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药理分类: 心血管系统用药/ 抗心绞痛药
- ATC分类: 血脂调节剂/ 血脂调节剂,复方/ 血脂调节剂与其他药物的复方
- 剂型: —
- 医保类型: —
- 是否2018年版基药品种: ——
- OTC分类: ——
- 是否289品种: ——
- 是否国家集采品种: ——
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
核准日期:2008年05月29日
修改日期:2008年8月21日;
2009年11月02日;
2011年04月12日;
2011年09月19日;
2012年11月23日;
2012年12月24日;
2013年03月29日;
2013年12月25日;
2014年04月22日;
2014年10月20日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英文名称:Amlodipine Besylate and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汉语拼音:Anlüdiping Atuofatating Gai Pian
【注册商标】
-
多达一
【成份】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化学名称:(±)-2-[(2-氨基乙氧甲基)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5-甲酯,3-乙酯苯磺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0H25ClN2O5·C6H6O3S
分子量:567.05
阿托伐他汀钙的化学名称:[R-(R*,R*)]-2-(4-氟苯基)-β,δ-二羟基-5-(1-甲基乙基)-3-苯基-4-[(苯胺基)羰基]-1H-吡咯-1-庚酸钙盐(2:1)三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3H34FN2O5)2Ca·3H2O
分子量:1209.42
本品辅料包括:碳酸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聚山梨酯80、羟丙基纤维素、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欧巴代白色包衣预混物(含:聚乙烯醇、二氧化钛(E171)、聚乙二醇3000和滑石粉)。
【性状】
-
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
【适应症】
-
本品(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
氨氯地平
1、高血压
氨氯地平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氨氯地平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氨氯地平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近期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氨氯地平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建术的风险。
和
阿托伐他汀
1、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或混合性高脂血症(相当于Fredrickson分类法的Ⅱa和Ⅱb型)患者,如果饮食治疗和其它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本品可治疗其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载脂蛋白B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
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可与其它降脂疗法(如LDL血浆透析法)合用或单独使用(当无其它治疗手段时),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冠心病:
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本品适用于: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降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降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降低心绞痛的风险。
【规格】
【用法用量】
-
本品
在使用本品治疗高血压或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时,必须考虑到治疗剂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对于每一种成分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而相应调整,分别选择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剂量。
本品与单独使用它的两种组成成份的作用相当,可以相互替换。可给予患者等同于两种组成成份单药剂量的药物,或者为增加抗心绞痛、降血压或降脂作用,也可在单药剂量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或阿托伐他汀或两者同时加量。
本品可用于已经使用阿托伐他汀或氨氯地平其中一种药物而需要增加另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本品可用于高血压或心绞痛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的初始治疗。推荐的起始剂量应该根据每一种单药成分的推荐剂量进行适当组合。
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用法与用量详细信息参照以下部分。
氨氯地平
通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
体型较小的成人、虚弱、老年、或伴肝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此剂量也可为氨氯地平联合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剂量。
剂量调整应根据血压目标进行,一般来说应在7~14天后。如临床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地进行剂量调整。
心绞痛:治疗慢性稳定性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推荐剂量是5~10mg,每日一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大多数人的有效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
冠心病:治疗冠心病的推荐剂量为5~10mg,每日一次。临床研究中,大多数的患者需要10mg,每日一次的剂量(见【临床试验】)。
儿童:年龄6~17岁的儿童患者,治疗高血压的推荐口服剂量为2.5mg至5mg,每日一次。在儿童患者中尚未有5mg以上剂量的研究(见【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
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
病人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维持合理膳食。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阿托伐他汀常用的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本品最大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每日用量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
对于心血管事件的低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C<4.14mmol/L(或<160mg/dL)和总胆固醇<6.22mmol/L(或<240mg/dL),中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C<3.37mmol/L(或<130mg/dL)和总胆固醇<5.18mmol/L(或<200mg/dL),高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C<2.59mmol/L(或<100mg/dL)和总胆固醇<4.14mmol/L(或<160mg/dL),极高危患者治疗目标是LDL-C<2.07mmol/L(或<80mg/dL)和总胆固醇<3.11mmol/L(或<120mg/dL)。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日一次,其血脂水平可得到控制。治疗2周内可见明显疗效,治疗4周内可见最大疗效。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患者初始剂量应为10mg/日。应遵循剂量的个体化原则以每4周为间隔逐步调整剂量至40mg/日。如果仍然未达到满意疗效,可选择将剂量调整至最大剂量80mg/日或以40mg每日一次本品配用胆酸螯合剂治疗。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在一项由64例患者参加的慈善性用药研究中,其中46例患者有确认的LDL受体信息。这46例患者的LDL-C平均下降21%。本品的剂量可增至80mg/日。
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本品的推荐剂量是10~80mg/日。阿托伐他汀钙应作为其它降脂治疗措施(如LDL血浆透析法)的辅助治疗。或当无这些治疗条件时,本品可单独使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
肾脏疾病既不会对本品的血浆浓度产生影响,也不会对其降脂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
本品的安全性在一项入选了1092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得到评估。本品在治疗中有良好的耐受性。对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在本品的临床研究中,未见与该复方制剂相关的特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性质,程度和发生频率同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已有的报告相似(请参见下面相应的不良事件表)。
