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 音译名: 锐叉务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薄荷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叉务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全叶。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
  • 主治: 主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 (1)《苗族药物集》:“疏散风热。主治全身麻木,眼红,喉痛。” (2)《贵州中草药名录》;“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疥疮。”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entha haplocalyx Briq.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80cm。具匍匐的根状茎,深入土壤可至13cm,质脆,容易折断。茎锐四棱形,多分枝,四侧天毛或略具倒生的柔毛,角隅及近节处毛较显著。单叶对生;叶柄长1~2mm;叶形变化较大,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cm,宽1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具柔毛及黄色腺鳞,下面较密。轮伞花序胞生,轮廓球形,愈向茎顶,则节间、叶及花序渐变小;总梗上有小苞片数枚,线状披针形,长2mm以下,具缘毛;花柄纤细,长2.6mm,略被柔毛或近无毛;花萼管状钟形,长2~3mm,外被柔毛及腺鳞,具10脉,萼齿5,狭三角状钻形,长约0.7mm,缘有纤毛;花冠淡紫色至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较大,其余3片近等大,花冠喉内部被微柔毛;雄蕊4,前对较长,常伸出花冠外或包于花冠筒内,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药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小坚果长卵球形,长0.9mm,宽0.6mm,黄褐色或淡褐色,具小腺窝。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溪沟旁、路边及山野湿地,海拔可高达3 500m。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薄荷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海拔2 100m以下地区都可以生长,而以低海拔栽培,其精油和薄荷脑含量较高。喜温暖、湿润气候。根茎在5~6℃可萌发出苗,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具有较强的耐寒力,如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冬季在-30~-20℃的地区仍可越冬。喜阳光,不宜在荫蔽处栽培;薄荷对土壤要求不严,单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夹砂土或油砂土较好,土壤pH值5.5~6.5为宜,微碱性的土壤也能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扦插、分枝和根茎繁殖。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在秋季收获后,将根茎留在土里,栽种前挖出,选节间短、色白、粗壮、无病虫害的根茎,切成1~6cm长的小段作为繁殖材料,栽种期自11月至次年3月初均可,因地而异。栽种地应多施底肥深翻,整平后,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6~8cm,将种用根茎撒入沟内,随即覆土,耙平压实,每1hm2约需用根茎1125~15Okg。 田间管理:生长期中除进行间耕除草、疏通沟道、防止雨后积水、及时灌溉外,最重要的是追肥,一般一年4次,即4月齐苗后,5~6月生长盛期;7月头刀薄荷收割后和8月下旬二刀薄荷苗高15cm左右时。所施肥料以氮肥为主,同时辅以磷钾肥。薄荷易退化,要注意选种留种。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锈病,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1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交替喷施,在收获前20天停止喷药。虫害有地老虎、造桥虫、蚜虫和红蜘蛛为害。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在江浙每年可收2次,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3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华北采收1~2次,四川可收2~4次。一般头刀收割在7月,二刀在10月,选晴天采割,摊晒2天,稍干后扎成小把,再晒干或明干。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即可蒸馏,得薄荷油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外形至椭圆形,长2cm,宽1~3cm,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扩大镜下可见凹点状腺鳞。茎上部常有腋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微被柔毛;花冠多数存在,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香气,味辛、凉。 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齿疣,有时具毛。四角有明显的棱脊,向内有十数列后角细胞,内缘为数列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大。内皮层细胞1列,凯氏点清晰可见。维管束于四角处较发达,于相邻两角间具数个小维管束。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纤维等组成。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中央常有空洞。茎的各部细胞内有时含有针簇状或扇形橙皮苷结晶。 粉末特征:淡黄绿色。