示日期
CTR20132880
依非巴特注射液联合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依替巴肽注射液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进行中
Ⅱ期
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子能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4-02-21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试验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