在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中仅5.1%的患者由于临床不良事件或实验室检查异常需要停药,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0%。
下表按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系统器官分类和频率单独列出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但<1/10,不常见:≥1/1000但<1/100,罕见:≥1/10,000但<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无法根据现有数据估计)。
表1.不良反应表MedDRA
系统器官分类不良反应 频率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感染及侵染 鼻咽炎 - 常见 血液与淋巴系统异常 白细胞减少症 非常罕见 - 血小板减少症 非常罕见 罕见 免疫系统异常 超敏反应 非常罕见 常见 过敏反应 - 非常罕见 代谢和营养异常 低血糖 - 不常见 高血糖* 非常罕见 常见 体重增加 不常见 不常见 体重下降 不常见 - 厌食 - 不常见 精神疾病 失眠 不常见 不常见 情绪变化(包括焦虑) 不常见 - 恶梦 - 不常见 抑郁 不常见 未知 意识错乱 罕见 - 神经系统异常 嗜睡 常见 - 头晕 常见 不常见 头痛(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时) 常见 常见 震颤 不常见 - 感觉减退、感觉异常 不常见 不常见 晕厥 不常见 - 张力亢进 非常罕见 - 周围神经病变 非常罕见 罕见 健忘 - 不常见 味觉障碍 不常见 不常见 锥体外系综合征 未知 眼部异常 视力模糊 不常见 视觉障碍(包括复视) 不常见 罕见 耳与迷路疾病 耳鸣 不常见 不常见 听力丧失 - 非常罕见 心脏异常 心悸 常见 - 心绞痛 罕见 - 心肌梗死 非常罕见 - 心律不齐(包括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 非常罕见 - 血管异常 面部潮红 常见 - 低血压 不常见 - 血管炎 非常罕见 - 呼吸道、胸部及纵隔异常 咽喉疼痛 - 常见 鼻衄 - 常见 呼吸困难 不常见 鼻炎 不常见 - 咳嗽 非常罕见 - 间质性肺病,尤其是在长期治疗中 - 未知 胃肠道异常 牙龈增生 非常罕见 - 恶心 常见 常见 上腹痛和下腹痛 常见 不常见 呕吐 不常见 不常见 消化不良 不常见 常见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和便秘) 不常见 - 口干 不常见 - 味觉障碍 不常见 - 腹泻、便秘、胀气 - 常见 胃炎 非常罕见 - 胰腺炎 非常罕见 不常见 嗳气 - 不常见 肝胆异常 肝炎 非常罕见 不常见 胆汁郁积 - 罕见 肝功能衰竭 - 非常罕见 黄疸 非常罕见 -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大疱性皮炎,包括多形性红斑 非常罕见 罕见 昆克氏水肿 非常罕见 - 多形性红斑 非常罕见 - 脱发 不常见 不常见 紫癜 不常见 - 皮肤变色 不常见 - 瘙痒症 不常见 不常见 皮疹 不常见 不常见 多汗症 不常见 - 发疹 不常见 - 荨麻疹 非常罕见 不常见 血管神经性水肿 非常罕见 罕见 剥脱性皮炎 非常罕见 - 光过敏 非常罕见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非常罕见 罕见 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 - 罕见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关节肿胀(包括踝关节肿胀) 常见 常见 关节痛、肌痛(见【注意事项】) 不常见 常见 肌肉痉挛、肌肉抽搐 不常见 常见 背痛 不常见 常见 颈痛 不常见 四肢疼痛 - 常见 肌肉疲劳 - 不常见 肌炎(见【注意事项】) - 罕见 横纹肌溶解症、肌病(见【注意事项】) - 罕见 肌腱病,在罕见情况下肌腱断裂 - 罕见 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 - 未知 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 排尿障碍、夜尿症、尿频 不常见 - 生殖系统及乳房疾病 阳萎 不常见 不常见 男子女性型乳房 不常见 非常罕见 全身异常及给药部位状况 水肿 常见 不常见 外周性水肿 - 不常见 疲劳 常见 不常见 胸痛 不常见 不常见 虚弱 不常见 不常见 疼痛 不常见 - 不适 不常见 不常见 发热 - 不常见 检查 肝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大多数符合胆汁郁积) 非常罕见 常见 血肌酸激酶升高(见【注意事项】) - 常见 尿白细胞阳性 - 不常见
氨氯地平
女性水肿、潮红、心悸和嗜睡的发生率比男性高。
在临床对照研究、开放式研究或上市后应用中,患者下列事件的发生率≤1%但是>0.1%,其相关性尚不确定,在此列出以提醒医生关注:
心血管系统:外周缺血。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眩晕。
胃肠系统:厌食,吞咽困难。
肌骨骼系统:关节病。
精神病学:性功能障碍(男性**和女性),神经质,人格解体。
皮肤及附属物:红斑疹,斑丘疹。
特殊感觉:结膜炎,眼痛。
营养代谢:口渴。
**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这些事件的发生率小于1%,但是在所有大剂量的研究中,这些副反应的发生率在1%至2%。
常规实验室检查数据在氨氯地平治疗中并没有临床显著性的变化。血钾,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胆固醇,尿酸,尿素氮或肌酐均没有临床相关变化。
阿托伐他汀
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阿托伐他汀安慰剂对照试验(n=8755)中最常见(≥2%)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依次为:鼻咽炎(8.3%),关节痛(6.9%),腹泻(6.8%),四肢痛(6.0%)和泌尿道感染(5.7%)。
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报告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
肌肉骨骼系统:骨骼肌痛;
营养和代谢系统:肝功能检查异常、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治疗新目标研究(TNT)
TNT研究(见【临床试验】)涉及了10001名有临床证据的冠心病患者(年龄范围29-78岁,19%女性;94.1%高加索白人,2.9%黑人,1.0%亚洲人,2.0%其他人种),每日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n=5006)或80mg(n=4995)治疗,严重不良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者随剂量的升高而增多。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组有62例(1.3%)发生转氨酶持续升高(在4-10天内2次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而阿托伐他汀10mg组有9例(0.2%)。肌酸激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以上)总体较少,但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高剂量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0.1%和13,0.3%。
强化降胆固醇治疗预防卒中研究(SPARCL)
SPARCL研究共纳入4731名无冠心病临床证据但近6个月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受试者(年龄21-92岁,40%女性;93.3%高加索白人,3.0%黑人,0.6%亚洲人,3.1%其他人种),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N=2365)或安慰剂(N=2366)治疗,随访中位值年限为4.9年。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转氨酶持续升高(在4-10天内2次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发生率(0.9%)高于安慰剂组(0.1%)。肌酸激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很罕见,但阿托伐他汀组发生率(0.1%)高于安慰剂组(0.0%)。糖尿病作为不良反应报告,阿托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各有144名(6.1%)和89名(3.8%)出现糖尿病(见【注意事项】)。
事后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80mg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降低(218/2365[9.2%]vs.274/2366[11.6%]),出血性卒中发生率升高(55/2365[2.3%]vs.33/2366[1.4%])。阿托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致死性出血性卒中发生率相似,分别为17人和18人。阿托伐他汀组非致死性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38人和16人。研究前有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导致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阿托伐他汀组7人[16%]vs.安慰剂组2人[4%])。
全因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阿托伐他汀每日80mg组216人(9.1%),安慰剂组211人(8.9%)。阿托伐他汀80mg组心血管死亡患者比例(3.3%)数值上低于安慰剂组(4.1%)。阿托伐他汀80mg组非心血管死亡患者比例(5.0%)数值上高于安慰剂组(4.0%)。
儿童患者:在为期26周涉及187名年龄在10-17岁的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重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男孩和初潮后女孩的对照研究中,阿托伐他汀10mg-20mg/日(n=140,31%为女孩;92%高加索白人,1.6%黑人,1.6%亚洲人,4.8%其他人种)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相似(见【临床试验】和【儿童用药】)。
