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片
- 药理分类: 抗微生物药/ 抗病毒药
- ATC分类: 系统用抗病毒药/ 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 核苷类和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 剂型: —
- 医保类型: —
- 是否2018年版基药品种: ——
- OTC分类: ——
- 是否289品种: ——
- 是否国家集采品种: ——
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
核准日期:2007年02月14日
修改日期:2007年09月04日
2008年04月14日
2009年01月04日
2009年07月17日
2010年11月12日
2011年03月21日
2013年04月15日
2015年01月14日
2017年04月01日
2018年06月07日
【警告】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替比夫定片
商品名称:素比伏
英文名称:Telbivudine Tablets
汉语拼音:Tibifuding Pian
【成份】
【性状】
-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微黄色。
【适应症】
-
替比夫定用于有病毒复制证据以及有血清转氨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组织活动性病变证据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
本适应症基于核苷类似物初治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肝功能代偿的、慢性乙型肝炎成年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和组织学应答结果。当开始替比夫定治疗时,应考虑以下要点:对于HBeAg阳性患者而言,基线HBV DNA<9log10拷贝/mL及基线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方可开始替比夫定治疗。对于HBeAg阴性患者而言,基线HBV DNA<7log10拷贝/mL方可开始替比夫定治疗。未在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评估过替比夫定的作用。未在肝移植患者或失代偿肝病患者中评估过替比夫定的作用。对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尚无应用替比夫定的设计良好的对照研究,但估计其可能与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药。
【规格】
-
600mg
【用法用量】
-
成人和青少年(≥16岁)由于在病毒未被完全抑制的患者中长期治疗,可使耐药的发生率增高;因此,仅能在治疗前符合如下HBV DNA和ALT检测结果的患者人群中开始治疗:
对于HBeAg阳性患者而言,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前,患者的HBV DNA应小于9log10拷贝数/mL并且ALT大于等于正常值上限(ULN)的两倍。
对于HBeAg阴性患者而言,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前,患者的HBV DNA应小于7log10拷贝数/mL。
在治疗24周时应监测患者的HBV DNA水平,以确保病毒被完全抑制(HBV DNA低于300拷贝数/mL)。治疗24周后,若患者体内仍可检出HBV DNA,则应开始替代治疗。应通过进一步的耐药性检测,引导最佳治疗。
本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推荐剂量为600mg(一片),每天一次,口服,餐前或餐后均可,不受进食影响。
最佳治疗疗程尚未确定。
肾功能受损者
本品可用于有肾功能受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无须调整推荐剂量。对于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及正接受血透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需要调整给药间隔(表1)。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应在血透后服用本品。
表1 替比夫定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给药间隔调整肌酐清除率(mL/min) 替比夫定剂量 ≥50 600mg 每天一次 30-49 600mg 每48小时一次 <30(无须透析) 600mg 每72小时一次 ESRD* 600mg 每96小时一次
肝功能受损者
对于有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无需调整替比夫定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
以下不良反应讨论见说明书其他章节,【见黑框警告和注意事项】
●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肝肿大伴脂肪变性
●停止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情的加重
●肌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试验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约有1,500名受试者在临床研究中接受了剂量为每天600mg的替比夫定治疗。不良反应的评估主要基于两项研究(007 GLOBE和NV-02B-015),共有1,699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双盲状态下,接受替比夫定每天600mg/天(n=847)或拉米夫定100mg/天(n=852)的104周治疗。在这些研究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安全性大致相当。
在104周临床试验中,总体而言替比夫定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
表2按系统器官分类和发生频率列出了在007 GLOBE和NV-02B-015研究104周治疗过程中记录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定义为: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在每个频率组中,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降序列出。
表2 替比夫定600m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报告的临床不良反应(汇总分析104周007 GLOBE和NV-02B-015研究的数据)神经系统 常见 头晕、头痛
不常见 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 常见 腹泻、恶心 皮肤和皮下组织 常见 皮疹 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和骨 偶见 肌病、肌炎、关节痛、肌痛 全身性疾患及给药部位 常见 疲劳
不常见 身体不适检查 常见 血肌酸激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血淀粉酶升高,脂肪酶升高
偶见 天门冬氨酸安吉转氨酶(AST)升高
实验室检查异常
007GLOBE和NV-02B-015研究中出现的异常和实验室检查见表3。
表3 007GLOBE和NV-02B-015研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04周后出现的3-4级实验室异常1检测 替比夫定
600mg
(n=847)拉米夫定
100mg
