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莲

  • 音译名: 加嘎陇给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对叶莲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加嘎陇给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祛痛止痒,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跌仆肿痛,小便不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1)《贵阳民间药草》:“补气补血,行血活血,为治月经不调要药。” (2)《湖南药物志》:“发表,解毒止痛,开胃。”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化湿,行气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痛经,跌仆肿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ynanchum paniculatum( Bunge)Kita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达1m。根细呈须状,具特殊香气。茎细而刚直,不分支,无毛或被微毛。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4~13cm,宽5~15m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两面无毛或上面具疏柔毛,叶缘稍反卷,有睫毛;主脉突起。圆锥聚伞花序,生近顶端叶腋,有花10余朵;花萼5深裂,卵状披针形;花冠黄绿色,5深裂,广卵形;副花冠5,黄色,肉质,肾形,基部与雄蕊合生;雄蕊5,相连成筒状,花药2室,花粉块每室1个;子房上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2,柱头五角形。蓇葖果呈角状,单生,长约6cm,表面淡褐色。种子多数,卵形而扁,暗褐色,先端有一簇白色细长毛。花期5~7月,果期9~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阳坡草丛中。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较好。种子繁殖:4月中旬播种。条播,行距30~35cm,播后覆土、浇水,5月上旬出苗,苗出齐后进行间苗,株距10~14cm。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老株尚未萌芽前或晚秋枯苗后进行,行株距为40cm×40cm,开沟栽种,覆土压实后浇水。生长期应适时除草、浇水。苗高3~6cm时,追肥1次,以后再追肥3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以后每年中耕除草并追肥3次。病害有根腐病,注意排水、松土以预防;虫害有蚜虫、椿象,可选用对应杀虫剂喷杀。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茎及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全草:晒至半干,扎成把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不规则柱状,有盘结,长0.5~3.5cm,直径2~4mm;有的顶端附圆柱形残茎,长1~2cm,断面中空。根簇生于根茎节处,圆柱形,细长而弯曲,长10~16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棕色至淡棕色,具微细纵皱纹,并有纤细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全草:带有根部,茎单一或少有分枝,长20~60cm,直径1~2mm;表面淡黄绿色,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细纵纹,或被毛;质稍脆,折断面纤维性。叶对生,叶片扭曲,易破碎,完整者长披针形,表面淡黄绿色,具短柄或几无柄。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外侧壁增厚。皮层宽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 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表皮最外1列外皮层细胞壁切向增厚。中柱鞘纤维断续成环,维管束双韧型。髓都有大空腔。 叶横切面:栅栏细胞1列。中脉维管束双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淀粉粒众多,多为单粒,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0~15μm,脐点点状、裂缝状。复料多为2粒和3粒。簇晶直径约20μm。薄壁细胞椭圆形,常见壁稍厚且呈波形长方形细胞。导管多为网纹。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2ml,管口盖一块用水湿润的滤纸,滤纸上加氯亚胺基-2,6-二氯醌1份与四硼酸钠32份的试剂少量,混匀,将试管加热至微沸,滤纸显蓝色。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2ml,管口盖一块用水湿润的滤纸,滤纸上加氯亚胺基-2,6-二氯醌1份与四硼酸32份的试剂少量,混匀,将试管加热至微沸,滤纸显蓝色。 (2)取本品粉末0.1g,置试管中加无水乙醇2ml,振摇数分钟,过滤。取滤液,加三氯化试液1滴,即显棕红色。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振摇2分钟,过滤。取滤液5ml,水浴挥去乙醚,放冷,残渣中加浓硝酸2滴,光显棕黄色,后变为蓝绿色。 (4)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酸5g,水浴温浸2小时,过滤。取滤液2ml,于试管中挥发去乙醇,加入冰醋酸显棕色。 (5)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发干后的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供点样。另以丹皮酚丙酮溶液(2mg/ml)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环己烷-醋酸乙酯(3:1)展开。以盐酸和5%的三氯化乙醇溶液喷雾,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蓝褐色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香、麻,性热。入冷经、快经、半边经。 (1)《贵阳民间药草》:“辛,香,温。” (2)《湖南药物志》:“甘、微苦。” (3)《苗族药物集》:“性热,味香、麻,入冷经、快经、半边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不宜久煎;研末,1~2g;或入丸剂、浸酒。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慢性腰痛徐长卿虎杖各9g,红四块瓦5g,研末。每次0.6~1g,每日2~3次,温开水吞服。(《湖北中草药志》) 2.治血虚经闭对叶莲6~9g,煨甜酒内服或炖肉吃;或研末吞服3g。 3.治月经过多对叶莲6g,马蹄草6g,月月红6g,朱砂莲6g,海螵蛸3g,共为末,每用酒吞服3g。 4.治肺热,盗汗,咳嗽对叶莲6g,鹿含草6g,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对汽水或蒸肉,1次服用,连用3剂。(2~4方选自《贵阳民间药草》) 5.治腿肚生疮徐长卿全草适量,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6.治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风湿性皮炎徐长卿6~12g,水煎服,并煎汤洗患处。(《湖北中草药志》)
