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

  • 音译名: 勾棱日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蜂毒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勾棱日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工蜂尾部螫刺腺体中排出的毒汁。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止痛。
  • 主治: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酸痛,神经痛高血压荨麻疹,哮喘。 《苗族医药学》:“有祛风除湿,镇痛作用。”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pis cerana Fabrici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现广泛采用电刺激取蜂毒法。取毒器由一个属丝制的栅状电网下面绷一层薄膜。此取毒器与一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为具有可调电压的直流电源和一个电流断续器组成的线路结构。取毒时将取毒器置于蜂箱门口。蜜蜂触及电网后,螫刺被吸附在下面的薄膜上排毒,螫刺拔出后蜜蜂可继续生活。蜂毒粘在膜的下面,干燥成胶状物,取下膜将蜂毒用水洗下即可。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避光;或将蜂毒制成注射剂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新鲜蜂毒为透明液体,具芳香气,味苦。但室温下很快干燥成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体。透明而闪亮,气做香,刺激性较强。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少许,加1mol/L氢溶液1ml摇匀,加5%硫酸铜溶液2~3滴,即显玫瑰红色或蓝紫色。 (2)取本品加水配成0.03%的溶液,于2801±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3)取本品0.16%水溶液20μl,在醋酸纤维薄膜上点样,以含1.9%甲酸铵的1.5%乙酸液为缓冲液,于8mA和40V电泳仪中电泳40分钟,用考马斯亮蓝S-250染色,即出现3条蓝色色带,其中间的较粗的一条色带为蜂毒多肽。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有毒。入热经。
  • 用法用量: 蜂毒有活蜂螫刺法及蜂毒注射法两种。活蜂螫刺法:每次用1~5只蜂,用手捏住蜂头,将蜂尾贴近患处皮肤,使之螫刺,约1分钟后,将蜂弹去,拔出蜂针,第2日或隔日再行刺螫。蜂毒注射法:选用患处痛点、穴位及四肢穴位的皮内或皮下轮换注射;用量从每次1~3蜂毒单位(每1蜂毒单位含蜂毒0.1mg)开始,后逐日增加1~2蜂毒单位,直至每日10~15蜂毒单位,再逐日下降到每日3~5蜂毒单位,维持1~2个月,每个疗程总量200~300蜂毒单位,间歇3~5天进行第2个疗程。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用蜜蜂螫刺,直接刺风湿疼痛的皮肤,后拔去螫刺。(《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及对蜂毒过敏者均禁用。儿童及老年患者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有箭毒样及神经节阻断剂样作用,浓度为1:1000的蜂毒可使隔神经-肌肉制备先收缩而后松弛[1]。蜂毒可对抗肾上腺素和夫甲肾上腺素对离体肠管的抑制作用[2]。蜂毒中的蜂毒肽(melittin)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其作用部位为突触,当将其按50~100μg注入猫颈动脉时,便使其颈神经节的N-胆碱结构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3]。小鼠在静脉注射烟碱(10mg/kg)前15分钟,注射蜂毒蜂毒肽(2mg/kg)时,可预防烟碱引起的活动增加及惊厥发作。蜂毒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和探求活动,使自发和诱发的脑电活动发生抑制性改变,进一步研究证明,蜂毒肽对动物活动和脑电的影响是由于改变了大脑皮质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的缘故[4]。蜂毒肽对猫大脑皮质脑电抑制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所引起的血液性质的改变(如溶血、血液浓缩、高血症)及低血压所致[5]。蜂毒蜂毒明肽(apamin)被认为是神经毒素,它可使小鼠对各种刺激敏感,缩短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大剂量可使动物死于呼吸肌麻痹;未死小鼠于60小时内呈现举尾、后肢躁动等兴奋状态。表明大脑和脊髓对蜂毒明肽比较敏感,按0.5~1.0mg/kg给大鼠静脉注射时,使单交触的伸肌反射和多突触的屈肌反射电位增加。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125I-蜂毒明肽在小鼠和豚鼠的大脑内主要结合部位为嗅核、索状核、缰核和海马,在脊髓内主要与胶质相结合,在鸡脑内,标记物主要出现在视项膜部位,但在蛙脑内没有发现蜂毒明肽富集结合部位[6]。大鼠实验证明,125I-蜂毒明肽主要与前脑相结合,其与大脑皮质的结合比与肝的结合力强20倍,未能检出其与骨骼肌及其他试验部位的结合[7]。