(n=852)CK≥7.0×ULN 13% 4% ALT>10.0×ULN和2.0×基线值2 5% 8% ALT(SGPT)>3.0×基线值 7% 13% ALT(SGOT)>3.0×基线值 6% 10% 脂肪酶>2.5×ULN 2% 4% 淀粉酶>3.0×ULN <1% <1% 总胆红素>5.0×ULN <1% <1% 中性粒细胞减少(ANC≤749/mm3) 2% 2%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9,999/mm3) <1% <1%
2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AASLD)定义的急性肝炎加重
CK升高
CK升高在替比夫定治疗组发生更为频繁。在007GLOBE和NV-02B-015的汇总分析中,在104周治疗期间,79%的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和47%的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1-4级CK升高。13%的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总人数847名)和4%的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3或4级CK升高。大部分CK升高没有症状,替比夫定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长于拉米夫定组患者。
在2206位中国患者中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的研究(CLDT600ACN03);第52周时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有3.1%报告了3/4级CK升高。
在出现1-4级CK升高的患者中,分别有10%替比夫定治疗的和5%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了肌肉骨骼的不良事件。共有2%(13/847)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因为CK升高或者肌肉骨骼不良事件暂停或者停止替比夫定治疗。
208周时的结果
接受替比夫定治疗104周后,007GLOBE研究中78%的患者(530/680)以及NV-02B-015研究中82%的患者(137/167)进入延长研究CLDT600A2303(见[临床试验]),继续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直至治疗时间达208周。
CLDT600A2303研究长期安全性人群由655位患者组成(包括007GLOBE研究的518位患者以及NV-02B-015研究的137位患者)。
104周和208周的汇总分析得到了相似的整体安全性特征。在CLDT600A2303研究中,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有15.9%(104/655)出现3/4级CK升高。绝大多数3/4级CK升高是无症状的(74%患者没有任何与肌肉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一过性的(97.5%的升高仅持续一或两个访视期(访视间隔时间为2~12周)。并且86.6%患者仅出现一至两次升高)。大多数3/4级CK升高(93.2%)自行恢复或降至基线水平。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655位患者中报告了2例肌病和2例肌炎病例。
治疗期间ALT反跳
ALT反跳,即ALT>10×ULN且高于2倍基线水平,在治疗的前6个月内两组发生率相近(3%)。24周后,替比夫定组ALT反跳发生率(2%)低于拉米夫定组(5%)。推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
停止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情的加重
当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停止抗乙型肝炎治疗后,已经有重度急性肝炎发作的报道。尚无充足数据证明停止替比夫定治疗后肝炎病情加重。
另一临床试验中,非疗效原因提前停药或选择不再继续服药的患者,有9/154(6%)的替比夫定患者和10/180(6%)的拉米夫定患者在停止治疗后4个月内发生了肝炎恶化(ALT>10×ULN且高于2倍基线水平)。
上市后临床应用
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基于上市后临床应用替比夫定的自发性病例报告和文献病例报告。因为该不良反应是来自数量无法确定人群的自发报告,不能确切估计其发生频率。按照系统器官分类严重性降序列出药物不良反应。
表4 自发性病例报告和文献病例报告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未知)肌肉骨骼、结蹄组织和骨组织疾患 横纹肌溶解 代谢及营养失调 乳酸性酸中毒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减退
【禁忌】
【注意事项】
-
警告
1.乳酸性酸中毒
在核苷类似物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时,有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肝肿大伴脂肪变性,包括致命性病例的报告。女性、肥胖和延长核苷类似物暴露可能是危险因素。给有已知肝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服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时需谨慎,然而也有无已知危险因素的患者的病例报告。服用本品的患者,出现任何临床或实验室结果提示乳酸性酸中毒或者有明显的肝脏毒性(包括肝肿大、脂肪变性,即使没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时需要停药。
也报告了替比夫定的上市后乳酸酸中毒病例。病例更常见于继发其他严重病情(例如横纹肌溶解)和/或与肌肉相关事件(例如肌病、肌炎)有关联。在某些病例中报告了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的乳酸酸中毒的致死性结局。如果临床或实验室发现提示发生了乳酸酸中毒,应终止素比伏治疗。
2.停止治疗后的病情加重
在停止抗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中,有重度急性肝炎发作的报道,包括替比夫定。对于停止抗乙肝治疗的病人的肝功能情况应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严密监察,并且至少随访数月。如必要,可重新恢复抗乙肝病毒的治疗。
3.肌病
有替比夫定开始治疗后数周到数月发生肌病/肌炎的病例报告。使用这类药物中的其他产品也有肌病的报告。本品上市后应用中有横纹肌溶解的个案报告。
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有单纯性肌痛(uncomplicated myagia)发生的报告。肌病定义为持续的原因未明的肌肉疼痛和/或肌无力伴随肌酸激酶(CK)值升高,任何出现弥漫的肌肉疼痛、肌肉触痛或肌无力的患者均应考虑发生了肌病。在发生替比夫定相关的肌病患者中,其CK值升高的程度或时间并没有一致的规律。另外,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肌病的易感因素尚不清楚。建议患者出现原因未明的肌肉酸痛、疼痛、触痛或肌无力时及时进行报告。如果怀疑发生肌病则应该暂停替比夫定治疗,而如果诊断为肌病,则应停止替比夫定治疗。在使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合用其他一些与发生肌病有关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皮质类固醇、氯喹、羟氯奎、某些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苯氧酸类衍生物、青霉素、齐多夫定、环孢菌素、红霉素、烟酸和/或吡咯抗真菌药时,尚不清楚是否会增加发生肌病的风险。同时使用任何与肌病发生相关的药物时,医生应该严密监测患者出现任何原因未明的肌痛、触痛或无力的体征或症状。