上市后报告
以下不良反应来自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批准上市应用后的报告。因为上市后不良反应报告为患者主动报告,并且不确定实际用药人群数量,因此无法计算这些不良反应的确切发生率,同时这些不良反应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法确定。
氨氯地平
下面原因不明的上市后事件罕有报道:男性乳房增大。在上市后应用中,有报道由于使用氨氯地平导致患者黄疸与肝酶增高(很可能由于胆汁淤积或肝炎),对于病情严重者则需要住院治疗。
氨氯地平曾在以下患者中安全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病,代偿良好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
阿托伐他汀
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阿托伐他汀上市后未在上述列出的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大疱疹(包括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横纹肌溶解,疲劳感,肌腱断裂,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肝功能衰竭,头晕,抑郁,外周神经病变及胰腺炎。
罕有与使用他汀有关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的报告(见【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品的上市后监测中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报告,部分他汀类药品亦有低血糖反应的报告。
他汀类药品的国外上市后监测中有罕见的认知障碍的报道,表现为记忆力丧失、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多为非严重、可逆性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禁忌】
-
活动性肝脏疾病
本品包含阿托伐他汀成分,因此对于伴有活动性肝脏疾病或原因不明的肝脏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患者应禁用(见【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
已知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孕妇
本品含有阿托伐他汀,因此禁止孕妇或可能受孕的育龄女性用药。孕妇服用本品时,其中的阿托伐他汀成分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正常怀孕状态下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胆固醇或胆固醇衍生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物质。动脉粥样硬化为慢性病变过程,因此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怀孕期间停用降脂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长期转归影响甚微。
目前缺乏足够的有关孕妇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研究;但偶有报告观察到宫内暴露于他汀类药物时可出现胎儿先天异常。大鼠与家兔繁殖研究未观察到阿托伐他汀具有致畸的证据。对于育龄期妇女,只有那些极不可能受孕而且已被告知潜在危害者可以被处方本品。患者用药期间受孕需立即停药,并考虑药物可能对胎儿的潜在危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哺乳期妇女
本品中的阿托伐他汀或氨氯地平成分能否从人类乳汁中分泌尚未可知;但该类其它药物可少量分泌到乳汁中。因为他汀类药物可能对接受哺乳的新生儿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服用本品的女性禁止哺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也禁用于下列患者:
-与伊曲康唑、酮康唑和泰利霉素结合使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有严重低血压
-有休克(包括心源性休克)
-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例如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的心力衰竭。
【注意事项】
-
肌病与横纹肌溶解
阿托伐他汀和其它同类药物偶有少数因横纹肌溶解引起肌红蛋白血症和肌红蛋白尿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报告。肾损害病史可能是出现横纹肌溶解的一个危险因素,这类患者需密切监测药物对骨骼肌的影响。
与其它他汀类药物一样,阿托伐他汀偶可引起肌病(肌病定义为肌肉疼痛或肌肉无力,同时伴有肌酸磷酸激酶CPK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与某些特定药物如环孢霉素或CYP3A4强抑制剂(如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和HIV蛋白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可增加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不建议对接受他汀药物治疗的无症状患者进行CPK水平或其他肌酶的定期控制。对于存在横纹肌溶解症易感因素的患者,建议在开始他汀药物治疗前监测CPK水平,对那些在接受他汀药物治疗时出现肌肉症状的患者也应监测CPK水平(见下文)。
治疗前
对存在横纹肌溶解症易感因素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本品。在下列情况下,开始他汀药物治疗前应测量肌酸激酶(CPK)水平:
-肾功能损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
-遗传性肌疾病的个人或家族病史
-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肌肉毒性的既往史
-肝病和/或酗酒既往史
-对于老年患者(70岁以上),应根据是否存在横纹肌溶解症易感因素考虑此类测量的必要性。
-可能发生血浆水平升高的情形,例如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和包括遗传亚群在内的特殊人群。
在上述情况下,应权衡可能益处和治疗风险,并建议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
如果CPK水平在基线时显著升高(>5倍ULN),则不应开始治疗。
肌酸激酶测定
不应在高强度运动后或在存在任何可能导致CPK水平升高的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测量肌酸激酶(CPK),因为这会难以判读测量值。如果CPK水平在基线时显著升高(>5倍ULN),应在5至7日内再次系统性测量以便确认结果。
治疗中
-必须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肌肉痉挛或肌无力,尤其是伴有不适或发烧时。
-如果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发生这些症状,应测量患者的CPK水平。如果CPK水平显著升高(>5倍ULN),应停止治疗。
-如果肌肉症状严重并引起日常不适,即使CPK水平升高水平≤5倍ULN,也应考虑中断治疗。
-如果症状消除且CPK水平恢复正常,可以考虑以最低剂量重新使用本品并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如果CPK水平升高具有临床意义(>10倍ULN),或确诊或疑似为横纹肌溶解症,必须停止本品治疗。
氨氯地平对实验室参数没有影响。
偶有与使用他汀有关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IMNM)(一种自身免疫性肌病)的报告。IMNM的特征为:近端肌无力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停用他汀后症状仍然存在);肌肉活检显示为无显著炎症的坏死性肌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后改善。对于任何弥漫性肌痛、肌肉压痛或无力,或显著的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的患者应考虑为肌病。应建议患者立即报告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肌肉压痛或肌肉无力,尤其是伴有不适或发热时或者肌肉体征和症状在停用本品后仍存在的。如果出现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或确诊/疑诊肌病,应中断使用本品治疗。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如果同时应用环孢霉素、泰利霉素、纤维酸衍生物(贝特类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地拉夫定、二氧苯庚醇、秋水仙碱、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特拉匹韦、波西普韦)、HIV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包括沙奎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替拉那韦+利托那韦、地瑞那韦+利托那韦、福沙那韦、福沙那韦+利托那韦)、烟酸或咪唑类抗真菌药则增加肌病的危险。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替代(无相互作用)疗法取代这些药物。医生在考虑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纤维酸衍生物(贝特类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沙奎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地瑞那韦+利托那韦、福沙那韦、福沙那韦+利托那韦、免疫抑制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或调脂剂量的烟酸治疗时,应仔细权衡潜在的利益和风险,并应认真监测患者的任何肌肉疼痛、肌肉压痛或肌肉无力的体征和症状,尤其是在治疗开始的数月及任何一种药物剂量上调期间。当阿托伐他汀与前面提到的药物(见【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应用时,应考虑降低阿托伐他汀的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定期进行肌酸磷酸激酶的测定,但这样的监测不能确保可以预防严重肌病的发生。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本品和这些药物,应慎重权衡同步治疗的益处和风险,并建议对这些患者施行适当的临床监测。
