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药

  • 音译名: 锐几潘闹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鹿药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几潘闹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鹿药的根及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调经。
  • 主治: 主治劳伤,风湿疼痛,偏、正头痛,月经不调,病经,跌打损伤,疮疖肿毒,乳痈。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活血,调经。主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2)《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止痛,强筋健骨。治头痛,劳伤,风湿,背疽,乳痈。” (3)《贵州中药资源》:“祛风止痛,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劳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4)《贵州草药》:“解毒,镇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milacina japonica A. Gray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鹿药Smilacina japoniea A.Gray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cm以上。根状茎横卧而生,粗而肥厚,具节,节上有须根多数。茎直立,单一,中上部具粗毛,下部有鳞片。叶5~9片,互生,广卵状椭圆形,长6~16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粗毛,柄短。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单生、白色,花被片6,卵圆形,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1。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有种子1~2粒。花期5~6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秦岭以南至台湾各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近圆柱形,直径6~10mm,具节,表面棕褐色,有皱褶,具多数黄白色须根,先端有残留茎基或芽基。质坚硬。断面白色,具粉性。气微,味甜、微辛。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苦、微辛,性热。入冷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苦、性温。”
  • 用法用量: 内服:6~30g,煎服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风湿麻木、周身疼痛鹿药15g,水冬瓜15g,水煎服。 2.治月经不调鹿药15g,对叶莲10g,水煎服。(1~2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3.治跌打损伤①鹿药适量,捣烂敷患处。(《苗族医药学》)。②鹿药30g,泡酒500ml,每次服25~50ml。(《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劳伤鹿药30g,泡酒服。(《苗族医药学》) 5.治乳痛鲜盘龙七、青菜叶各30g,共捣细,用布包好,放在开水里烫热后,取出熨乳部。 6.治瘩背盘龙七5g,刺老包、红岩白合各3g,鲜白味连、天南星各3g,同捣绒,拌鸡蛋1个,用布包放在疮上。(5~6方选自《贵州民间药物》)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异鼠李素-3-O-半糖苷(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Kaneta M,et al.Agri Bio Chem,1980,44(6):140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