4.周围神经病变
有替比夫定单用,或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其他干扰素合用时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报告。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与单独服用替比夫定相比,合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及严重程度增加。不排除其他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其他干扰素α(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替比夫定联用导致此风险的可能性。替比夫定合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或其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证明。建议患者出现任何上/下肢麻木、刺痛和灼烧感、伴或不伴步行障碍,均应向医生报告。如果怀疑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应暂停替比夫定治疗。如果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应该停止替比夫定治疗。
一般注意事项
肾功能
替比夫定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而消除,因此推荐对于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及正在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调整给药间隔(参见【用法用量】)。此外,替比夫定与其它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合用可能会影响替比夫定和/或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对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耐药的患者
尚无足够的对照性研究观察替比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疗效。体外实验中,替比夫定对含有rtM204V/rtL180M双重突变或单一rtM204l突变的HBV病毒株无活性(参见【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尚无足够的对照性研究观察替比夫定治疗耐阿德福韦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疗效。
接受肝移植的患者
替比夫定在接受肝移植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尚不清楚。替比夫定与环孢素合用多次给药后,其稳态下的药代动力学未发生改变。对于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可能影响肾功能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如果确定替比夫定治疗是必须的,则应该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监测肾功能(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和【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
尚没有研究观察替比夫定对合并其他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如,同时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丁型肝炎病毒[HDV]的感染)的疗效。
老年患者用药(65岁及以上)
替比夫定的临床研究中未包括足够数量的年龄≥65岁的患者,无法确定老年患者的治疗应答是否不同于年轻受试者。一般来说,考虑到老年患者因伴随疾病或使用其它药物导致肾功能下降的可能性较高,这类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时必须要慎重。老年患者应该监测肾功能,并且按照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参见【用法用量】)。
患者须知
患者应该在内科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对于新发症状或合用其他药物,应该咨询他们的经治医师。
应建议患者在出现无法解释的肌无力、触痛或疼痛时及时报告给医生。
本品并不是治愈乙型肝炎的药物,目前尚不清楚替比夫定的长期治疗效益,尤其不清楚初始的治疗应答与疾病的最终转归(例如肝细胞癌和失代偿性肝硬化)之间的关系。
如果停止治疗在某些病例中有可能发生肝脏疾病的恶化。
目前尚不能证明服用本品可以减少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污染来传染HBV的风险(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分娩)。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在接受本品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头晕或疲劳的患者不应该驾驶或使用机器。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替比夫定属于美国FDA药物妊娠安全性分类的B类药物。
临床前研究中替比夫定无致畸性,且显示其对胚胎和胎仔发育无不良作用。对妊娠大鼠和家兔的研究显示替比夫定可以通过胎盘。对大鼠和家兔的发育毒理学研究表明,在剂量达每天1000mg/kg,暴露量分别高出人体治疗剂量(600mg/日)的6倍和37倍时,未观察到对胎仔有损害的证据。
对妊娠妇女还没有足够的良好对照的研究。因为动物生殖毒性研究并不总能够预示人体反应,所以只有在利益大于风险时方可在妊娠期间使用替比夫定。
分娩
没有在孕妇中进行研究,也没有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的数据。因此,应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以防止新生儿HBV感染。
哺乳母亲
在大鼠试验中,替比夫定能通过乳汁分泌。替比夫定是否能通过人类的乳汁分泌尚不清楚。如果母亲接受了替比夫定的治疗应该指导她们不要进行母乳喂养。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
尚无数据支持对超过65岁的患者给予特殊推荐的剂量(参见【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
替比夫定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消除,所以替比夫定与其他通过肾排泄消除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低。但因为替比夫定主要通过肾排泄消除,所以同时服用可改变肾功能的药物可能影响替比夫定的血浆浓度。
在比人体浓度高12倍的体外试验情况下,替比夫定并没有抑制通过以下任何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介导的药物的代谢:1A2、2C9、2C19、2D6、2E1和3A4。基于以上结果和已知的替比夫定消除途径,替比夫定与其它通过CYP450代谢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低。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环孢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对替比夫定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另外,替比夫定也不会影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环孢素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药代动力学。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药物浓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不能针对替比夫定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
