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生姜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山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
主治: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1)《苗族药物集》:“散寒发汗,调和诸药。主治冷经作寒,呕吐,调和诸药。”
(2)《苗族医药学》:“散寒发汗,调和诸药,减低或缓解药性,解毒止痛。治作寒作凉,恶心呕吐。”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5~1m;根茎肥厚,扁圆横走,多分叉,表面淡黄色,里面黄色,具芳香和辛辣气味。叶互生,2列,无柄,有长鞘,抱茎;叶片披针形,长15~30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叶舌膜质,叶鞘包茎。花葶自根茎抽出,直立,总花梗长达25cm,具稀疏鳞片;穗状花序卵形或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淡绿色,花萼管状;花冠黄绿色,具3裂片,裂片披针形;唇瓣较短,中央裂片倒卵形,有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雄蕊暗紫色,药隔有钻状附属体。花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广为栽培。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环境,怕潮湿,忌连作。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为宜。根茎繁殖:3~4月种植。栽种前30~35天应对种姜进行催芽,芽长至1~2cm时,将种姜切成小块,除去小芽,每块保留1~2个壮芽,按行株距20cm×20cm栽种,芽头向上,覆盖细堆肥与土,出苗后如有缺株,及时补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施腐熟厩肥、硫酸铵和复合肥为主。生长期间不能缺水,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病害有腐败病(姜瘟),发现后应及时拔除病株,用石灰撒病穴消毒。虫害有亚洲玉米螟,危害姜的茎秆,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心叶。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10~12月茎叶枯黄时采收。挖起根茎,去掉茎叶、须根及杂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具分枝,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具环节。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且有汁液渗出,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皮层散有多数外韧型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中柱占根茎大部分,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薄壁组织中含淀粉粒,淀粉粒广卵形而扁,较小端具突尖,长5~60μm,直径10~32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一端,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随处可见,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96μm,胸腔内含黄色挥发油。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分别取干姜1g,生姜5g,磨碎,各加甲醇适量,振摇后静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供试液,以芳樟醇1,8-桉油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86:15)展开,以1%香草醛硫酸液显色。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辣,性热。入冷经。
(1)《苗族药物集》:“性热,味辣,入冷经。”
(2)《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辣,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冲服。外用:捣烂外敷,切片搽患处或炒热熨。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感冒风寒生姜10g,葱3棵,煎水加红糖服。(《苗族医药学》)
2.治恶心呕吐生姜、鲜紫苏叶各5g,水煎代茶饮。(《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3.治胃寒腹痛生姜、葱切碎,加盐加热熨腹部。(《贵州中药资源》)
4.治关节疼痛生姜、葱、樟树根皮各等量,捣烂加白酒炒热外包。(《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5.治慢性支气管炎杜鹃花根25g,淫羊藿10g,生姜3片,枇杷花15g,花椒15g,蜂蜜50g,水煎服,日服3次。(《贵州中药资源》)
-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生姜含多种挥发性成分:α-姜烯(α-zingiberene)、β-水芹烯(β-phelandr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樟烯(camphene)、β-罗勒烯(β-ocimene)[1-10]等多种成分,2-哌啶酸(pipecolicad)及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多种氨基酸[11]。
-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丙酮提取物(30mg/kg P.O)和[6]姜酚(100mg/kg P.O)经灌服具有抗大鼠盐酸-乙醇性胃溃疡作用[1]。口服10%的生姜煎剂可显著降低0.6N盐酸和束缚水浸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刺激胃粘膜生成PG所致[2]。生姜的丙酮提取物75mg/kg,6-姜辣烯酮2.5mg/kg,或6-,8-,10-姜辣醇5mg/kg灌胃,均能促进炭末在小肠内的推进,其作用与灭吐灵或哌双咪酮(domperidone)相似而较弱[3]。
