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仙茅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加超幼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温肾阳,强筋骨,祛寒湿。
-
主治:
主治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酸冷,崩漏,阳虚冷泻,脘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综合征。
(1)《贵州草药》:“温阳益肾,散寒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治阳痿,精寒,肾虚腰痛,痹证,老年遗尿,耳鸣。”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温肾,壮骨,解毒。治肾亏遗精,腰膝酸冷。”
(4)《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肾壮阳,散寒除湿。主治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慢性肾炎,腰膝酸痛,风湿关节炎,胃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高血压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仙茅Curculigo orchiodes Gaertn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cm。根茎近圆柱状,向下直生,粗厚,直径约1cm,长可达30cm,外皮褐色;须根常丛生,肉质,长可达6cm,具环状横纹。地上茎不明显。叶基生,3~6枚,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0.5~1.5cm,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叶脉明显。两面疏生柔毛或无毛。花葶极短,大部分隐藏于叶鞘内;总状花序多呈伞房状,通常有4~6朵花;苞片披针形,膜质,具缘毛;花黄色,花被筒线状,上部6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雄蕊6枚,子房下位,被长柔毛,花柱细长,柱头棒状,3裂。浆果长矩圆形,长1.2~1.5cm,宽约6mm,顶端有长喙。种子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状沟纹。花、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 600m以下的林下草地、灌丛或荒坡上。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土栽培为宜。种子繁殖:3~4月育苗,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用细土覆盖,厚约1cm。苗期应注意管理,及时除草,排水,每年可追肥1~2次。根茎繁殖:冬季或早春,挖掘根茎,将根茎切成2cm长的小段,按行距20~30cm开条沟,直插或平放沟中,覆土。经培育1~2年即可移栽,按行株距25cm×20cm开穴栽种,填土压实。定苗后应及时施人粪尿或少量氮肥。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4次;并可套种玉米,以便遮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野生品夏、秋采收;栽培品于移栽后两年,10月倒苗后挖根茎,去除残叶、须根,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4~0.8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横皱纹及细孔状的须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颜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辛。
以条粗状、表面色黑褐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3~10列。皮层宽广,偶见根迹维管束,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散列。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80μm。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仙茅苷为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甲酸(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铁氰化钾溶液及2%三氯化铁溶液(1: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2)取本品粉末5g,加氯仿10ml,室温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3ml,取浓缩液1滴,滴在滤纸上,干后在荧光灯下显淡蓝色荧光,将剩余浓缩液蒸干,加乙醇2ml溶解,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等体积3%碳酸钠水溶液,于水浴上煮沸3~5分钟,放冷,加入重氮化试剂0.5ml,显红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入冷经。
(1)《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微温。”
(2)《滇南本草》:“味辛、微咸,性温。”
(3)《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4)《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麻,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阳痿①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15g,炖肉吃。(《贵州草药》)②仙茅6g,淫羊藿15g,枸杞子、菟丝子各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肾亏遗精、腰膝酸痛仙茅10g,淫羊藿6g,杜仲6g,土牛膝5g,泡酒1000ml,每次服20ml。
3.治肾炎腰痛仙茅10g,蒸鸡吃。(2~3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4.治妇人红崩下血,以成漏症仙茅9g(粉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份,后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滇南本草》)
5.治无明肿毒鲜仙茅15g,泡酒外搽。(《苗族医药学》)
6.治老年遗尿仙茅30g,泡酒服。(《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本品性热燥烈,有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者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仙茅含多种环木菠萝烷型三萜及其糖苷:仙茅皂苷元A、B、C(curculigenin A、B、C)[1,2],仙茅皂苷(curculigosaponin)A、B、C、D、E、F、G、H、I、J、K、L[1~3]及仙茅醇(curculigol)[4];甲基苯酚及氯化甲基苯酚糖苷:仙茅苷(curculigoside),地衣二醇葡萄糖苷(orcinolglucoside)[5],仙茅素A、B、C、(curculigineA、B、C)[6,7],仙茅苷B (curculigoside)[7],黄麻皂苷(corchioside)[8];微量元素:Ca、K、P、S、Fe、Mn、Sr等16种[9];其他成分:石蒜碱(lycorine)、丝兰皂苷元(Yuccagenin)、5,7-二甲氧基杨梅酮-3-O-α-L-木糖(4-1)-O-β-D-葡萄糖苷、β-谷甾醇/4-乙酰基-2-甲氧基-5-甲基三十烷、2,6-二甲氧基苯甲酸(2,6-dimethoxy benzoic acid)、胡萝卜苷(daucosterol)等。
-
药理作用:
1.适应原样作用 给小鼠灌服仙茅醇浸剂20、40g/kg,结果发现40g/kg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腹腔注射醇浸剂10g/kg,给药后30分钟,将小鼠置于45℃±1℃恒温箱中记录死亡数,结果提示仙茅有明显的抗高温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给小鼠腹腔注射仙茅醇浸剂10g/kg,可延长小鼠对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并可明显延长小鼠对印防己毒素所致惊厥的潜伏期[1]。
3.增强免疫作用 给小鼠灌服仙茅醇浸剂10g、20g/kg,每日1次,连续7天,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同剂量给予小鼠灌胃8日,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T淋巴细胞的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但对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影响[1]。
4.抗衰老作用 将二仙胶囊液浸泡桑叶喂蚕,可明显延长蚕的存活时间和存活量。用二仙胶囊1.25g/kg灌胃,每日给药1次,连续30天,可明显降低心、脑的脂褐质含量[2]。
5.延缓生殖系统老化 仙茅合剂能抑制卵巢和睾丸的萎缩,促进雄性大鼠的睾丸精原细胞的增殖,并使成熟精子量增多;使卵巢各级发育阶段的卵泡及成熟卵泡增多[3]。
6.雄性激素样作用 给去势7天后的大鼠灌服仙茅醇浸剂10g/kg,每日1次,21天可明显增加去势大鼠精囊腺重量[1]。
7.抗炎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仙茅醇浸剂10g/kg,可明显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1]。
8.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作用 小鼠连续10天灌服仙茅水煎液6g/kg,可升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4]。
9.毒性 给予小鼠灌服仙茅醇浸剂150g/kg,7天内未见死亡,说明其毒性很低[10]。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Xu J P,et al.Chin Chem.Lett,1993,2(3):227
[2]Xu J P,et al.Phytochemistry,1992,31(7):2455
[3]Xu J P,et al.Phytochemistry,1992,31(1):233
[4]Mishra T N,et al.Phytochemistry,1990,29(3):929
[5]徐俊平,等.中草药,1986,17(6):248
[6]徐俊平,等.中草药,1987,18(5):194
[7]徐俊平,等.药学学报,1992,27(5):353
[8]Mishra T N,et al.Phytochemistry,1984,23(10):2369
[9]董国明,等.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 15(3):56
药理
[1]陈泉生,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0):42
[2]钱层生,等.中成药研究,1986,(11):31
[3]崔凤起,等.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4,17(3):4
[4]安荣,等.中成药,1990,12(9):28
现代临床研究
[1]黄清春,等.新中医,1999,31(1):42
[2]李淑玲,等.山东中医杂志,1996,15(5):221
[3]李伯.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5):21
[4]冉颖草,等.甘肃中医,2000,13(1):4
[5]金维良,等.中医药研究,1993,(2):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