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提示联合使用替比夫定每日600mg与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会增加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
-
国内的临床试验
1.007 GLOBE和NV-02B-015研究中国患者的合并分析
在中国进行了两项Ⅲ期临床研究,一项为国际多中心007研究(又称作GLOBE研究),全球总共入选1367名患者,其中中国患者有373名。015是仅在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总共入选332名患者。
两项研究的方案设计几乎是相同的。在下文中的“国外的临床试验”中会详述研究人群的入选标准。因此,将来自于两项研究中总共705名(590名HBeAg阳性和115名HBeAg阴性)中国患者ITT(Intent to treat)人群的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了分析。组织学资料仅来自于007GLOBE研究(将在下文中的国外的临床试验中提供)。
将上述两项研究的中国患者合并后进行分析,基线时590名HBeAg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岁,78%为男性,平均血清HBV DNA水平为9.47log10拷贝/mL,平均血清ALT水平为158IU/L;115名HBeAg阴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86%为男性,基线时平均血清HBV DNA的水平为7.37log10拷贝/mL,平均血清ALT水平为152IU/L。
主要疗效指标为52周时的治疗应答,是一项复合的血清学指标,要求HBV DNA的水平下降到5log10拷贝/mL以下,同时伴有血清HBeAg转阴或ALT正常。关键的次要疗效指标是与基线比较治疗52周时HBV DNA的下降。其他的次要疗效指标包括PCR检测不到HBV DNA、病毒学反弹、ALT复常、组织学应答(仅适用于007 GLOBE研究)和其他抗病毒疗效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
在上述合并人群的HBeAg阳性患者中,替比夫定的治疗应答率为82.3%,拉米夫定为69.9%。在有限的HBeAg阴性患者中,替比夫定的治疗应答率与拉米夫定分别为86.3%和88.1%。
次要疗效指标
病毒学、生化及血清学疗效指标的观察结果见表4。
表5 治疗52周时病毒学、生化和血清学指标(007 GLOBE研究和015研究的中国患者合并分析结果)
疗效指标HBeAg阳性
(n=590)HBeAg阴性
(n=115)替比夫定
600mg
(n=299)拉米夫定
100mg
(n=291)替比夫定
600mg
(n=59)拉米夫定
100mg
(n=56)与基线比较平均HBV DNA下降值(log10拷贝/mL)±标准误1 -6.37±0.13 -5.54±0.13 -4.93±0.29 -4.50±0.30 PCR1检测不到HBV DNA的患者比例 62% 44% 90% 76% ALT复常患者的比例 86% 82% 88% 80% HBeAg转阴患者的比例 28% 23% ― ― HBeAg血清转换患者的比例 25% 21% ― ―
2.NV-02B-015研究
NV-02B-015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对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与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进行比较,治疗104周,共有332名核苷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中国患者。主要疗效终点为52周血清HBV DNA的下降,定义为血清HBV DNA较基线的减少值(单位为log10拷贝/mL)。治疗应答为关键次要终点。
NV-02B-015研究52周临床结果
表6中给出了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指标的结果。第52周时,NV-02B-015的有效性结果与007GLOBE研究的结果是相似的。
表6 52周的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终点(NV-02B-015)应答指标 HBeAg-阳性(n=290) HBeAg-阴性(n=42) 替比夫定
600mg
(N=147)拉米夫定
100mg
(N=143)替比夫定
600mg
(N=20)拉米夫定
100mg
(N=22)HBV DNA较基线的平均下降值(log10拷贝/mL)±SEM1 -6.33(0.18) -5.49(0.18) -5.49(0.40) -4.81(0.38) 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 67%* 38% 85% 77% ALT复常2 87% 75% 100% 78% HBeAg血清学转换3 25% 18% NA NA HBeAg转阴3 31%* 20% NA NA 治疗应答 85%** 62% 100% 82%
2替比夫定组何拉米夫定组分别为n=142和n=135。只对基线ALT>ULN的患者进行了ALT复常的评价。
3对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组各138例基线HBeAg检测到的患者,进行了HBeAg血清学转阴和血清学转换的评价。
*P<0.05 **P<0.0001
NV-02B-015研究104周结果
HBeAg阳性患者结果为:替比夫定具有一致的较高的应答率,具体为治疗应答(66%vs41%;P<0.0001),HBV DNA平均下降的log10值-5.57vs-3.92;P=0.0001),PCR检测不到率(58%vs34%;P<0.0001),ALT复常率(73%vs59%),HBeAg转阴率(40%vs28%,P<0.05)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29%vs20%)。
HBeAg阴性患者结果为:替比夫定在104周关键疗效终点上具有一致的较高的应答率(治疗应答:90%vs68%;HBV DNA平均下降的log10值-5.57vs-4.20,PCR检测不到率:90%vs68%;ALT复常率:95%vs78%)。由于HBeAg阴性患者的样本量少(n=42),关于该亚组人群的有效性结果无法得到最终结论。
国外临床试验
007 GLOBE研究
007GLOB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的Ⅲ期研究,将替比夫定每日一次600mg与拉米夫定每日一次100mg进行比较,治疗104周,共有1367名核苷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在所有患者达到52周时进行主要数据分析。
HBeAg阳性患者:平均患者年龄为32岁,74%为男性,82%为亚洲人,12%为高加索人,6%曾接受过α干扰素治疗。患者基线的平均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7,用Roche COBAS AmplicorPCR方法测定的平均血清HBVDNA为9.52log10拷贝/mL,平均血清ALT约为153IU/L。86%患者同时具有治疗前后的足够的肝脏活检标本。