但蜂毒明肽在很高浓度(10~4mol/L)下,也不与大鼠脑及脊髓内已知的突触后神经递质受体反应,其可能与未知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8];当向小鼠侧脑室注射lμg蜂毒明肽时,可引起小鼠的共济失调,如向大鼠尾部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蜂毒明肽,亦可引起类似共济失调现象,但仅限于身体后部,提示系对脊髓的直接作用。共济功能的丧失是蜂毒明肽毒性的主要症状。实验还证明,第4脑室和导水管邻近部位比脊髓更敏感。蜂毒明肽在脑内分布无选择性[9]。 ATP和肾上腺素对豚鼠结肠带具有使肌肉细胞超级化、尖峰信号活动消失及肌肉松弛等作用,蜂毒明肽可将ATP和肾上腺素引起的细胞膜超极化转变为使肌细胞产生收缩的暂时去极化,产生上述作用主要由于蜂毒明肽阻止了对ATP和肾上腺毒敏感的电位依赖性通道的开启[10,11]。整体实验证明,于16天内,每日给大鼠皮下注射蜂毒明肽20μg/kg,可使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增加,但蜂毒肽作用不明显[12]。蜂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高于安替比林,低于吗啡蜂毒中镇痛抗炎多肽安度拉平对脑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约为消炎痛的70倍,而且其镇痛作用也涉及受体机制。临床证明,蜂毒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一般认为,蜂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的作用,使大脑皮层活动正常化,调整物质代谢,从而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蜂毒中的阿度拉品(adolapin)在小鼠醋酸扭体试验和大鼠Randallseitto试验中均表现出镇痛作用。ED50分别为0.016mg/kg和0.013mg/kg,该作用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关,也涉及中枢神经系统作用[13]。 2.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蜂螫动物和人时可呼吸加快,一般认为是血压降低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大剂量的蜂毒可致呼吸中枢麻痹,此乃是大量蜂毒致死的原因[14]。蜂毒对心脏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对离体心脏有兴奋的作用,中剂量表现为抑制作用。人体受蜂螫后,有呼吸加快现象,这是蜂毒使血压降低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大量的蜂毒可使机体大脑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蜂毒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的效应主要与磷酸酯酶A2有关,蜂毒中的心肌肽蜂毒明肽有类似于异丙肾上腺素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作用的持续时间远较异丙肾上腺素长。给犬肌肉注射小剂量(0.2~0.5mg/kg)蜂毒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左心室压力进行性升高,剂量增加,出现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5]。大鼠静脉注射蜂毒1mg/kg有明显降压作用,如腹腔注射连续6天,下丘脑和纹状体的亮氨酸脑啡肽含量明显提高,提示蜂毒的降压机制与中枢神经中的亮氨酸脑啡肽有关[16]。当给大鼠皮下注射蜂毒0.7mg/kg时,则引起血压明显降低,但5分钟之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水平;蜂毒肽200μg/kg皮下注射时,仅使血压略有升高,而磷脂酶A2(PLA2)则有极明显的降血压作用[17]。降压作用主要与释放组胺有关[18]。大鼠注射蜂毒5~20μg或蜂毒肽20~40μg均可使离体大鼠心脏不可逆性停搏,注人蜂毒者可见定性心律失常和异位心跳。蜂毒对整体动物血压作用根据血压水平不同而改变,平均压较低时,静脉注射0.5mg/kg蜂毒可使血压升高,平均压较高时,0.7mg/kg蜂毒可使血压明显降低;血压改变在5分钟后均可恢复[17]。蜂毒可降低离体猫心冠脉血流量,但对在体猫心和兔心都能使冠脉血流增加[19]。对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蜂毒0.001mg/ml对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未见明显变化;0.1mg/ml则可使心率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少数心肌细胞出现心律不齐;0.mg/ml则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律不齐,半数心肌细胞停跳;1mg/ml则心肌收缩力很快降低,并停止跳动[20]。蜂毒对心血管的影响颇似组胺,许多实验证明,无论在在体或离体条件下,蜂毒均能释放各种实验动物(大鼠和豚鼠等)腹腔、肠系膜、肺和皮肤中的组胺[22]。蜂毒中释放组腔的成分有: Melit tin、PLA2及MCD-多肽。