  • 注意事项: 体弱者慎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丹皮酚(paeonol),异丹皮酚(isopaeonol),赤藓醇(erythritol),三十烷(triacontane),肉珊瑚苷元(sarcostin),去酰牛皮消苷元(deacylcynan-chogenin),茸毛牛奶藤苷元(tomamtogenin),去酰萝藦苷元(deacylmetaplexigenin),硬脂酸癸酯(decylstearate),十六烯(hexadecene)及桂皮酸等[1]。另含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2],直立白薇苷(cynatratoside)B,徐长卿苷(cynapanoside) A、B、C及3β,14β-二羟基-5-孕甾烯-20酮(3β,14β-dihydroxypregn-5-en-20-one)[3]。根含新徐长卿苷(neocynapanoside)A[4]。
  •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痛作用:徐长卿5g/kg或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10分钟出现镇痛作用,1小时后仍未消失[1]。丹皮酚也可使小鼠痛阈提高[2]。异丹皮酚亦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作用强度与丹皮酚相仿。此外,异丹皮酚的量效关系较明显,可能是其生物利用度较好之故[3]。 (2)镇静作用:丹皮酚可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能明显抑制咖啡因所致兴奋,又能延长睡眠时间和巴比妥对动物的麻醉周期,并具有抗惊厥作用[4]。去丹皮酚徐长卿注射液5g/kg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减少自发活动,但不能延长巴比妥类催眠药的睡眠时间[1]。 (3)解热作用:用丹皮酚口服,对伤寒菌苗静脉注射引起的小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30分钟达高峰,持续3小时[5]。对小鼠三联疫苗所引起的发热,也有解热作用[6]。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降压作用:合成丹皮酚溶于丙二醇中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出现短暂降压作用。丹皮酚给肾型高血压犬口服,降低幅度超过2.7kPa,持续9~14天,降压期间伴心率减慢,心电图正常。肾型高血压大鼠用丹皮酚花生油溶液0.7g/kg灌胃20天,血压下降2~2.7kPa[7]。去丹皮酚徐长卿制剂,似可降低犬、兔和大鼠的血压,减慢心率,故认为徐长卿的降压作用除所含丹皮酚外,可能还有其他降压成分[1,8]。 (2)抗心肌缺血:兔腹腔注射徐长卿3g/tg,连续7天,不能消除该兔静脉滴注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心电图T波抬高的变化[1]。但其煎剂10~15g/kg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其心肌对86Rb的摄取明显增加,因而认为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从而缓解心肌缺血[1,8]。 (3)抗心律失常丹皮酚于100μg/ml浓度即可显著抑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并随浓度增大而增强。50~400μg/ml能显著抑制乳鼠心肌细胞快相(5分钟)及慢相(12分钟)45Ca2+的摄取,400μg/ml皮酚的作用强度与10μmol/ml的维拉帕米相似。丹皮酚反常(Cap)心肌细胞45Ca2+的摄取也显著抑制,250μg/ml可使Cap细胞内过化脂质含量降至正常水平。此外,丹皮酚还能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时程及Vmax显著抑制[9,10]。 3.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对喂饲胆固醇的高血脂症兔每日给徐长卿3g/kg,在第5周和第9周的血清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均明显降低,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同时可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小动脉脂质沉积较轻[1]。丹皮酚10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6周,可显著抑制家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但对血脂影响不明显[11]。丹皮酚(10~160μg/ml)能显著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脱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和细胞增殖以及拮抗超阴离子自由基对血管内膜的损伤[12]。 4.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此时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5-HT)的释放。丹皮酚还能抑制内毒素、胶原、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或人血小板聚集,丹皮酚能使兔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或能是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之一。此外,丹皮酚还可显著延长内毒素所致纤维蛋白凝固时间[11,13]。 5.抗炎和抗变态反应作用  丹皮酚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100~200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肿胀;0.5g/kg和1.0g/kg灌服对内毒素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有显著抑制效果。