不建议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夫西地酸。在夫西地酸治疗期间,应该暂停阿托伐他汀治疗。
本品的阿托伐他汀成分推荐处方用量及相互作用药物总结见表2所示(详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及【药代动力学】)。
表2.引起阿托伐他汀肌病/横纹肌溶解风险增加的相互作用药物环孢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替拉那韦+利托那韦)、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特拉匹韦) 避免使用阿托伐他汀 HIV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谨慎使用,并使用最低必要剂量 克拉霉素,伊曲康唑,HIV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地瑞那韦+利托那韦、福沙那韦、福沙那韦+利托那韦) 阿托伐他汀每日剂量不超过20mg HIV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
丙肝蛋白酶抑制剂(波西普韦)阿托伐他汀每日剂量不超过40mg
阿托伐他汀与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时,有案例报道发生了包括横纹肌溶解在内的肌病,当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秋水仙碱时应谨慎(见【药物相互作用】)。
任何患者如有急性、严重情况预示肌病或有危险因素(如严重急性感染,低血压,大手术,创伤,严重代谢、内分泌和电解质紊乱,未控制的痫性发作)易诱发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的肾功能衰竭,应暂停或中断使用本品治疗。
肝功能异常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与一些其它降脂药物,可引起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有0.7%出现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2次或2次以上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用药剂量为10、20、40和80mg的患者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0.2%、0.2%、0.6%和2.3%。
阿托伐他汀临床试验中1例患者出现黄疸,其他患者肝功能检查(LFT)指标的升高与黄疸及其它临床体征或症状无关。降低用药剂量、药物中断或停止用药后,转氨酶水平恢复到或接近治疗前水平而无后遗症。30例肝功能检查指标持续升高的患者18例在降低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的情况下继续治疗。
对于出现肝损伤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在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前,推荐进行肝酶检测,并此后根据临床指征重复检测。若转氨酶水平升高,应进行监控直至转氨酶水平正常为止。若ALT或AST持续超过正常上限(ULN)三倍以上,应中断治疗。对于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氨氯地平的半衰期延长且AUC值较高;尚未确定建议剂量。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患者的上市后报告中,罕有发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肝功能衰竭的报道。在使用本品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严重的肝损伤伴有临床症状和/或高胆红素血症或黄疸,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果没有发现其他可能的病因,不要重新开始使用本品治疗。
阿托伐他汀应慎用于过量饮酒和/或曾有肝脏疾病史患者。活动性肝病或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禁用本品(详见【禁忌】)。
心绞痛加重和心肌梗死
在开始使用氨氯地平或增加氨氯地平剂量后可能会发生心绞痛加重和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伴有严重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慎用本药。一项针对严重心力衰竭(NYHA Ⅲ级和Ⅳ级)患者的长期安慰剂对照研究表明,氨氯地平治疗组的肺水肿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慎用包含氨氯地平在内的钙通道阻滞剂,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和死亡率。
低血压
使用氨氯地平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尤其在是伴有严重大动脉狭窄的患者中。由于作用是逐渐发挥的,因此急性低血压不太可能发生。
内分泌功能
有报道显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阿托伐他汀)的使用与HbA1c和空腹血清葡萄糖水平升高相关。
他汀类药物能干扰胆固醇合成,从理论上说可抑制肾上腺和(或)性腺类固醇物质的合成。临床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不减少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或损害肾上腺储备。他汀类药物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尚无足够的病例研究,对闭经前妇女垂体一性腺轴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当他汀类药物与能够降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或活性的药物如酮康唑,安体舒通和西咪替丁合用时应谨慎使用。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在一只给予阿托伐他汀120mg/kg/日3个月的雌性犬中出现脑出血。增加剂量给予另一只雌性犬阿托伐他汀280mg/kg/日11周后,在濒死状态处死,也发现脑出血和视神经空泡形成。每公斤体重120mg的剂量如按人类最大给药量每日80mg计算,则其全身暴露约为人血浆曲线下面积(AUC,0-24小时)的16倍。在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中,观察到2只雄性犬(一只给药为10mg/kg/日,另一只为120mg/kg/日)各出现一次强直性惊厥。在长期给药2年,剂量最大达400mg/kg/日的小鼠和剂量达100mg/kg/日的大鼠中未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按推荐的人类最大给药量每日80mg计算,这些给药量是人体曲线下面积(0-24)的6~11倍(小鼠)和8~16倍(大鼠)。
在给予其它他汀类药物时,观察到犬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损害,特征为血管周围的出血,水肿和单核细胞血管周隙浸润。在临床正常的犬中,化学结构相似的另一本类药物血浆药物水平约高于推荐的人最大剂量30倍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产生视神经变性(视网膜-膝状体纤维Wallerian变性)。
出血性卒中
SPARCL研究(强化降胆固醇治疗预防卒中研究)共纳入4731名近6个月内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没有冠心病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或安慰剂治疗。该研究事后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80mg组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55人[2.3%]和33人[1.4%];HR=1.68;95%CI:1.09-2.59;p=0.0168),两组患者致死性出血性卒中发生率相似(阿托伐他汀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7人和18人),阿托伐他汀组非致死性出血性卒中发生率(38人,1.6%)高于安慰剂组(16人,0.7%)。阿托伐他汀组出血性卒中发生率较高与研究开始时患者的某些基线特征(包括出血性卒中和腔隙性卒中)有关(见【不良反应】)。对于有出血性卒中或腔隙性梗塞病史的患者,尚无法权衡80mg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开始治疗前应认真考虑出血性卒中的潜在风险。
间质性肺病
曾有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病的特例报告,尤其是在长期治疗中(见【不良反应】)。间质性肺病可引起呼吸困难、无痰干咳和一般健康恶化(乏力、消瘦和发热)。如果怀疑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病,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糖尿病
一些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提升血糖浓度,对于未来有较高风险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在正规的糖尿病护理适当的情况下产生高血糖。但是,这种风险被他汀类药物带来的血管风险下降相互抵消,因此不应作为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理由。应根据国家指南对高危患者(空腹血糖5.6至6.9mmol/L、BMI>30kg/m2、甘油三酯升高、高血压)进行临床和生化监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妊娠分类X(见【禁忌】)