HBeAg阴性患者:平均患者年龄为43岁,79%为男性,65%为亚洲人,23%为高加索人,11%曾接受过α干扰素治疗。患者基线的平均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7,用Roche COBAS Amplicor PCR方法测定的平均血清HBV DNA为7.54log10拷贝/mL,平均血清ALT约为140IU/L。92%患者同时具有治疗前后的足够的肝脏活检标本。
007 GLOBE研究52周临床结果
分别对007研究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人群的临床和病毒学有效性终点进行了评价。主要终点是52周治疗应答,为复合的血清学终点,要求将HBV DNA抑制到5log10拷贝/ml以下,并伴有血清HBeAg转阴或ALT复常。次要终点包括组织学应答,ALT复常及多种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在HBeAg阳性患者中,替比夫定的治疗应答优于拉米夫定(75.3%vs.67.0%;P=0.0047),在HBeAg阴性患者中,替比夫定统计学上非劣效于拉米夫定(75.2%vs.77.2%;P=0.6187)。
表7列出了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结果。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中,通过HBV DNA抑制来评价替比夫定的抗病毒活性,都优于拉米夫定。在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患者中,分别早在第12周(P=0.0157)或第8周(P=0.0242),替比夫定显示出较拉米夫定更明显的病毒载量的下降。
表7 52周的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终点(007GLOBE研究)
应答指标HBeAg-阳性(n=921) HBeAg-阴性(n=446) 替比夫定
600mg
(n=458)拉米夫定
100mg
(n=463)替比夫定
600mg
(n=222)拉米夫定
100mg
(n=224)HBV DNA较基线的平均下降值(log10拷贝/mL)±SEM1,2 -6.45
(0.11)*-5.54
(0.11)-5.23
(0.13)*4.40
(0.13)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 60%* 40% 88%* 71% ALT复常3 77% 75% 74% 79% HBeAg血清学转换4 23% 22% NA NA HBeAg转阴4 26% 23% NA NA
2 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HBeAg阳性:n=443和444。HBeAg阴性:n=219和219。由于排除了因疗效而停止治疗或开始使用非研究用抗HBV药物的患者,所以导致存在人群差异。
3 HBeAg阳性:n=440和446,HBeAg阴性:n=203和207。分别为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组。只对基线ALT>ULN的患者进行了ALT复常的评价。
4 对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组分别有432例和442例患者基线可检测到HBeAg,进行了HBeAg转阴和血清学转换的评价。
*P<0.0001
如表8所示,在到HBeAg阳性患者中,替比夫定在关键次要疗效终点——组织学应答上优于拉米夫定。在到HBeAg阴性患者中,在组织学应答上,替比夫定统计学上非劣效于拉米夫定。
表8 52周的组织学改善以及lshak纤维化评分的变化(007GLOBE研究)HBeAg阳性(n=921)HBeAg阴性(n=446)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600mg 100mg 600mg 100mg (n=384)1 (n=386)1 (n=199)1 (n=207)1 组织学应答2 改善 71%* 61% 71% 70% 无改善 17% 24% 21% 24% Ishak纤维化评分3 改善 42% 47% 49% 45% 无改变 39% 32% 34% 43% 加重 8% 7% 9% 5% 未进行52周活检 12% 15% 9% 7%
2 组织学应答定义为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较基线降低≥2分并且Knodell纤维化评分没有恶化
3 对于Ishak纤维化评分,改善定义为从基线到第52周,Ishak纤维化评分降低≥1
*P=0.0024
007 GLOBE研究104周临床结果
总的来说,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在第104周的临床结果与第52周是一致的,证实了继续进行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能维持疗效。
在HBeAg阳性患者中,治疗应答(63% vs 48%;P<0.0001)和关键次要终点(HBV DNA平均下降log10值;-5.74vs-4.42;P<0.0001,PCR检测不到率;56%vs39%,P<0.0001以及平均ALT复常率70%vs62%)证实了第104周时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之间差异较大;还观察到以替比夫定治疗的HBeAg转阴率(35% vs 29%)和血清学转换率(30% vs 25%)也较高。替比夫定在适合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筛选时ALT≥2×ULN,n=320)中比总体HBeAg阳性人群在各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应答,包括替比夫定组患者在第10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患者(分别为36% vs 28%,P<0.05)。大多数由于疗效好而停药的HBeAg阳性患者中,停药后52周仍能保持HBeAg血清学转换。
HBeAg阴性患者104周的治疗应答(78% vs 66%)和关键的次要终点(HBV DNA下降的平均log10值;-5.00vs-4.17;PCR检测不到率:82% vs 57%,P<0.0001)替比夫定组较高。104周的ALT复常率替比夫定比例上高于拉米夫定(78% vs 70%)。
24周时HBV DNA检测不到和/或ALT正常的患者,在1和2年时,更容易达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HBV DNA检测不到,ALT正常以及较低的耐药。
CLDT600A2303研究-208周临床结果
CLDT600A2303研究是一项为期104周的开放性延长研究,在这项研究中,007GLOBE研究和NV-02B-015研究中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继续给药直至208周,对502名患者亚组进行了分析(293名HBeAg阳性患者,209名HBeAg阴性患者,入选CLDT600A2303研究时排除了发生病毒学突破以及确认有基因型耐药的患者)。在第156周和第208周时,多数患者保持了检测不到HBV DNA(<300拷贝/ml)以及ALT正常,在24周时检测不到HBV DNA的患老于156周和208周的治疗结果更好(表9)。
在293名HBeAg-阳性患者中,累计HBeAg血清转换车随着治疗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52周时为27.6%,104周时为41.6%,156周时为48.5%,208周时为53.2%。在24周时检测不到HBY DNA的HBeAg阳性患者中血清转换率更高(52周为40.1%,108周为52.5%,156周为59.3%,208周为65.4%)(表9)。
表9 208周内病毒学、生物化学和血清学终点(CLDT600A2303研究)第52周 第104周 第156周 第208周 HBeAg阳性患者(N=293*) 保持检测不到HBV DNA(<300拷贝/ml) 70.3% 77.3% 75.0% 76.2% 24周时检测不到HBV DNA(n=162)保持检测不到HBV DNA(<300拷贝/ml) 99.4% 94.9% 86.7% 87.9% 累计HBeAg血清转换率 27.6% 41.6% 48.5% 53.2% 24周时检测不到HBV DNA患者中(n=162)累计HBeAg血清转换率 40.1% 52.5% 59.3% 65.4% 保持ALT正常 81.4% 87.5% 82.9% 86.4% HBeAg阴性患者(n=209*) 保持检测不到HBV DNA(<300拷贝/ml) 95.2% 96.5% 84.7% 86.0% 24周时检测不到HBV DNA(n=179)保持检测不到HBV DNA(<300拷贝/ml) 97.8% 96.5% 86.7% 87.5% 保持ALT正常 80.3% 89.0% 83.5% 89.6%