丹皮酚0.15g/kg腹腔注射于大鼠,连续5天,对角叉菜胶、甲醛、蛋清、组胺、5-HT及缓激肽等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丹皮酚抑制炎性组织中PGE2的生物合成,抑制角叉菜胶胸膜炎多形核白细胞的移行,对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也不能抑制由单侧切除大鼠肾上腺所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增生[14]。丹皮酚0.15g/kg于豚鼠腹腔注射,连续5天,能显著抑制豚鼠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大鼠主动和被动Arthus型足跖肿胀;丹皮酚绵羊红细胞、牛血清蛋白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足跖肿胀、对二硝基氟苯引起的小鼠接触性皮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丹皮酚并不显著影响特异性抗体的形成,但可选择性地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还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15]。 6.抗菌作用  试管稀释法证明,徐长卿全植物煎剂1:4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1:2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6]。丹皮酚在体外,l:15 000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1:2 000对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7]。 7.对平滑肌的作用  徐长卿注射液可使豚鼠离体回肠张力下降,并可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的强力收缩。但对乙酰胆碱、组胺、BaCl2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的强烈收缩,则均有显著对抗作用[16]。300mg/kg、600mg/kg异丹皮酚丹皮酚对小鼠胃肠蠕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600mg/kgHMA的抑制作用最强[3]。 8.其他作用  丹皮酚对苯并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有抑制作用[18]。丹皮酚对实验动物子宫收缩有一定抑制作用[19]和具有抗早孕作用,其抗早孕率为88.76% [20]。 9.毒性  丹皮酚小鼠静注、腹腔注射、口服给药后观察48小时,其LD50分别为196mg/kg,781mg/kg,3430mg/kg[5]。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观察72小时其LD50为:丹皮酚磺酸6.9g/kg,丹皮酚油剂为735mg/kg;丹皮酚磺酸30mg/kg、60mg/kg、100mg/kg、200mg/kg(相当临床剂量15~100倍)静脉注射,对麻醉犬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6]。妊娠小鼠腹腔注射丹皮酚磺酸250mg/kg、500mg/kg、750mg/kg,每日1次,连续30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浊度、肌酐、尿素氮均无影响,各脏器病理检查,除大剂量组个别大鼠胃粘膜有水肿(未见溃疡)外,余无异常改变[19]。剂量为200mg/kg、400mg/kg时对胎仔、胎仔数和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丹皮酚磺酸60mg/kg、200mg/kg给家兔静脉注射,连续30天,解剖除大剂量组胃粘膜增生、假膜水肿外,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改变。口服丹皮酚0.7g/kg可使眼分泌物稍增加,眼粘膜充血[2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熟平,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311 [2]楼凤昌,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3):167 [3]Sugam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11):4500 [4]Sugama K,et al.Phtochemistry,1988,27(2):3984 药理 [1]河北新医科大学.新医药研究,1975,(1):36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99 [3]孙奋治,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6):362 [4]江熟平,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311 [5]原田政敏,等.药学杂志(日),1969,89:1205 [6]王爱宝,等.中草药,1983,14(10):458 [7]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学学报,1960,(8):250 [8]河北新医科大学药物治疗学教研组,等.新药学杂志,1973,(10):390 [9]唐景荣,等.中国中药杂志,1991,(9):557 [10]唐景荣,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1,5(2):108 [11]石琳,等.中国药理学报,1988,9(6):555 [12]范盘生,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3):13 [13]郑俐俐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3):53 [14]巫冠中,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3):147 [15]巫冠中,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1(2):103 [16]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04 [17]太田达男,等.医学中央杂志(日),1963,184:125 [18]候福生,等.中草药,1985,16(3):121 [19]原田政敏,等.药学杂志(日),1972,92:750 [20]吴波,等.辽宁中医杂志,1980,(4):43 [21]李群爱.中草药,1988,19(6):276 现代临床研究 [1]毕谦,等.中医杂志,1983,(10):38 [2]黄辉然.广西中医药,1987,6(10):255 [3]周立新,等.中医杂志,1980,(5):50 [4]周立新.江苏中医杂志,1985,(5):7 [5]马瑞寅,等.上海医学,1978,(9):80 [6]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7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