三者的作用机理分别是Melit tin通过毁坏肥大细胞解体释放出组胺;PLA通过促进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后者使肥大细胞内颗粒与细胞膜融,释放出内容物;碱性较强的MCD-多肽可直接与肥大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酸性侧链基团发生反应,导致通道开放,向细胞内流动,使肥大细胞脱颗粒。蜂毒对离体血管实验结果表明,Melit tin具有血管松弛作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去掉血管内皮,蜂毒的血管松弛作用消失,引起收缩作用。提示Melit tin对血管的松弛作用呈内皮依赖性,机理可能是内皮因子可钝化肾素释放,去内皮后肾素释放增加,引起收缩[21]。 近年来,某些学者研究了蜂毒肽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当给家兔1~1.5mg/kg静脉注射蜂毒肽时,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房室传导阻滞[18]。对内皮完整的离体动脉条,蜂毒肽使之松弛,cGMP水平提高。对兔胸主动脉条,蜂毒肽使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松弛,高浓度时,松弛作用减弱,并产生松弛后收缩的双向作用,松弛时伴PGI2生成增加。蜂毒肽引起的内皮依赖性松弛与乙酰胆碱作用相似,被认为是通过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依赖性松弛因子(EDRF)而起作用。高浓度蜂毒肽引起松弛作用减弱,认为是因内皮受损,EDRF释放减少引起的[23]。当给猫1mg/kg静脉注射蜂毒时,可使血压立刻降低至不可逆休克水平,使心电图呈现3种改变:①ST-T段明显的升高或下降。②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③严重的室性心律不齐。大剂量蜂毒可增加异位起搏点,所致心电图部分改变可被β阻滞剂普萘洛尔所对抗,但不能被阿托品所对抗[15]。 3.溶血和抗凝血作用  蜂毒具有极强的溶血作用,蜂毒稀释度为1:4×104时,其溶血作用才消失,蜂毒的溶血作用是由于使红细胞壁透过性增强.使其中胶体大量渗出,红细胞终因内部渗透压降低而导致破裂,这种溶血称之为胶体渗出性溶血。蜂毒中溶血成分为PLA2和蜂毒肽,后者溶血作用比前者更强。在体外,肝素可完全对抗蜂毒肽的溶血作用,但对PLA2的溶血作用无影响,蜂毒虽经贮放30年之久,但仍不失其溶血作用[24]。 蜂毒可延长血液凝固时间,不但在体外有抗凝血作用,而且在体内亦有同样作用。当给犬静脉注射125只蜂螫的毒量时,于注射后1小时,血液凝固时间由8分钟延至17分钟,5小时后则延至19分钟,于24小时后始恢复正常[14]。有关研究证明:小剂量蜂毒可抑制二磷酸腺苷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增强解聚作用,并指出利用小剂量蜂毒的降低凝血和降聚作用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前状态。 蜂毒能明显增加兔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显著降低兔血浆粘度,加快红细胞的电泳速度,提示其具有活血化瘀作用[25]。有人进一步研究蜂毒有效成分的抗血栓作用,蜂毒经DEAE-Sephadex-A50柱层析,获蜂毒液1蜂液,经体外抗血栓试验、大鼠体内微循环试验、血栓高危人群血液流变学试验,表明1蜂液有抗血栓作用,证实了蜂毒有广泛的活血化瘀作用[26]。采用大鼠肢体血管灌流和整体给药两种模型,观察褐蜂毒对血管灌流液内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浆球蛋白纤维活性、纤维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蜂毒具有明显激活纤溶系统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加,纤溶酶原活化为纤溶酶增加[27]。 蜂毒中抗凝血活性成分为PLA2和蜂毒肽,它们的抗凝血作用可被凝血因子Ⅲ-脑磷脂及破碎血小板中和,它们的抗凝活性在pH值5.6时对热稳定,但在中性(pH值7.4)介质中不稳定。进一步研究征用,蜂毒肽及PLA2是通过磷脂的失活而发挥它们抗凝血作用的,磷脂通常是与血液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促进血凝[28]。 4.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蜂毒(主要是多肽类)能促进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起到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作用。蜂毒多肽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是吲哚美辛的70倍,故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40%,是安替比林的68倍,镇痛作用持久。蜂毒中肥大细胞粒多肽(MCD肽)的抗关节炎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强100倍,英国已分离出单一的肥大细胞脱粒多肽制成关节炎药剂。由于蜂毒中的多肽类具有抗炎、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并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离体实验证明,蜂毒肽可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此释放胰岛素作用依赖于细胞间的浓度,并可被PLA2抑制剂阿的平和脂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所抑制[29]。