①腺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呈扁球形,8个细胞,直径61~99μm,常皱缩,内含淡黄色分泌物;柄单细胞,极短,基部四周表皮细胞10余个,放射状排列。②小腺毛头部椭圆形,单细胞,直径15~26μm,内含淡黄色分泌物;柄部1~2个细胞。③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8个细胞,稍弯曲,壁厚2~7μm,疣状突起较细密。④橙皮苷结晶存在于茎、叶表皮细胞及薄荷细胞中,淡黄色,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形。⑤叶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壁弯曲,细胞含淡黄色横皮苷结晶。气孔较多,为直轴式。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叶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所得油状升华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检查薄荷脑)。 (2)取全草粉末0.5g,加石油醚(60~90℃)5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配成每1ml含2mg的石油醚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展开约15cm,取出,晾干后,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2:8)的混合溶液,于100℃烘约5~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辣,性冷。入热经,半边经。 (1)腊族药物料:“性冷,味涩,清香,入热经、半边经。”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不可久煎,宜后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伤风咳嗽,鼻塞声重野薄荷6g,陈皮6g,杏仁6g(去皮尖),竹叶15片,水煎服。 2.治脑漏,鼻流臭涕野薄荷不拘多少,水煎,对水酒服。(1~2方选自《滇南本草》) 3.治半边经引起的肢体麻薄荷50g,水煎搽洗。 4.治感冒头痛薄荷适量,水煎服。 5.治眼红肿、热痛薄荷叶30g,洗净捣烂,汁过滤滴眼。(3~5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表虚汗多者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挥发性油: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中含1.3%~2%。挥发性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62%~87%;还含在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胡椒烯酮(pip-eriten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乙酸癸酯(decylacetat),乙酸松油酯(terpinylacetate),反式乙酸香芹酯(trans-carvylace-tate),苯甲酸甲酯(menthylbenzoat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β-侧柏烯(β-thu-jene),柠檬烯(limonene),右旋月桂烯(myrcene),顺式-罗勒烯(cis-ocimene),反式-罗勒烯(trans-oci-mene),莰烯(camphhene),1,2-薄荷烯(1,2-men-thene),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2-己醇(2-hexanol),3-戊醇(3-pentol),3-辛醇(3-octa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芳樟醇(iinalool),桉叶素(cineole),对伞花烃(p-cymene),香芹酚(carvacrol)[1]。 黄酮类:从薄荷中分离出来的黄酮化合物包括:薄荷黄酮苷(menthoside),异瑞福灵(l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3],刺槐素-7-O-新橙皮糖苷(acacetin-7-0-neohesperi-dose),β-胡萝卜苷(β-paucosterol)等[2]。 有机酸类薄荷中有机酸成分包括: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等[3]。 氨基酸类:薄荷属植物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glycine),天门冬氨酸(asparaginic acia),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赖氨酸(ly-s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等[4]。
  •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内服少量薄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通过末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有发汗解热作用[1]。簿荷油少量内服,同样有发汗、解热和中枢兴奋作用[2]。但也有报道,向蛙腹部淋巴腔或兔耳静脉注射薄荷油,产生中枢抑制作用[3]。圆叶薄荷油和欧薄荷油均有中枢抑制作用,50mg/kg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两者不同剂量给药均能降低小鼠和大鼠的体温,但对大鼠的条件反射没有影响[4]。薄荷提取物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担体反应的抑制率为30%~60%,其有效成分为薄荷醇[5]。左旋薄荷酮也有较强镇痛作用,100mg/kg灌胃,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41.3%,其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6]。 2.局部作用  薄荷制剂局部应用可使皮肤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薄荷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可慢慢渗透入皮肤内,引起长时间的充血[1]。