肝脏组织学应答-CLDT600ACN04E1研究
CLDT600ACN04E1研究评价了57名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治疗5年后的肝组织学改变(具有基线及5年成对肝组织活检)。与基线相比较,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和Ishak纤维化评分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0)。治疗后,98.2%患者无或有轻微的肝脏坏死性炎症(Knodell环死炎症评分≤3),84.2%患者无或有轻微的肝脏纤维化(Ishak纤维化评分≤1)。
表10 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治疗5年后的组织学改善N=57 基线
均数(标准差)治疗后
均数(标准差)治疗后较基线降低
均数(标准差)P 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 7.6(2.9) 1.4(0.9) 6.3(2.8) <0.0001 Ishak纤维化评分 2.2(1.1) 0.9(1.0) 1.3(1.3) <0.0001
在CLDT600A2303研究中,对007GLOBE研究和NV-02B-015研究中的59名HBeAg阳性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束后随访。这些患者至少接受了52周替比夫定治疗,HBeAg转阴至少为24周,且在最后一次治疗中访视时HBV DNA<5 log10拷贝/ml,中位治疗时间为104周。治疗结束后(中位随访时间120周),大多数患者(83.3%)持续HBeAg阴性并且持续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79.2%)。在持续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HBV DNA均数为3.3 log10拷贝/ml,73.7%的患者HBV DNA小于4 log10拷贝/ml。
肾小球滤过率(GFR)-007 GLOBE研究和CLDT600A2303研究
007 GLOBE研究和CLDT600A2303研究中,在应用替比夫定治疗104周期间,GFR获得稳步改善(表11);尤其是基线GFR介于60至90mL/min的大多数患者(72.3%)GFR可升高至>90ml/min/1.73m2,之后GFR仍持续获得改善,与基线值相比,208周时GFR平均升高14.9mL/min/1.73m2(表11)。
表11 接受替比夫定治疗患者的GFR改善治疗时间 研究 患者数量 GFR基线平均值(MDRD) GFR较基线的改变 GFR改变的患者比例自基线60-90至>90ml/min 1年 007
GLOBE:LDT 680 98.3 5.1a 61.7%(n=256) LAM 687 99.8 -1.0a 2年 007
GLOBE:LDT 680 98.3 6.7a 72.3%(n=256) LAM 687 99.8 -1.8a 4年 2303 LDT 511 95b 14.9
b.基于具有基线GFR值的655位患者
NV-02B-18研究
NV-02B-18是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的Ⅲb期研究,将替比夫定每日一次600mg与阿德福韦酯每日一次100mg进行比较,治疗期为52周,共有135名HBeAg阳性肝功能代偿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终点为24周血清HBV DNA较基线的下降值,次要疗效指标是52周较基线的HBV DNA下降值。
在NV-02B-18研究中,受试者平均年龄为32岁,76%为男性,92%为亚洲人,4%为高加索人,1%曾接受过α干扰素治疗。基线95%的受试者在≥9年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用Roche COBAS Amplicor®PCR方法测定的平均血清HBV DNA为9.67log10拷贝/mL,平均血清ALT约为173IU/L。
24周替比夫定(n=45)和阿德福韦酯(n=90)的平均血清HBV DNA较基线的下降值分别为-6.29vs-4.92log10拷贝/mL(P<0.001)。
心脏安全性
无证据表明替比夫定有心脏毒性。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完整的QTc延长临床试验中,替比夫定多次给药每日服用的最大剂量达1800mg时,对QT间期或其它心电图参数均无影响。
【药理毒理】
-
药理作用
替比夫定是一种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替比夫定可被细胞激酶磷酸化,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形式,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4小时。替比夫定-5'-三磷酸盐通过与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的天然底物——胸腺嘧啶-5'-三磷酸盐竞争,抑制该酶活性。替比夫定-5'-三磷酸盐掺入病毒DNA可导致DNA链合成终止,从而抑制HBV复制。替比夫定同时是HBV第一条链(EC50=0.4-1.3μM)与第二条链(EC50=0.12-0.24μM)合成的抑制剂,而且对第二条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替比夫定-5'-三磷酸盐即使在浓度达到100μM时对人细胞DNA聚合酶α、β或γ也没有抑制作用。在人微粒体结构功能和DNA含量相关研究中,替比夫定浓度达10μM时未发现任何毒性作用,也没有使体外乳酸生成增多。
在HBV病毒表达的人肝细胞株2.2.15和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原代鸭肝细胞中评价了替比夫定体外抗病毒活性。在两类细胞系统中替比夫定抑制50%病毒合成的浓度(EC50)约为0.2μM。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和相关的肝DNA病毒,替比夫定的抗病毒活性具有特异性,对其他多种RNA和DNA病毒没有观整到活性。包括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EC50值>200μM)。替比夫定对HIV缺乏活性。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价。
耐药性
在全球注册的Ⅲ期试验(NV-02B-007 GLOBE研究)的治疗人群分析中,每日接受替比夫定600毫克治疗的初始患者中,第52周时分别有59%(252/4301的HBeAg阳性患和89%(202/227)的HBeAg阴患者的HBVDNA达到了检测不到的水平(<300拷贝/mL),在接受治疗超过52周的患者中,分别有58%(243/418)的HBeAg患者和85%(190/224)的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在104周或者两年治疗结束时达到了检测不到的水平。
含可扩增HBV DNA且本品治疗≥16周的181名可评价受试者分离的治疗失败病毒株与基线相比的基因型分析显示。rtM204I/V置换与病毒学失败(HBV DNA≥1.000拷贝数mL)和病毒学反弹(HBV DNA≥log10,超过最低点)有关。从78%(142/181)可评价受试者分离的病毒株中可检测到rtM204I/V置换,并常伴有rtL80I/V和rtL180M置换,rM204I/V置换不常伴有rtV27A,rtL82M,rtV173L,rtT184I/S,HA200V,HL229F/V/W和rtR289K置换。本品治疗组16名受试者的HBV出现rtA181S/T氨基酸置换,16名受试者中8人的HBV出现无门rtA181置换的rtM204I/V置换,1人的HBV同时发生rtM2041和rtA181T置换。
