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刺五加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多布叉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桃松地区
-
药材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利五加的根皮或茎皮。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
主治: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痹证,筋骨挛急,小儿行迟,腰痛,阳痿,脚弱,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Smit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刺五加Acanthopanax grdcilistylsu W.W.Smith
灌木,有时为蔓生状,高达3m。枝条无刺或仅在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5,中央一片最大,倒卵形,长3~8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都楔形,边缘有钝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伞形花序腋生或单生于短枝上;花黄绿色;萼缘5齿裂;花瓣5;雄蕊5;花柱丝状,分离。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林缘。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皮呈不规则双卷或单卷筒状,有的呈块片状。长4~15cm,直径0.5~1.5cm,厚1~4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裂纹或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或灰黄色。气味香,味微辣而苦。以皮厚、气香、断面灰白色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7~14列。皮层细胞2~4列,散有树脂道。韧皮部射线宽1~8列细胞,韧皮部的树枝道排列成3~5(~8)环层,树脂道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径60~225(~420)μm,直径14~24μm,周围分泌细胞4~5个,扁长方形,内含淡黄色分泌物,靠内侧的树脂道多为类圆形,直径14~24μm。皮层和韧皮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棱角粗大,少数锐尖,射线细胞中簇晶较少,常数个或数十个径向排列成行。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单粒椭圆形或类球形,直径8~14μm。较老根皮中有韧皮纤维,长240~600μm,胞腔窄,孔沟明显。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①取本品0.5g,包滤纸内,加氯仿10ml,超声波振荡30分钟,取1ml,供点样用。另取β-谷甾醇、异贝壳杉烯酸、α-芝麻素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与硅胶G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3.5:0.5:0.5)展开,10%硫酸喷雾,吹热气流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②取本品0.5g,包滤纸内,加70%乙醇液10ml,浸泡过夜,热水中超声波振荡30分钟,溶液浓缩至干,再加甲醇1ml溶解,供点样用。另取刺五加苷、紫丁香苷(或B)、胡萝卜苷(或A)为对照品,以氯仿-甲醇-水(6:3:1)下层液展开,10%硫酸喷雾,吹热气流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应显相同颜色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麻,性热。入冷经、慢经。
《苗族药物集》:“性热,味麻,入冷经、慢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劳伤刺五加根皮、一口血、大小血藤10~15g,泡酒服。
2.治气痛刺五加根30g,泡酒或水煎服。
3.治骨折刺五加根、凌霄花根适量等份,捣绒,炒酒包患处。
4.治风湿痹痛刺五加根30g,铁筷子15g,见血飞、黑骨藤各10g,水煎服。(1~4方选自《草药彩色图集》)
5.治风湿疼痛刺五加、三角风、血当归各16g,白龙须、阎王刺根、马鞭草各10g,大血藤31g,上药泡酒500ml,早晚适量内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6.治风湿麻木,肢体痿软五加皮、木瓜、淫羊藿、菟丝子、桑寄生各适量,水煎服。(《常用中草药验方汇编》)。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皮含丁香苷(sgringin),刺五加苷(eleutheroside) B,即是异秦皮定-α-D-葡萄糖苷(isofraxidin-α-D-glucoside),右旋芝麻素(sesa-min),16α-羟基-(-)-贝壳松-19-酸[16α-hydroxy-(-)-kauran-19-oic acid][1],左旋对映贝壳松烯酸(ent-kaur-16-en-19-oic acid)[2],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亚麻酸(lindenic acid),以及维生素A、B1等,还含有挥发油,内有4-甲基水杨醛(4-methyl salicylal-dehyde)等成分[3]。
-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 五加根皮水煎醇沉液10g(生药)/kg或根皮正丁醇提取物15g/kg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在1~5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胀作用,2~3小时作用最显著[1,2]。连续给药7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五加皮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由于五加皮能明显减少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3],故抗炎症作用可能与其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热板法测定表明,五加皮正丁醇提取物15g(生药)/kg给小鼠腹腔注射,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2]。
2.抗应激作用 分别给小鼠灌服五加皮乙醇浸膏100g(生药)/kg;总皂苷3g/kg,连续5天或给经醋酸强的松龙或利血平处理的小鼠每天灌服五加皮提取物(主含总皂苷)15g(生药)/kg,实验结果证明均能明显延长其游泳存活时间;提高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3~5];可使高温下(45~47℃)或低温下(1~2℃)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3,5]。故五加皮对动物疲劳、缺氧及高温、低温等应激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加皮提取物Ⅱ(主含多糖)15g(生药)/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浆碳粒清除率和吞噬指数。五加皮所显示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功能主要是因为多糖部分[5]。对细胞凝集效价的影响表明,五加皮总皂苷1g/kg、3g/kg灌胃可使小鼠的血清抗体浓度有明显提高[3]。
4.性激素样作用 五加皮提取物115g(生药)/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对幼年雄性大鼠的睾丸、前列腺及精囊湿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示五加皮能促进未成年大鼠副性腺发育[5]。
5.对核酸代谢的影响 五加皮提取物Ⅰ22.5(生药)/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对幼年小鼠肝、脾RNA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五加皮提取物Ⅱ15g(生药)/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DNA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示五加皮能影响机体的核酸代谢[5]。
6.其他作用 五加皮明显增强戊巴比受钠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5]。五加皮注射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心脏移植具有抗排异作用[1]。五加皮乙醇浸膏每天灌胃100g/kg,连续4天,可抑制四氧嘧啶所致大鼠高血糖,亦可减少水负荷小鼠尿量[3]。
7.毒性 小鼠灌胃五加皮总皂苷20g/kg,1小时后活动减少,2小时后活动可恢复正常[3]。五加皮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81.85±10.4g/kg。随剂量的逐渐增加,动物表现镇静、睡眠等中枢抑制症状及肢体肌无力和共济失调,最后昏迷死亡。五加皮125g/kg腹腔注射可出现心率减慢,Ⅰ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抬高。窦房结抑制,心室自主节律逐渐减慢以至停搏。五加皮28g/kg腹腔注射,煎剂90g/kg灌胃对小鼠心脏具有可逆性毒性作用[6]。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向仁德,等.植物学报,1983,25(4):356
[2]宋学华,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3):203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82
药理
[1]水新薇,等.中成药研究,1984,(10):22
[2]王家冲,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86,2(2):21
[3]刘爱静,等.中成药研究,1985,(4):41
[4]袁文学,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8,5(3):192
[5]刘札意,等.中草药,1987,18(3):123[6]水新薇,等.中成药研究.198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