蜂毒肽对离体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刺激作用的最大分泌半数有效量为4μg/ml,此作用可维持40分钟,去甲肾上腺素蜂毒肽释放胰岛素作用无影响[30]。给大鼠0.1mg/kg、0.5mg/kg、1.0mg/kg和5.0mg/kg皮下注射蜂毒,于注射后4小时和24小时,大鼠血浆皮质酮浓度明显升高,可能由于蜂毒释放ACTH的结果[31]。在离体条件下,蜂毒肽浓度为0.25~2μg/ml时,可刺激牛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PRL),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并对有依赖性,磷酯酶A2抑制剂奎那克林(quinacrine)及二溴乙酰苯酮(dibromoacetoPhenone)可阻断蜂毒肽释放催乳素作用[32]。 5.对平滑肌的作用  蜂毒对离体肠管及子宫均有兴奋作用。Habermann[33]认为蜂毒内PLA2有直接兴奋平滑肌的作用。蝉毒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抑制肠管子滑肌的作用,但对Suplefen等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的药物却无影响。因此蜂毒的作用部位可能是神经突触,现已证明,蜂毒能抑制神经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的活力,蜂毒对平滑肌的作用与神经介质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离体实验证明,蜂毒可通过从肺的肥大细胞释放内源性组胺,使猫和豚鼠气管收缩[34],其中MCD-多肽是蜂毒主要释放组胺物质[35]。 6.对各种实验性炎症的影响  蜂毒被用来治疗风湿症已有悠久的历史,近些年来对蜂毒抗炎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蜂毒中的多肽、MCD-多肽和蜂毒明肽是其主要的抗炎成分,MCD-多肽小剂量时(1~1000ng)皮下注射对大鼠有致炎作用,剂量增加时(200~1000ng/kg),皮下或静脉注射,对关节内注射松节油或足掌皮下注射角叉莱胶引起的足肿胀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比同等剂量氢化可的松的抗炎作用强100倍。大鼠皮下注射MCD-多肽4mg/kg,对佐剂性关节炎亦有效[14,36]。肾上腺切除术并不能完全解除MCD-多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阻止白细胞移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等作用有关[14]。此外,蜂毒明肽亦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多肽。腹腔注射10μg/kg和30μg/kg时,对注射5-羟色胺和右旋糖酐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引起的渗出性炎症也有抑制作用。但蜂毒明肽对组胺、缓激肽和甲醛性足肿胀无影响,蜂毒明肽在呈现抗炎症作用时,同时使已形成炎症的大鼠和家兔血清中已升高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含量降低[37]。从蜂毒中除去大相对分子质量的PLA2和透明质酸酶获得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PBV),皮下或腹腔注射时,对角叉菜胶和右旋糖酐引起的大鼠足肿有明显抑制作用,作用与蜂毒相近或优于蜂毒[38,39]。小鼠腹腔注射PBV,对二甲苯所致耳部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强于同剂量蜂毒,但对乙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的作用,则蜂毒稍强于PBV,表明两者均有较强的刺激[39]。小鼠腹腔注射PBV对热板法测病有明显镇痛作用,对酒石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效果与蜂毒相近或优于蜂毒。阿度拉手对角叉菜胶、前列腺素引起的大鼠足肿和佐剂引起的大鼠多发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应可能是由于其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系统有抑制作用[13]。蜂毒肽的抑制白细胞的移行,最近研究证明,蜂毒中含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而儿茶酚胺类的抗炎作用是早已知道的[14]。关于蜂毒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比较深人的研究,证明给正常大鼠注射蜂毒后,可使其肾上腺内维生素C和胆固醇含量均降低。但对去垂体动物,上述作用便不复出现[40]。大鼠皮下注射PBV后可使脾和肾上腺重量增加,并部分对抗泼尼松使肾上腺萎缩的作用[38]。此外还证明,在切断股神经和坐骨神经的大后肢施行蜂螫,仍不失其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从而证明蜂毒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体液途径促进垂体前叶分泌ACTH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蜂毒肽及MCD-多肽为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有效成分[14]。 