试验CLDT600A2303试验007 GLOBE中受试者接受本品单药治疗2年后,77%(505/656)受试者入组开放性延长试验CLDT600A2303继续接受本品额外治疗2年,入组时有349名受试者达到HBV DNA检测水平,156名受试者出现病毒血症,从83%(39/47)病毒抑制失败和基因型数器可评价的受试者分离的病毒株检测到rtM204I/V置换,入组延长试验的可评价的病毒血症受试者中,25/33(76%)人出现rtM204I/V置换。总之,本品2年延长治疗试验期间,64名受试者对本品出现有证据表明rtM204I/V置换的基因型耐药。
基线病毒数量较高的受试者出现本品基因型耐药率较高,但是第24周时HBV DNA水平低于300拷贝数/mL的患者出现本品基因型耐药率较低,核苷/核苷酸初治受试者出现本品基因型耐药(出现rtM204I/V置换)的累计比率显示,对照试验007 GLOBE中第52周和第104周时分别达7%和22%开放性延长试验(CLDT600A2303)第156周和第208周时分别达30%和35%(表12)。
167名受试者(试验007 GLOBE中占25%)接受本品目前推养的剂量治疗(见[用法用量])其中,在第24周时84%(140/167)受试者符合继续本品治疗的要求(HBV DNA小于300拷贝数/mL)。该亚组受试者出现本品基因型耐药累计比率的照顾性研究显示,第52周、第104周、第156周和第208周分别达0%、3%、12%和16%(表12)。
表12 208周治疗期间本品基因型耐药累计比率试验 基因型耐药累计比率1 整体研究人群 接受本品目前推荐剂量治疗的受试者2 NV-02B-007
(试验007 GLOBE)第52周 7% 0% 第104周 22% 3% CLDT600A2303(104周延长试验) 第156周 30% 12% 第208周 35% 16%
2本品推荐给药方法见药品说明书(见【用法用量】)。
交叉耐药
治疗HBV感染的核苷类似物间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在细胞学试验中,对拉米夫定耐药的rtM204I单一突变株或者rtLl80M/rtM204V双突变株对替比夫定的敏感性降低≥1,000倍。对于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rtM204V单一突变株而言,替比夫定保留有类似抗野生株表型的活性(减少1.2倍)。在试验007 GLOBE中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年期间,病毒出现耐拉米夫定置换突变(rtM2041/V)的大部分受试者(92%,155/169),在延长试验CLDT600A2303中接受本品治疗2年后仍存在病毒血症(HBV DNA>300拷贝数/mL),其中91%(50/55)受试者出现rtM204V置换突变。
细胞培养试验显示,对阿德福韦耐药的rtA181V置换突变HBV对替比夫定的敏感性降低3~5倍。rtA181S和rtA181T置换突变导致病毒对替比夫定的敏感性分别下降2.7和3.5倍。接受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的HBV受试者显示,临床应答率下降与rtA181T置换突变有关。对阿德福韦耐药的rtN236T置换突变HBV对替比夫定仍然保持敏感。
毒性研究
遗传毒性
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替比夫定未显示出遗传毒性。在Ames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经过或未经代谢活化),未见替比夫定有致突变性。替比夫定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中未显示致染色体断裂,这些试验包括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经过或未经代谢活化)试验。而且,替比夫定在小鼠体内微核研究的结果也为阴性。
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研究中,给予替比夫定2000mg/kg/天(全身暴露水平达到人治疗剂量的暴露水平14倍)的雄性或雌性大鼠与未给药大鼠交配时,未观察到生育力受损的证据。
另一项研究显示当雄性和雌性大鼠给予替比夫定500或1000mg/kg/天时,生育力减低。与对照组(92%)相比,在500(76%)或1000(72%)mg/kg/天给药组大鼠的生育力指数下降。但没有发现精子形态学和功能的异常,亦没有发现睾丸和卵巢出现组织学异常。
一项幼年大鼠毒性试验也对生育力进行了评估,大鼠在第14天到第70天给予替比夫定,并与同样给药的其他窝仔交配。1000和2000mg/kg/天剂量组大鼠从给药到交配的平均天数轻微增加。与对照组(80%)相比,1000(40%)和2000(50%)mg/kg/天/组的生育力指数降低,然而那些交配成功大鼠的卵巢和子宫的参数并没有受到替比夫定的影响。大鼠给予替比夫定259mg/kg/天,暴露量为人体治疗剂量下暴露量的2.5到2.8倍时,生殖力和交配参数没有受到影响。
在临床前研究中,替比夫定没有致畸性,对胚胎和胎仔的发育也没有不良影响。对妊娠大鼠和家兔进行的研究显示替比夫定能通过胎盘。发育毒性研究显示,替比夫定在剂量达1000mg/kg/天时没有对大鼠和家兔的胎仔产生不良作用,该剂量下大鼠和家兔的暴露水平分别相当于人体治疗剂量(600mg/天)的6和37倍。
致癌性
动物实验提示,替比夫定没有潜在的致癌性。在小鼠和大鼠经口给予替比夫定的长期致癌性研究中,暴露剂量最高达到人体治疗剂量(每天600mg)的14倍时,没有发现致癌性。
【药代动力学】
-
成人药代动力学
在健康受试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评价了替比夫定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包括中国在内)。在两组人群中,替比夫定的药代动力学相似。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健康受试者(n=12)每日口服一次替比夫定600mg,稳态血浆浓度在给药后1-4小时(中位数2小时)达到峰值(Cmax的均数±标准差为3.69±1.25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是26.1±7.2μg﹒h/mL(均数±标准差),血浆谷浓度(Ctrough)大约是0.2-0.3μg/mL。每日给药一次,大约5至7天后达到稳态,蓄积量约为1.5倍,这说明其有效蓄积半衰期大约为15小时。
食物对口服吸收的影响
当替比夫定600mg单一剂量与高脂(约55g)、高热量(约950千卡)饮食同时给予患者服用时,替比夫定的吸收和暴露均不受影响。替比夫定在进食或空腹的条件下均可服用。
分布
替比夫定在体外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3.3%)。口服后,估算的表观分布容积超出全身体液量,提示替比夫定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内。替比夫定在血浆和血细胞间分布均匀。
代谢
健康受试者服用14C标记的替比夫定后,检测不出代谢产物。替比夫定不是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的底物或抑制剂(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消除
达到峰值后,替比夫定血药浓度以双指数方式下降,终末消除半衰期(T1/2)为40-49小时。替比夫定主要以原形通过尿液排泄。其肾清除率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提示主要排泄机制为被动扩散。单剂量口服600mg后,约42%剂量在给药后的7天中通过尿排泄。由于肾排泄是替比夫定的主要消除途径,对于中到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及那些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进行给药间隔调整(参见【用法用量】)。
特殊人群
性别
替比夫定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别差异。