本品含有阿托伐他汀,因此禁止孕妇或可能受孕的育龄女性用药。孕妇服用本品时,其中的阿托伐他汀成分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育龄妇女只有在怀孕可能性极小和已被告知药物对孕妇的潜在危险时方可服用本品。服用本品的妇女一旦受孕,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在怀孕期间继续用药缺少已知的临床获益。
正常怀孕状态下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胆固醇或胆固醇衍生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物质。动脉粥样硬化为慢性病变过程,因此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怀孕期间停用降脂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长期转归影响甚微。
氨氯地平:
目前尚缺乏对孕妇足够的对照研究。只有当潜在受益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可在妊娠期间使用氨氯地平。
当妊娠大鼠及兔在各自的主要器官形成时期经口接受高达10mg氨氯地平/kg/日(根据mg/m2基础换算,分别是人类最大推荐剂量10mg的8倍*和23倍*)的马来酸氨氯地平时,未发现致畸性或其他胚胎/胎儿毒性。然而在交配前、整个交配和受孕期间接受马来酸氨氯地平(剂量相当于10mg氨氯地平/kg/日)治疗14天的大鼠中,观察到窝数显著减少(大约50%),子宫内死亡数量显著增加(约5倍)。研究已证明,马来酸氨氯地平在该剂量下能够延长大鼠的受孕期和分娩期。
*以50kg体重的患者为基础。
阿托伐他汀:
目前缺乏足够的阿托伐他汀在孕期应用的对照研究。罕见因宫内暴露于他汀类药物引起先天异常的报告。一项包含约100名暴露于其它他汀类药物的孕妇随访研究发现,先天性异常、自发性流产和胎儿死亡/死产的发生率未超过一般人群的预期值,但本研究仅能排除先天异常基础发病率3~4倍的风险,同时89%的患者怀孕前即开始用药,但获知怀孕后的3个月内停止用药。
阿托伐他汀通过大鼠的胎盘在胎鼠肝脏中达到与母体血浆相同的药物水平。当大鼠剂量高达300mg/kg/日,兔子剂量高达100mg/kg/日,阿托伐他汀未产生致畸作用。依据体表面积(mg/m2)计算,这些剂量约为人类暴露用量的30倍(大鼠)或20倍(兔子)(见【禁忌】)。
在一项研究中,大鼠的阿托伐他汀钙给药剂量是20、100、或225mg/kg/日,从妊娠第7天至哺乳期第21天(断奶),母亲的给药剂量为225mg/kg/日时幼畜出生、新生、断奶和成熟期的存活率降低。母亲的给药剂量为100mg/kg/日,幼畜第4和21天的体重下降;母亲的给药剂量为225mg/kg/日在出生,第4天,21天和91天的幼畜体重下降;幼畜发育延迟(剂量为100mg/kg/日出现罗特尔综合症,而225mg/kg/日出现听觉惊跳反应;剂量为225mg/kg/日出现耳廓分离和眼裂)。这些剂量相当于人每日服用80mg剂量时曲线下面积的6倍(100mg/kg/日)和22倍(225mg/kg/日)。
分娩
尚无本品对孕妇影响的研究,包括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在分娩过程中对母亲或胎儿的研究以及对产程的影响。对大鼠的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可延长大鼠的产程。
哺乳期妇女用药:
目前对氨氯地平是否经人乳分泌尚不清楚。
目前对阿托伐他汀是否经人乳分泌尚不清楚,但另外一种同类药物能够少量分泌到乳汁中。被哺乳的幼鼠血浆和肝脏的药物浓度分别为母乳中药物浓度的50%和40%。动物乳汁药物浓度水平可能不能准确反映人类乳汁药物浓度水平,因为另外一种同类药物可通过人类乳汁分泌,同时他汀类药物可能对接受哺乳的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服用本品的母亲不应哺乳(见【禁忌】)。
【儿童用药】
-
本品在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每天2.5至5mg)可有效降低6至17岁儿童的血压(见【临床试验】)。氨氯地平在不足6岁的患者中对血压的作用尚不清楚。
阿托伐他汀:
在青少年男孩和月经初潮后女孩参加的为期6个月对照临床试验中,对阿托伐他汀在10~17岁的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评估。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基本相似。如不考虑因果关系评价,两组中所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感染。尚未在该患者群中对大于20mg的剂量进行研究。在这项对照研究中,未发现本品对青少年男孩或女孩的生长或性成熟或女孩的月经周期长度产生任何显著影响(见【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用法用量】)。青少年女性患者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必须采取适合的避孕方法(见【禁忌】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阿托伐他汀在儿童/青少年患者人群的推荐起始剂量为10mg/日,剂量在20mg/日以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儿童对照研究中进行,阿托伐他汀用于儿童/青少年时期治疗以减少成人时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有效性尚未被证实。尚无本品对该人群生长发育的安全性资料。尚未进行阿托伐他汀用于青春期前或者小于10岁患者人群的对照临床试验。
在一项非对照研究中,评估了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中包括有8名儿童患者)使用1年剂量最高至80mg/天的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见【临床试验】)。
【老年用药】
-
本品在老年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的临床研究没有足够数量65岁以上的受试者以确定老年受试者是否与年轻受试者的反应不同。其它的临床应用中没有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反应上的差别。一般来说,考虑到多数情况下老人有肝、肾或心功能的减退及并发其它疾病或合用其它药物的可能更大,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要谨慎,通常开始宜用剂量范围内的低剂量。老年患者对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导致曲线下面积(AUC)增加约40~60%,因此宜从小剂量起始(见【用法用量】)。
阿托伐他汀:
临床研究中39828名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15813名(40%)≥65岁,2800名(7%)≥75岁。这两个人群与年轻受试者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无差异。其它临床使用经验报告也显示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没有差异。但不能除外某些老年患者对药物敏感性更高,高龄(≥65岁)是肌病的一个易感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
-
氨氯地平10mg和阿托伐他汀80mg在健康受试者中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表明:二者合用时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未见改变,氨氯地平对阿托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显示对最大血浆浓度(Cmax)无影响:91%(90%可信区间:80~103%),但与氨氯地平合用时,阿托伐他汀的曲线下面积AUC增加18%(90%可信区间:109~127%),无临床意义。
尚无本品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但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单一成分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氨氯地平:
1.体外研究数据:人血浆的体外实验资料表明氨氯地平对试验药物(地高辛、苯妥英纳、华法林和吲哚美辛)的蛋白结合未产生影响。
2.西咪替丁:与西咪替丁合用不改变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
3.葡萄柚汁:20名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240ml葡萄柚汁和单剂量10mg氨氯地平,未见对氨氯地平药代动力学有明显影响。
4.镁铝氢氧化物抗酸药:单剂量的氨氯地平与镁铝氢氧化物抗酸药合用,对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未见显著影响。
5.西地那非:单剂量100mg的西地那非不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氨氯地平与西地那非合用时各自独立发挥降压效应。
6.阿托伐他汀:10mg氨氯地平多次给药合并使用80mg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
7.地高辛:氨氯地平与地高辛合用不改变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地高辛水平或肾脏的地高辛清除率。
8.乙醇(酒精):10mg的氨氯地平单次或多次给药,对乙醇的药代动力学没有显著影响。
9.华法林:氨氯地平与华法林合用不改变华法林的凝血酶原反应时间。
10.CYP3A4抑制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日剂量180mg地尔硫卓与5mg本品同服,导致氨氯地平全身性暴露量增加60%。本品在健康志愿者中与红霉素同服未显著影响氨氯地平全身性暴露量。但是CYP3A4强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可能较大程度增加氨氯地平血浆浓度。氨氯地平与CYP3A4抑制剂同服时应监测低血压及水肿症状。
11.CYP3A4诱导剂:目前没有CYP3A4诱导剂对氨氯地平作用的相关数据。氨氯地平与CYP3A4诱导剂同服时应密切监测血压水平。
12.环孢霉素:一项对肾移植患者(N=11)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当与氨氯地平同时治疗时,环孢霉素的谷值水平平均升高40%。
13.药物/实验室检查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阿托伐他汀:
与他汀类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贝特类调脂药(如吉非贝特、苯扎贝特)、烟酸、奈法唑酮、环孢素、胺碘酮、地尔硫卓、夫地西酸等。
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如:纤维酸衍生物、调脂剂量的烟酸、环孢霉素或CYP3A4强抑制剂(如克拉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及伊曲康唑)(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14.CYP3A4强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通过CYP3A4代谢。阿托伐他汀与CYP3A4强抑制剂联合用药可引起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升高。药物相互作用的程度和作用增强取决于不同产品对CYP3A4的影响程度。
克拉霉素:与阿托伐他汀单独用药比较,阿托伐他汀80mg与克拉霉素(500mg,每日二次)联合用药时阿托伐他汀AUC显著增加(见【药代动力学】)。因此应用克拉霉素的患者,应避免阿托伐他汀用量>20mg(见【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与蛋白酶抑制剂合用:与阿托伐他汀单独用药比较,阿托伐他汀与数个HIV蛋白酶抑制剂组合联合用药以及与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特拉匹韦)联合用药时,阿托伐他汀AUC显著增加(见【药代动力学】)。因此,对于使用HIV蛋白酶抑制剂替拉那韦+利托那韦、或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特拉匹韦的患者,应避免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于使用HIV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阿托伐他汀,并应使用最低必要剂量。对于使用HIV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地瑞那韦+利托那韦、福沙那韦、或福沙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不应超过20mg,并在使用时应谨慎。(见【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对于服用HIV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或丙肝蛋白酶抑制剂(波西普韦)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不应超过40mg,并建议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
伊曲康唑:阿托伐他汀40mg与伊曲康唑200mg联合用药时阿托伐他汀AUC显著增加(见【药代动力学】)。因此应用伊曲康唑的患者,避免阿托伐他汀用量>20mg(见【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15.葡萄柚汁:包含抑制细胞色素P4503A4的一种或更多成分,能增加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尤其当摄入大量柚子汁时(每天饮用超过1.2升)。
16.环孢霉素: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是OATP1B1载体的底物。OATP1B1抑制剂(如环孢霉素)能增加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与阿托伐他汀单独用药比较,阿托伐他汀10mg与环孢霉素5.2mg/kg/日联合应用使阿托伐他汀的AUC显著增加(见【药代动力学】)。应避免阿托伐他汀与环孢菌素联合应用(见【注意事项】)。
17.吉非罗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吉非罗齐进行联合应用时,造成肌病/横纹肌溶解发生的风险增高,因此阿托伐他汀与吉非罗齐应避免联合应用(见【注意事项】)。
18.其他贝特类药物:已知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其他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会造成肌病的发生风险增高(见【注意事项】)。
19.烟酸:当阿托伐他汀与烟酸进行联合应用时,对骨骼肌造成影响的风险可能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减低阿托伐他汀的服用剂量(见【注意事项】)。
20.利福平和其它CYP3A4诱导剂:阿托伐他汀与CYP3A4诱导剂(如:依法韦仑、利福平)联合应用能使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产生不同水平的降低。由于利福平的双重相互作用机制,在利福平给药后延迟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的显著降低有关,因此建议阿托伐他汀与利福平同时给药。
21.地高辛:当多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地高辛合用时,地高辛的稳态血浆浓度增加约20%。患者服用地高辛时应监测地高辛水平。
22.口服避孕药:阿托伐他汀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分别增加炔诺酮和乙炔雌二醇(见【药代动力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30%和20%。当服用本品的妇女选择口服避孕药时应考虑到AUC的增加。
23.华法林:当患者接受华法林长期治疗时,阿托伐他汀对凝血酶原时间无临床显著影响。
24.秋水仙碱:已有关于阿托伐他汀与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时肌病(包括横纹肌溶解)发生的报道。
【药物过量】
-
在人体尚无本品服药过量的资料。
氨氯地平
严重过量可能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伴有显著的低血压以及可能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人体研究中,氨氯地平有意过量应用的资料有限。
分别给予小鼠和大鼠等价于40mg氨氯地平/kg和100mg氨氯地平/kg的马来酸氨氯地平单次口服剂量导致死亡。给予犬等价于氨氯地平4或以上mg/kg或更高的马来酸氨氯地平(根据mg/m2换算,为人类最大推荐剂量的11或更多倍)单次口服剂量引起明显的周围血管扩张和低血压。
如服用氨氯地平过量,应开始积极进行心肺监测。进行频繁的血压测量。如果发生低血压,应给予心血管支持治疗,包括将四肢抬高以及补液。如果应用这些保守治疗,低血压仍然不缓解,可考虑给予血管收缩剂(如:苯肾上腺素),注意循环液体量和尿量。由于氨氯地平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所以透析治疗是无益的。
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药物过量尚无特殊治疗措施。一旦出现药物过量,患者应根据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及支持性治疗措施。由于阿托伐他汀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血液透析不能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的清除。
【临床试验】
-
1.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
成人患者: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在15个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其中氨氯地平组800人,安慰剂组538人。安慰剂校正后,接受每天一次氨氯地平给药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用药后24小时卧位和立位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立位血压降低12/6mmHg,卧位血压降低13/7mmHg。间隔24小时给药观察到药物降压作用可持续24小时(降压峰值和谷值效果几乎相同)。用药时间达到1年的患者未显示对药物的耐受性。3个平行、固定剂量的剂量反应研究显示: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卧位和立位血压的降低是呈剂量相关的。药物对年轻人和老年人患者舒张压的作用效果相仿。对老年患者收缩压的影响大些,可能与其收缩压基线较高有关。对黑色人种与白色人种的作用相仿。
儿童患者:268名6岁至17岁的高血压患者首先随机接受氨氯地平2.5或5mg,每日一次,治疗4个星期后,二次随机分组接受同样剂量的氨氯地平或安慰剂继续治疗4个星期。在8周结束时,接受2.5mg或5mg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其收缩压要显著低于二次随机分组接受安慰剂的患者。药物降压的强度难以准确量化,但幅度可能是5mg的剂量使收缩压下降小于5mmHg,而2.5mg的剂量使收缩压下降小于3.3mmHg。不良事件与成人相似。
2.氨氯地平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
氨氯地平5~10mg/日,在运动诱发的心绞痛中的作用,已在8个安慰剂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评估,研究持续时间为6周,共包括1038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4人使用氨氯地平片,354人使用安慰剂)。其中5个研究,应用10mg剂量,其运动(脚踏车或活动平板)时间显著增加。氨氯地平10mg与5mg,其症状限制性活动时间平均增加分别为12.8%(63秒)以及7.9%(38秒)。在一些研究中,氨氯地平10mg也能延长发生1mmST段偏离的时间和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氨氯地平的持久功效在心绞痛患者的长期研究中已被证实。心绞痛患者中血压的降低(4/1mmHg)和心率的变化(+0.3bpm)没有显著临床意义。
3.氨氯地平对血管痉挛型心绞痛的作用:
一个持续4周,包含50名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氨氯地平治疗能够减少大约4次/周的心绞痛发作,安慰剂组能够减少大约1次/周的心绞痛发作(p<0.01)。由于临床症状改善不足而退出研究的患者氨氯地平组为2/23,安慰剂组为7/27。
4.氨氯地平对已证实的冠心病的作用:
PREVENT研究入选了825名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给予氨氯地平(5~10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并随访3年。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变化。虽然研究并没有显示两组冠脉管径有显著性差异,但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入院的比例和需行冠脉重建术的比例有降低趋势。
CAMELOT研究入选了1318名最近通过血管造影术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支无病变,不伴心衰且射血分数≥40%。患者(76%男性,89%白种人,93%美国人,89%具有心绞痛历史,52%未行PCI术,4%行PCI但未置入支架,44%行支架置入术)被随机分配至双盲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其中接受阿司匹林占89%,他汀类药物83%,β-阻滞剂74%,硝酸甘油50%,抗凝药物40%,利尿剂32%,但是排除其它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基础上接受氨氯地平5~10mg/日治疗或者安慰剂治疗。随访的平均时间为19个月。患者首发以下事件之一的时间为主要终点: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重建术;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心跳复苏;心衰入院;脑卒中/TIA;或外周血管性疾病。氨氯地平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发生110(16.6%)和151(23.1%)次首发事件,风险比为0.691(95%CI:0.540-0.884,p=0.003)。主要终点的概括见图1。这个研究的结论主要来自药物对于因心绞痛发作而入院、及对于冠脉重建术的预防作用(见表3)。图2显示不同亚组的效果。
CAMLOT研究亚组中,行冠脉造影的人群(274例),与安慰剂相比,氨氯地平并未降低冠脉斑块体积(血管内超声检查)。
图1:氨氯地平组与安慰剂组复合临床终点的卡普兰-迈耶曲线分析
图2.在所有亚组分析中氨氯地平对比安慰剂对于主要终点的影响
下面表3概述了有显著意义的复合终点和临床结果,其它主要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跳复苏,心肌梗死,心衰入院,脑卒中/TIA,或外周血管性疾病,氨氯地平组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表3:CAMELOT主要临床结果的发生率临床结果N(%) 氨氯地平(N=663) 安慰剂(N=655) 危险降低(p值) 心血管复合终点 110(16.6) 151(23.1) 31%(0.003) 心绞痛入院治疗* 51(7.7) 84(12.8) 42%(0.002) 冠状动脉重建术* 78(11.8) 103(15.7) 27%(0.033)
5.氨氯地平对心力衰竭的作用研究:
氨氯地平在四项为期8~12周的研究中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NYHA分级Ⅱ/Ⅲ级的心衰患者697名。通过测定运动耐力,NYHA分级、临床症状或左心室射血分数,研究证实氨氯地平没有使心衰加重的证据。在一个氨氯地平的长期(随访至少6个月,平均13.8月)、安慰剂对照、发病率/死亡率的研究中,1153名NYHAⅢ级(n=931)或NYHAⅣ级(n=222)的心衰患者,在接受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和ACEI的基础上,接受氨氯地平5~10mg,氨氯地平对研究的主要终点、NYHA分级,或心衰症状没有影响。这些复合终点是指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以及心血管发病率(特指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衰加重而入院)。氨氯地平组与安慰剂组,所有原因的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的总数分别为222/571(39%)与246/583(42%),研究中,心血管病事件约占研究终点事件的25%。
另外一个随机化研究(PRAISE-2)中,NYHAⅢ(80%)或Ⅳ(20%)的心衰患者未伴有临床症状或明确的缺血性疾病,在接受稳定剂量的ACEI(99%),洋地黄(99%)以及利尿剂(99%)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安慰剂(n=827)或氨氯地平(n=827)治疗,随访平均33个月的时间,所有原因致死率的主要终点在氨氯地平以及安慰剂组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95%的可信区间,氨氯地平组从下降8%至增加29%)。但氨氯地平组有更多的肺水肿报道。
6.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英国的盎格鲁-斯堪地那维亚心脏终点研究(ASCOT)评估了阿托伐他汀对致死和非致死性冠心病的疗效。入选了10,305名年龄为40~80岁(平均63岁)的高血压患者,既往没有心肌梗死病史,总胆固醇水平≤251mg/dl(6.5mmol/l)。此外,所有患者至少有下列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3项:男性(81.1%),年龄≥55岁(84.5%),吸烟(33.2%),糖尿病(24.3%),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史(26%),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6(14.3%),外周血管疾病(5.1%),左心室肥厚(14.4%),脑血管病史(9.8%),特异的心电图异常(14.3%),蛋白尿/白蛋白尿(62.4%)。在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患者均接受抗高血压治疗(非糖尿病患者目标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目标血压低于130/80mmHg)并且随机分配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日(n=5168)或安慰剂(n=5137)的治疗,使用适当的协变量调整的方法调整已入选患者的9个基线特征分布以减少这些特征在组间的不平衡。患者随访中位值年限是3.3年。
阿托伐他汀10mg/日对血脂水平的作用与以前的临床研究所观察的结果是类似的。
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冠脉事件[致死性冠心病(安慰剂组46个事件,阿托伐他汀组40个事件)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安慰剂组108个事件,阿托伐他汀组60个事件)]的发生率,相对危险降低36%[(阿托伐他汀组发生率1.9%,安慰剂组为3.0%),p=0.0005(见图3)]。无论年龄,吸烟状况,肥胖或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危险降低都是一致的。无论基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何,均可见阿托伐他汀的这一作用。由于事件数目较少,女性的结果不确定。
图3:阿托伐他汀10mg/日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死亡累计发生率的影响(盎格鲁-斯堪地那维亚心脏终点试验-降脂分支ASCOT-LLA研究)
阿托伐他汀也显著降低血管重建术的相对危险达42%。虽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降低没有达到预定的显著水平(p=0.01),但是观察到相对危险降低26%的良好趋势(阿托伐他汀组发生率是1.7%,安慰剂组是2.3%)。两个治疗组间心血管病死亡(p=0.51)和非心血管病死亡(p=0.17)没有显著差异。
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协作研究(CARDS)评估了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CVD)终点的作用。入选2838名(94%是白人,68%为男性),年龄为40~75岁的以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无心血管疾病病史,低密度脂蛋白≤160mg/dL,甘油三酯≤600mg/dL。除了糖尿病,所有患者至少有下列危险因素中的一项:正在吸烟(23%),高血压(80%),视网膜病(30%),微量白蛋白尿(9%)或大量白蛋白尿(3%)。本研究未入选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这项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研究中,患者按1:1比率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日(n=1,429)或者安慰剂治疗(n=1,411),随访中位值年限为3.9年。主要终点是任何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冠心病死亡,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或卒中。主要分析是主要终点第一次发生的时间。
患者的基线特征是:平均年龄62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7.7%;中位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0mg/dL;中位值总胆固醇207mg/dL;中位值甘油三酯151mg/dL;中位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mg/dL。
阿托伐他汀10mg/日对血脂水平的作用与以前的临床研究所观察的结果是类似的。
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阿托伐他汀组83个事件,安慰剂组127个事件),相对危险降低37%,风险比0.63,95%可信区间(0.48,0.83)(p=0.001)(见图4)。年龄,性别或基线血脂水平均未影响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图4.CARDS研究中阿托伐他汀每日10mg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急性冠心病死亡,不稳定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或卒中)发生时间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达48%(阿托伐他汀组21个事件vs安慰剂组39个事件),HR 0.52,95%CI(0.31,0.89)(p=0.016),心肌梗死的风险率下降了42%(阿托伐他汀组38个事件vs安慰剂组64个事件),HR 0.58,95.1%CI(0.39,0.86)(p=0.007)。两组间心绞痛、血运重建术和急性冠心病死亡无显著差异。