综上所述,蜂毒抗炎症作用原理比较复杂。其中某些成分(蜂毒明肽、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具有直接抑制炎症的作用,另一些成分(蜂毒肽)则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皮质激素释放增加而产生抗炎作用,还有些成分(MCD-多肽)本身既能刺进肾上腺皮质又能直接抑制炎症过程[14]。此外,蜂毒可抑制人体嗜中性粒细胞产生超阴离子,此作用可能与蜂毒的抗炎症也有直接关系[41]。目前的研究结果揭示,蜂毒的抗炎症作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①可能通过抗原的竞争改变了免疫的应答反应,蜂毒对免疫复合物诱导的家兔膝关节滑膜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2]。但蜂毒通过何种免疫环节的调节而起到抗炎作用,尚待深入研究。②通过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尚不清楚的非免疫机制。 7.对动物和植物实验性肿瘤的影响  蜂毒对多种植物(小麦和天竺葵)及动物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关于蜂毒抑制肿瘤的作用原理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普遍抑制生长旺盛组织的代谢有关,蜂毒对小鼠肉瘤组织的三磷酸腺苷生成有抑制作用,但对正常肝组织的化磷酸化过程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进一步证明,主要是由于蜂毒肽和PLA2使细胞微粒体膜溶解,从而使其呼吸受到抑制的结果[43],因而瘤组织的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化供能过程遭到破坏,导致肿瘤组织生长的抑制[14]。 8.抗菌作用  蜂毒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皆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对上述两类细菌的作用强度不同,抑制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浓度为12.5~25μg/ml,对革兰阴性菌则为1~10mg/ml,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比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强100倍[14]。据报道,蜂毒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证明其对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发现当给豚鼠皮下注射蜂毒肽0.11~2.2mg时,对豚鼠的实验性伤寒有治疗作用。蜂毒肽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抗菌作用强度为1mg等于0.1~93u青霉素[14]。 9.抗辐射作用  当用X射线或γ射线照射小鼠的剂量不超过0.258C/kg,按1.1~56μg/只剂量提前给动物皮下或腹腔注射蜂毒,可使动物的生存率由0增加至80%,蜂毒内抗辐射作用物质可能为蜂毒肽,当小鼠受总量为25.8×10-2C/kg的X线照射时,提前给小鼠注射蜂毒肽可使动物的生存率由5%增加至50%。但对总量为61.92×10-2C/kg的X线照射则无保护作用[44]。蜂毒中的多肽甘氨酰组胺(glycylhista-mine)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于照射前24小时,按1g/kg给小鼠皮下注射甘氨酰可获得最佳抗辐射效果[45]。 10.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剂量蜂毒(2μg/只)腹腔注射时,对小鼠体液免疫有刺激作用,使小鼠血清抗体滴度上升,但当剂量增至5~80μg/只时,则引起免疫抑制。蜂毒肽对免疫的影响比全蜂毒弱[46],小鼠皮下注射PBV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38]。蜂毒具有很强的抑制淋巴细胞形成玫瑰花结数及脾细胞产生的抗体数,蜂毒肽亦有上述作用,但作用较弱,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蜂毒对淋巴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有影响[47]。经受蜂螫或注射蜂毒制剂引起过敏的病例屡有报道.这是由于蜂毒中分子多肽如PLA2和透明质酸酶等有很强的致敏性,蜂毒肽、蜂毒明肽和MCD-多肽不产生过敏。除上述两种酶为致敏原之外,尚有报道称相对分子质量为49 OOO的酸性磷酸酶亦是致敏原。此后,又从蜂毒中分出两种相对分子质量49 000~22 000以及105 00的致敏原B和C[48,49]。蜂毒肽的抗原性仅为全蜂毒的0.05倍,而磷酯酸和透明质酸酶的抗原性则分别为全蜂毒的5和3倍[50]。 11.对艾滋病的作用  德国诺海贝格卫生和环境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巴拉克·维尔纳,在对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中发现,艾滋病病毒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蜂毒的结构,确认蜂毒可以通过破坏艾滋病病毒促进剂的方法阻止病毒的扩散。