种族
替比夫定药代动力学无显著种族差异。从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研究016获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其他人群所获得的结果相似。
儿童与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
未在儿童或老年患者中进行替比夫定药代动力学研究。
肾功能受损患者
在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者(未患慢性乙型肝炎)中评价了单剂量药代动力学(以肌酐清除率作为评估标准)。根据表13的数据,推荐在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患者中,需调整替比夫定的给药间隔(参见【用法用量】)。
表13 替比夫定在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数±标准差)肾功能(肌酐清除率,单位mL/min) 正常
(>80)
(n=8)
600mg轻度损害
(50-80)
(n=8)
600mg中度损害
(30-49)
(n=8)
400mg重度损害
(<30)
(n=6)
200mg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n=6)
200mg血浆浓度峰值
Cmax(μg/mL)3.4±0.9 3.2±0.9 2.8±1.3 1.6±0.8 2.1±0.9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INF
(μg•h/mL)28.5±9.6 32.5±10.1 36.0±13.2 32.5±13.2 67.4±36.9 肾清除率(L/h) 7.6±2.9 5.0±1.2 2.6±1.2 0.7±0.4
血透(达4小时)可降低替比夫定的全身暴露约23%。按照肌酐清除率进行给药间隔调整,在常规血透期间无需额外调整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应在血透后服用替比夫定。
肝功能受损患者
在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者(未患慢性乙型肝炎)中评价了单次给药剂量600mg药代动力学。肝功能受损者与无肝功能受损者比较,替比夫定的药代动力学未发生改变。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参见【用法用量】)。
【贮藏】
-
30℃以下贮藏。
保存在原包装盒内。
本品必须存放在儿童不可触及的地方。
【包装】
-
PVC/铝塑泡罩包装,每板含有7片薄膜衣片。每盒装有7片或14片。
【有效期】
-
24个月。
【执行标准】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1-(X-077)-2010Z-2018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70028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永安路31号
邮政编码:102200
电话号码:800 810 1555(仅供座机拨打)
400 621 3132
传真号码:010 6505 7099
网 址:www.novartis.com.cn
说明书修订日期
警告
药品名称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 公司名称 | 申请号/批准号 | 规格 | 剂型/给药途径 | 上市国家/地区 | 市场状态 | 日期 |
---|---|---|---|---|---|---|---|
替比夫定片
|
晖致制药(大连)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H20070028
|
600mg
|
片剂
|
中国
|
在使用
|
2021-09-24
|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 最低中标价12.32
- 规格:600mg
- 时间:2017-03-06
- 省份:福建
- 企业名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最高中标价0
- 规格:600mg
- 时间:2009-12-27
- 省份:山东
- 企业名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转化系数 | 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元) | 价格(元) | 生产企业 | 投标企业 | 省份 | 公布时间 | 网页链接 |
---|---|---|---|---|---|---|---|---|---|---|
替比夫定片
|
片剂
|
600mg
|
7
|
20.4
|
142.8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
江西
|
2010-07-16
|
无 |
替比夫定片
|
片剂
|
600mg
|
7
|
20
|
140.02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
广西
|
2011-02-17
|
无 |
替比夫定片
|
片剂
|
600mg
|
7
|
20.29
|
142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青海
|
2012-03-19
|
无 |
替比夫定片
|
片剂
|
600mg
|
7
|
20.3
|
142.07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
贵州
|
2011-11-14
|
无 |
替比夫定片
|
片剂
|
600mg
|
7
|
19.03
|
133.18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
四川
|
2013-07-19
|
无 |
查看更多药品招投标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受理号 | 药品名称 | CDE企业名称 | 申请类型 | 注册类型 | 承办日期 | 状态开始日期 | 办理状态 | 审评结论 |
---|---|---|---|---|---|---|---|---|
CYHS1400092
|
替比夫定片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仿制
|
6
|
2014-03-17
|
2016-09-26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四川省 1010964415521
|
查看 |
CYHS1301222
|
替比夫定片
|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仿制
|
6
|
2014-07-04
|
2016-09-26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山东省 1010964399421
|
查看 |
CXHB0701319
|
替比夫定片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补充申请
|
—
|
2007-11-12
|
2008-04-09
|
已发通知件北京市 EW008694189CN
|
查看 |
X0406035
|
替比夫定片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新药
|
1.1
|
2004-10-25
|
2005-09-06
|
已发批件北京市
|
查看 |
CXHB0801111
|
替比夫定片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补充申请
|
—
|
2008-08-01
|
2009-08-26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北京市 EA100758014CS
|
查看 |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