薄荷油外用能麻醉神经末梢,具有清凉、消炎、止痛和止痒作用[2]。薄荷油的主要成分薄荷醇对皮肤有相似的作用,也能刺激神经末梢冷觉感受器,首先产生冷感,以后有轻微刺灼感,并能反射性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和深部组织血管扩张;薄荷醇尚有局麻作用和局部止痛作用[3,7,8]。薄荷酮对皮肤的刺激性强于薄荷醇,其乙醇溶液有防腐作用[7]。 3.解痉作用  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均有解痉作用。薄荷乙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或组胺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9]。薄荷油对小鼠离体小肠也有解痉作用(抗乙酰胆碱),但对小肠内容物无明显推进作用,推测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味感觉引起[10]。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也有抑制作用,后者的作用更强些[11]。 4.保肝利胆作用  薄荷注射液皮下注射,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能使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肝细胞肿胀变性较对照组轻,但坏死病变较重[12]。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50%甲醇干浸膏500mg/kg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大鼠有显著利胆作用,其中含挥发油较多的丙酮干浸膏作用更强,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13]。薄荷酮也有相似的利胆作用[12]。 5.抗早孕及对子宫的作用  薄荷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12]。于孕第6日将4μl薄荷油注人右侧子宫角,于孕第11日剖检,可见胚珠坏死,妊娠终止率达100%;于孕第4~11日肌肉注射薄荷油1次,也有抗早孕作用,作用有剂量相关性,在0.035ml/只剂量时的抗着床率达100%。终止妊娠原因可能为子宫收缩加强,或对蜕膜组织的直接损伤[14]。在家兔孕后第6日或第9日,于右侧宫角游离端及近阴道端分别注射40%薄荷油各0.5ml,于第12日处死动物,结果给药前与处死前血浆中孕酮及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但给药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显著下降,组织切片见滋养叶明显变性坏死。表明薄荷油对家兔也有终止早孕和抗着床作用,此作用可能与绒毛膜损害有关,也可能由于局部刺激引起子宫收缩有关[15]。进一步研究则认为,薄荷油终止早孕及抗着床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子富收缩无关,对α及β受体也皆无影响,但能轻度加强缩宫素的作用,主要与对滋养叶的损害有关[16]。薄荷热水提取物体外实验对人宫颈癌株有抑制作用[17]。 6.对心血管的作用  薄荷油对离体蛙心有麻痹作用,血管灌流有血管扩张作用。薄荷酮能使家兔及犬呼吸兴奋,血压下降,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3]。 7.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给麻醉兔吸入薄荷醇蒸汽81mg/kg,能促进呼吸道分泌,降低分泌物比重;吸入243mg/kg则降低粘液排出量。薄荷醇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通气腔道增加。薄荷醇尚能促进分泌,使粘液稀释而表现祛痰作用[12]。薄荷醇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也有报道薄荷醇对豚鼠及人均有良好止咳作用[18]。 8.抗炎作用  薄荷提取物25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的抑制率为60%~100%,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5]。由薄荷叶中提取的以二羟基-1,2-二氢萘二羧酸为母核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其中1-(3,4-二羟基苯基)-3[2-(3,4-二羟基苯基)-1-羧基]乙基羰基-6,7-二羟基-1,2-二氢萘-2-羧酸有明显抗炎作用,其抗3α-羟甾类脱氢酶的IC50为28.0μg/ml,而阿司匹林抗此酶的IC50为150.0μg/ml[19]。从薄荷叶提取出7种衍生物也具有抗炎作用,其抗3α-羟甾类脱氢酶的IC50分别为63.7μg/ml、30.0μg/ml、30.8μg/ml、6.1μg/ml,13.1μg/ml、39.2μg/ml和45.1μg/ml[20]。 9.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以裸鼠皮肤制作透皮吸收实验模型,将薄荷醇加入5%醋氨酚药液中,使薄荷醇浓度达2.5%,由给药池中加入,从接受地中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薄荷酸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其助渗作用在给药后2小时有显著增加,其作用强度随时间推移而继续增加[21]。在志愿者前臂内侧皮肤进行苍白试验,以1.5%、3%和6%薄荷醇的乙醇溶液作为曲安缩松的稀释液,试验时将药液0.01ml滴于皮肤表面,以苍白程度作为透皮量指标。薄荷醇本身不引起皮肤苍白反应,但能明显增强曲安缩松所致的皮肤苍白反应,且有剂量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薄荷醇对曲安缩松有显著促进吸收作用[22]。 10.抗微生物作用  薄荷水煎剂(1:20)在体外对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如在感染同时给药,尚可延缓病变出现时间[23]。薄荷煎剂10mg/ml在原代乳兔肾上皮细胞培养上能抑制10~100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增大薄荷浓度至100mg/ml则表现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24]。薄荷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支气管包特菌、黄细球菌、绿脓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25]。