促进剂是沟通基因转录过程的一种物质,它根据基因信息制造活性蛋白质,当促进剂被蜂毒破坏后,就无法制造携带病毒信息的蛋白质,病毒就无法繁殖、扩散。研究表明,蜂毒可以减少70%的基因转录,使病毒的产生减少99%。维尔纳认为,同其他抗艾滋病药物相比,蜂毒的优势是直接从内部抑制了病毒的产生,因此用蜂毒和其他药物相结合,可望彻底治愈艾滋病[51]。抗菌肽是先天性免疫的效应器,使宿主对寄生物迅速产生非特异性的抵抗力。蜂毒素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持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的T淋巴瘤细胞HIV-1产物的量,蜂毒素减小病毒感染性并非由于其对病毒颗粒的作用,而是该肽的胞内作用。蜂毒素易被摄入胞内,使gag/pol前体的加工被削弱[52]。有学者评估了蜂毒素在亚中毒剂量时,对HIV-1在急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表明蜂毒素对细胞相关病毒产物的作用是降低gag抗原和HIV-1mRNAs的水平。据报道,基因(由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驱动)的质粒一过性转染试验显示,蜂毒素对HIVLTR的活性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用表达蜂毒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稳定转染的人细胞中HIVLTR的活性也减低。由此可认为蜂毒素通过抑制HIV-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HIVLTR的细胞相关性产物[53]。对细胞膜跨膜离子转运的作用:蜂毒素能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如红细胞溶血、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肌肉收缩性改变。蜂毒素以其阳电荷羧基-末端结合在带负电荷的磷脂上,对可兴奋组织的电生理特性影响很大,并在脂膜中形成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选择性孔道[54]。蜂毒素能抑制各种组织中的ATP酶,特别是Na+、K+-ATP酶和H+、K+-ATP酶的活性,许多证据显示蜂毒素可跟PLA2、肌蛋白和调素等结合。近来研究表明,蜂毒素也可影响Na+-Ca2+交换系统[55]。 1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蜂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医疗界对病毒性肝炎尚无妙药,40%的患者转为肝硬化并向肝癌发展。国内文献报道,用活蜂循经穴蜇刺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有较好效果。用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在肝纤维化之前给药,6个月后发现Ⅰ~Ⅲ级纤维化占69%;而治疗两组在肝纤维化完全形成后给药,3个月后发现Ⅰ~Ⅲ级纤维化分别占54.5%和66.7%,明显轻于模型组。提示蜂毒有抗肝纤维化和吸收肝纤维化作用[56]。 13.毒性  局部毒性;人的皮肤受蜂螫后,受螫部位立即出现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用蜜蜂螫刺小鼠20分钟后,皮下组织有明显的肿胀和充血;24小时后,受螫部位肌肉纤维呈变性及皮肤坏死,产生上述局部反应可能是由于使组胺和5-羟色胺释放的结果。20只蜂螫可使体重250~300g的豚鼠死亡,而5只蜂螫则能使体重为18g的小鼠毙命[14,57]。蜂毒的丙酮提取物经小鼠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3.58mg/kg[58],其中的PLA2和蜂毒明肽给小鼠静脉注射时其LD50分别为7.36mg/kg[39]和4mg/kg[60]。PBV毒性低于蜂毒,小鼠腹腔注射时LD50,蜂毒为5.5±0.016mg/kg,PBV为5.9±0.020mg/kg[38]。
  • 参考文献: 药理 [1]Hofmann H T,Naunyu Schmiedeherg's Arch Expti Pathol Phar-macol,1952,216:250 [2]Endlsson B.Acta Physiol Scand,1942,3:335 [3]Segeeva L I,et al.C A,1975,82:93237p [4]姚慈幼.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养蜂学术研讨会资料选编(二),1962,12:6 [5]Ishay J,et al.Toxicon,1975,13(4):277 [6]Janicki P K,et al.Biomed Biochem Acta,1984,43(12):1371 [7]Habermann E,et al.Eur J Biochem,1979,94(2):355 [8]Cavey D,et al.Toxicon,1979,17(2):176 [9]Habermann E,et al.Toxicon,1980,18(5,6):549 [10]Maas AJJ.Et al.Eut J Pharmacol,1980,67:265 [11]Banks B E C,et al.Nature,1979,282(5737):415 [12]Shkenderov S,et al.Toxicon,1979,17(5):517 [13]Shkenderov S,et al.Toxicon,1982,20(1):317 [14]王本祥.药学通报,1980,15(5):216 [15]Kaplinsky E,et al Toxicon.1977,15(3):251 [16]黄申,等.