2.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对注射酵毒引起发热的大鼠给予生姜油0.375mg/kg,有明显的解热作用[4]。生姜油0.3mg/kg灌胃能明显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0.4mg/kg灌胃,小鼠热板法也有明显镇痛作用[4]。生姜油0.25~0.4mg/kg灌胃,能明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炎症和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减轻幼年大鼠胸腺重量,表明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5]。
3.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生姜油0.24mg/kg和0.3ml/kg腹腔注射,能显著对抗戊四氮惊厥,但对印防己毒素和士的宁惊厥无对抗作用[4]。静脉注射姜辣烯酮后5分钟,脑电图呈现瞌睡波,维持60分钟[7]。给小鼠腹腔注射生姜油0.12ml/kg和0.19ml/kg,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4]。
4.抗氧化作用 生姜石油醚提取物有明显的抗O;对红细胞的氧化作用。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可增加膜的流动性。对OH-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并能抑制小鼠肝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7]。生姜挥发油(0.16ml/L)能清出、抑制软骨细胞受黄腐酸刺激而产生的H2O2[8]。
5.降低胆固醇作用 姜提取物给大鼠灌胃,对高胆固醇血脂大鼠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胆固醇含量,并增加胆固醇由粪排出量[9]。
6.抗运动病和止吐作用 生姜粉940mg口服,对电动转椅旋转试验的志愿者,在减轻呕吐症状和耐受旋转时间两方面,均优于晕海宁100mg[10]。生姜止吐与其调整胃肠机能,抑制胃运动过速有关[11]。
7.对心血管作用 6-,8-和10-姜辣醇分别心脏内注射1.0mg/kg、0.3mg/kg,使麻醉犬心脏收缩力增加30%~50%,分别持续4分钟、30分钟和10分钟[12]。6-姜辣烯酮0.1~0.5mg/kg静脉注射,使大鼠心率减慢;3.6μmol/L初用时使大鼠在体心房收缩力加强,频率加快,反复使用则作用相反[13]。
8.其他作用 (1)抗过敏作用:生姜油0.2ml/kg灌胃,对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和卵白蛋白所致过敏性肠肌收缩有抑制作用,与亦能拮抗组织受阻、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反应,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14]。
(2)抗5-HT作用:生姜的丙酮提取物能抑制5-HT所致豚鼠回肠的收缩[15]。
(3)诱变和抗诱变作用:生姜中含有致突变和抗突变两类成分,姜辣醇与姜辣烯酮有致突变作用,而姜油酮能抑制姜辣醇与姜辣烯酮的致突变作用,并与剂量相关[16]。
(4)抗凝血作用:生姜醇提取物不能降低大鼠全血粘度,但可降低其纤维蛋白原粘度,并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对由乙醇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抑制作用[17]。
(5)毒性:鲜姜注射液小鼠静注的安全系数为临床成人用量的625倍以上。无局部刺激性,溶血试验呈阴性。生姜油小鼠灌胃的LD50为3.45mg/kg,腹腔注射为1.23ml/kg。死前先后出现活动减少,共济失调,肌肉松弛,静卧,颈腹部接触笼底,最后因呼吸麻痹死亡[4]。给雄小鼠每日服生姜95%乙醇提取物100mg/kg,连服3个月,动物的外观形态、内脏、血象和体重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18]。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林正奎,等.有机化学,1987,6:444
[2]丁东宁,等.西北植物学报,1988,8(4):270
[3]陈秀珍,等.广西植物,1992,12(2):129
[4]Kikuzaki H,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1):120
[5]正田芳郎,等.药学杂志(日),1973,93(3):318
[6]正田芳郎,等.药学杂志(日),1974,94(6):735
[7]Kiuchi F,et al.Chem Pharm Bull,1982,30(2):754
[8]Kiuchi F,et al.Chem Pharm Bull,1992,40(2):387
[9]Kano Y,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90,44(1):55
[10]Shiba M,et al.C A 1987,106:90160m
[11]村上孝大,等.药学杂志(日),1965,85(9);845
药理
[1]黄启荣,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6):32
[2]孙庆伟,等.中草药,1986,17(2):43
[3]Yamahara J,et al.Chem Pharm Bull,1990,38(2):430
[4]张竹心,等.中草药,1988,19(9:23
[5]张竹心,等.中草药,1989,20(12):17
[6]Suekawa M,et al.J Pharmacobio-Dyn,1984,7(11):836
[7]王桥,等.中国药学杂志,1997,32(6):343
[8]郭平,等.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59
[9]Surh Y J,et al.Mutat Res,1998,402(1,2):259
[10]Mowrey D E.Lancet,1982,(8272):655
[11]钱东生,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2):95
[12]李兆龙.中国药学杂志,1990,25(4):231
[13]末川守,等.日药理志(日),1986,88:339
[14]张竹心,等.中草药,1992,14(11):30
[15]章春宜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2):48
[16]Nagabhushan M,et al.C A,1987,107:213390s
[17]陈昆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30
[18]Qureshi S,et al.Am J Chin Med,1989,17(1~2):57
现代临床研究
[1]吕秉义.河北中医,1984,(3):21
[2]罗顺.时珍国药研究,1992,3(3):108
[3]宋晓燕.中国民间疗法,199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