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参

说明书

【饮片名称】

拳参《图经本草》

汉语拼音
Quanshen

拉丁名
BISTORTAE  RHIZOMA

异名
紫参、牡蒙《神农本草经》;
众戎、童肠、马行《名医别录》;
淄州拳参《本草图经》;
刀剪药、刀枪药、疙瘩参、破伤药、铜罗(河北);
虾参、山虾、山虾子、地虾、拳头参、回头参(山东);
苍术(安徽);
重楼(浙江);
红蚤休、活血莲、红内消、马尾七(湖北);
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四川);
鸢头鸟、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贵州)。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拳参 Polygonum bistorta L. 的干燥根茎。又名紫参。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本品气微,味苦、涩。以个大、质硬、断面浅红棕色者为佳。切片,生用。

【药性】

性味
苦、涩,微寒。

归经
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临床应用】

1.痈肿瘰疬,蛇虫咬伤,口舌生疮
本品苦泄寒凉,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痈肿痛、瘰疬、痔疮、烧烫伤、毒蛇咬伤等证,可以鲜品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汤外洗,或配重楼紫花地丁等药同用。治口舌生疮,可与板蓝根黄连栀子等药同用。
2.热病神昏,惊痫抽搐
本品苦寒入肝经,息风止痉。治热病高热神昏,惊痫抽搐以及破伤风等,常配伍钩藤全蝎僵蚕等药。
3.赤痢热泻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痢,且兼涩肠止泻之功,治赤痢脓血,湿热泄泻,可单用或与花炭、白头翁秦皮等同用。
4.血热出血,痔疮出血
本品苦微寒,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证,常与贯众白茅根大蓟等同用。若便血、痔血者,可与地榆槐花等药配伍。
5.肺热咳嗽
本品苦寒,取其清肺热、解热毒之功,也用治肺热咳嗽,可与黄芩桑白皮马兜铃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5~10g。外用适量。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3~12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熏洗。

【注意事项】

1.阴证疮疡、阴疽患者忌服。
2.无实火热毒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拳参重楼
两药均苦微寒,归肝经,能清热解毒,消肿,同治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等。然拳参又擅凉血止血,常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痔疮出血及赤痢热泻等。而重楼又善消肿止痛,可用于治跌扑伤痛。

【化学成分】

主要含酚酸类成分: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右旋儿茶酚,左旋表儿茶酚,阿魏酸,绿原酸,龙胆酸等。还含鞣质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没食子酸(C7H6O5)不得少于0.12%。

【药理作用】

拳参提取物对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动物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外用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01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0-1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5-33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274-276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