中草药,1986,17(7):310 [17]Marsh N A,et al Tokicon,1980,18(5):427 [18]徐济良,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88,4(4):227 [19]王本样.蜜蜂产品的医疗效能.第1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32 [20]王道生,等.江苏医药,1985,11(4):211 [21]游育红,黄自强,李长春.福建医学院学报,1996,(4):313 [22]Bloom G D,et al.Acta Physic Scand,1967,71(4):257 [23]游育江,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4):256 [24]Habermann E,et al.Natunyn Schmledeberg's Arch Exptl PatholPharmacol,1954,223:203 [25]徐彭,欧阳永伟,肖诚,中草药,1996,(9):542 [26]刘自元,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8,(6):381 [27]吕欣然,等.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4):69 [28]Lin S C,et al.J Formosam Med Assoc,1983,82(5):629 [29]Morgan N G,et al.Biochimica et Biophyslca Acta,1985,845:526 [30]Morgan N G,et al.Bioscience Reports,1984,4665 [31]Dunn J D,Neuroendocrinology Letters,6(5):273 [32]Grandion L.Endocrinology,1984,114(1):1 [33]Habermann E.Arch Expel Pathol Pharmakol,1957,230:538 [34]Chand N,et al.Toxicon,1979,17(6):583 [35]Jasamni B,et al.Biochem J,1979,181(3):623 [36]Billingham M E J,et al.Nature,1973,245(5421):163 [37]Ovcharov R,et al.Toxicon,1976,14(6):441 [38]杨明,等.中药药理与;陆床,1990,6(4):27 [39]陈彬水,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4):226 [40]毛良,等.医药卫生快报,1960,9:5 [41]Somerifield S D,et al.Inflammation,1984,8(4):385 [42]Chang Y H,et al.Agents and Actions,1979,9(2):205 [43]Lowy P H,et al.Toxicon,1976,14(3):203 [44]Hjibioyehok Tio Hnp,APMAK OKCHK,1974,37(3):367 [45]Peck M L,et al.Toxicon,1978,16(6):690 [46]骆尚骅,等编译.国外蜂产品文摘(1979~1988).中国蜂产品协会,1991:83 [47]Orlov B N,et al,Bucharedt Romania:Aplmondia Publishing House,1981:490[48]Shkenderov S.Toxicon,1974,12:(5)529 [49]Ligh W C,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1977,59(3):247 [50]King T P.Allergy,1980,35(3):200 [51]马爱生,等.蜜蜂杂志,2000,(2):26 [52]Wachinger M,Saermark T,Eule V.FEBSL,1992,309(3):235 [53]WachingerM, KleinschmidtA, WnderD,et al.Jgen Virol,1998,79(4):731[54]Shin SY,Lee MK,Kim KL,et al.J Pept Res,1997,50(4):279 [55]Okamoto J,Isoda N,Kubota N,et al.Toxitol Appl Pharmacol,1995,133:150[56]辛绍杰,等.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4):242 [57]Rothschild A M.Brit J Pharmacol,1965,25(1):59 [58]Lauther W M,et al.J Am Pharm Assoc,1939,28:519 [59]Slotta K H,et al.Proc Int SympAnim Plant Toxins,1970(pub1971),1:401[60]Habermann E,et al.Toxicon,1975,13(6):465 现代临床研究 [1]明华.基层中药杂志,1992,(1):40 [2]严序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70 [3]杨明.特产研究,1992,(4):6 [4]马百芳.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2):125 [5]魏伟.中医药学报,1993,(5):28 [6]张秀兰.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1):5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