此外对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也均有抑制作用[8,12,26]。薄荷除对多种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外,对白色念珠菌、青霉菌属、曲霉菌、小孢子菌属、喙孢属和壳球孢属等多种真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12,27,28,29]。此外,薄荷油尚能驱除犬及猫体内的蛔虫[12]。从薄荷全草中提取出的d-8-乙酰莳萝艾菊酮对蚊、虻、蠓、蚋等多种昆虫均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30]。 11.其他作用  薄荷油对娃神经、肌肉有轻度箭毒样作用[3]。薄荷的水提取物对刀豆球蛋白 A(ConA)诱发的组胺释放有抑制作用[31]。薄荷提取物对通道阻滞剂受体有抑制作用[32]。薄荷提取物对腺苷酸环化酶有抑制作用[33]。薄荷提取物对放射线所致皮肤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34]。 12.毒性  薄荷醇(天然品)的LD50:小鼠皮下注射5 000~6000mg/kg,大鼠皮下注射1000mg/kg;猫口服或皮下注射其混悬液均为800~1000mg/kg。薄荷醇(合成品)的LD50:小鼠皮下注射1400~1600mg/kg;猫口服或皮下注射均为1500~1600mg/kg[35]。在大鼠或小鼠饲料中加消旋薄荷醇7.5×10-3或4.0×10-3,经103周的饲养,未发现有致癌作用[36]。此外,圆叶薄荷精油和欧薄荷精油的LD50分别为641.6mg/kg和437.4mg/kg[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桂新,周荣汉.植物资源与环境,1998,7(3):13,18 [2]张继东,王庆琪.山东医药工业,2000,19(3):35 [3]Pulotova T P.Biol,1973,17(6):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097 药理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923 [2]戴云华,等.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10(1):39 [3]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等.长白山植物药志.第1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976 [4]Raya P,et al.Phyto Rds,1990,4(6):232 [5]横田正实.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2):83 [6]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14 [7]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468 [8]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中药志(第四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60 [9]Forster H B,et al.Planta Med,1980,40(4):309 [10]荻庭丈寿,等.药学杂志(日),1963,83(6):624 [11]赵以仁.医学中央杂志(日), 1956, 121:652 [12]王治生主编.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44 [13]山原条二,等.生药学杂志(日),1985,39(1):93 [14]吕怡芳,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5):455 [15]杨世杰,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5):346 [16]杨世杰,等.中草药,1991,22(10):454 [17]佐藤昭彦.汉方研究(日),1979,(2):51 [18]黄泰康,等.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829 [19]Matano Y,et al.C A,1993,118:198179m [20]Matano Y,et al.C A,1993,118:240926e [21]吴铁,等.中国医药学杂志,1992,12(3):104 [22]王宗锐,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6):375 [23]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12):478 [24]陈祖基,等.中医杂志,1980,21(2):153 [25]Chen C P,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87,41(3):215 [26]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湖南医药杂志,1974,(5):49 [27]Chaurasia 5 C,et al.C A,1979,91:14518r [28]Goutam M P,et al.C A,1980,93:89359q [29]Main D,et al.C A,1985,103:3554q [30]刘国声.药学通报,1983,18(10):620 [31]平井裕子,等.生药学杂志(日),1983,37(4):374 [32]王序,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6,18(1):31 [33]Kanatani H,et al.Planta Med,1985,(2):182 [34]李诗梅,等.中成药,1991,13(5):43 [35]Spector W S.Handbook of Toxicology,1956,1:184 [36]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 A,1979,91:50817 现代临床研究 [1]蒋瑛,刘刚,马一平.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5 [2]刁宏伟,汤泓,王力明.中国临床康复,2002,5(6):10 [3]张大辉,刘晨,张提勇.黑龙江医学,2001,(25):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