阿托伐他汀组有61人死亡,而安慰剂组82人死亡,(HR 0.73,p=0.059)。
在治疗新目标研究(TNT)中,评估阿托伐他汀80mg/日和10mg/日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入选了10,001名(94%白人,81%男性,38%≥65岁)有临床证据的冠心病患者,且全部经过8周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日的开放导入期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小于130mg/dL。患者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日或80mg/日治疗,随访中位值年限为4.9年。主要终点是下列任何主要心血管事件(MCVE)的首次发生时间: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复苏,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治疗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在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组分别为73,145,128,98和47mg/dL,阿托伐他汀10mg/日治疗组分别为99,177,152,129和48mg/dL。
阿托伐他汀80mg/日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mg/日组434个事件,10mg/日组548个事件),相对危险降低22%,危险比0.78,95%可信区间(0.69,0.89),p=0.0002(见图5和表4)。总体危险降低在不同年龄(<65,≥65)或性别是一致的。
图5.比较阿托伐他汀80mg/日和10mg/日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时间的作用(TNT)
表4.TNT研究的疗效结果总结终点 阿托伐他汀10mg
(N=5006)阿托伐他汀80mg
(N=4995)HRa(95%CI) 主要终点 n (%) n (%) 第一次主要心血管终点 548 (10.9) 434 (8.7) 0.78(0.69,0.89) 主要终点构成 CHD死亡 127 (2.5) 101 (2.0) 0.80(0.61,1.03) 非致死性,非血管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 308 (6.2) 243 (4.9) 0.78(0.66,0.93) 心脏骤停复苏 26 (0.5) 25 (0.5) 0.96(0.56,1.67) 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 155 (3.1) 117 (2.3) 0.75(0.59,0.96) 次要终点* 第一次因CHF住院 164 (3.3) 122 (2.4) 0.74(0.59,0.94) 第一次PVD终点 282 (5.6) 275 (5.5) 0.97(0.83,1.15) 第一次CABG或其它冠脉血运重建术b 904 (18.1) 667 (13.4) 0.72(0.65,0.80) 第一次确切的心绞痛终点b 615 (12.3) 545 (10.9) 0.88(0.79,0.99) 全因死亡率 282 (5.6) 284 (5.7) 1.01(0.85,1.19) 全因死亡率组成 心血管死亡 155 (3.1) 126 (2.5) 0.81(0.64,1.03) 非心血管死亡 127 (2.5) 158 (3.2) 1.25(0.99,1.57) 癌症死亡 75 (1.5) 85 (1.7) 1.13(0.83,1.55) 其它非CV死亡 43 (0.9) 58 (1.2) 1.35(0.91,2.00) 自杀,杀人和其它创伤性非-CV死亡 9 (0.2) 15 (0.3) 1.67(0.73,3.82)
b其它次要终点组成
*次要终点不包括在主要终点中
HR=风险比;CHD=冠心病;CI=可信区间;MI=心肌梗死;CHF=充血性心力衰竭;CV=心血管;PVD=周围血管疾病;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次要终点的可信区间未用多重比较进行调整。
在主要有效性终点包含的事件中,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显著降低非致死性、非血管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及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但没有降低冠心病死亡或心脏骤停复苏的发生率(表4)。预定的次要终点中,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显著降低冠脉血运重建术、心绞痛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发生率,但没有降低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发生率的降低只在既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8%患者中观察到。
两个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表4)。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组发生心血管死亡,包括冠心病死亡和致死性卒中的患者在数字上少于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组发生非心血管死亡的患者在数字上大于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
在强化降脂进一步减少临床终点研究(IDEAL)中,8888名80岁以下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与辛伐他汀20至40mg/日治疗相比,评估是否能降低心血管危险。患者主要是男性(81%),白人(99%),平均年龄61.7岁,随机时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121.5mg/dL;76%使用他汀治疗。在这项前瞻、随机、开放、盲终点(PROBE)研究中无导入期,患者随访中位值年限是4.8年。治疗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在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组分别为78、145、115、45和100mg/dL,辛伐他汀每日20~40mg治疗组分别为105、179、142、47和132mg/dL。
两个治疗组主要终点,即首次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复苏)没有显著差异: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组为411(9.3%),辛伐他汀20~40mg/日治疗组为463(10.4%),风险比0.89,95%可信区间(0.78,1.01),p=0.07。
两个治疗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组为366(8.2%),辛伐他汀20~40mg/日治疗组为374(8.4%)。阿托伐他汀80mg/日治疗组和辛伐他汀20~40mg/日治疗组发生心血管或非心血管死亡的患者比例是类似的。
7.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及混合性高脂血症(FredrickconⅡa和Ⅱb型)中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降低高脂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两周内可见疗效,通常在治疗4周内达到最大疗效,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
阿托伐他汀在各种高脂血症的患者群,无论是否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男性和女性及老年人均有效。
在两项针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多中心、安慰剂对照、观察剂量-效应的研究中,单一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给药6周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汇总结果见表5)。
表5: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剂量-效应关系(经调整自基线平均百分变化)a剂量 N TC LDL-C ApoB TG HDL-C Non-HDL-C/HDL-C 安慰剂 21 4 4 3 10 -3 7 10mg 22 -29 -39 -32 -19 6 -34 20mg 20 -33 -43 -35 -26 9 -41 40mg 21 -37 -50 -42 -29 6 -45 80mg 23 -45 -60 -50 -37 5 -53
来自24项FredricksonⅡa和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对照研究的汇总数据表明,与基线相比,阿托伐他汀10、20、40和80mg治疗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中位值(第25和第75个百分位数)百分比变化分别是6.4(-1.4,14)、8.7(0,17)、7.8(0,16)和5.1(-2.7,15)。此外,汇总数据分析显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一致地显著降低。
在三项多中心、双盲高脂血症患者的研究中,对阿托伐他汀和其它他汀进行了比较。随机后,患者接受16周的阿托伐他汀10mg/日治疗或固定剂量的对照药治疗(表6)。
表6:与基线比较终点时的平均百分数变化(双盲,随机,活性药对照研究)治疗
(每日剂量)N Total-c LDL-C ApoB TG HDL-C Non-HDL-C/HDL-C 研究1 阿托伐他汀10mg 707 -27a -36a -28a -17a +7 -37a 洛伐他汀20mg 191 -19 -27 -20 -6 +7 -28 95%的置信区间1 -9.2,-6.5 -10.7,-7.1 -10.0,-6.5 -15.2,-7.1 -1.7,2.0 -11.1,-7.1 研究2 阿托伐他汀10mg 222 -25b -35b -27b -17b +6 -36b 普伐他汀20mg 77 -17 -23 -17 -9 +8 -28 95%的置信区间1 -10.8,-6.1 -14.5,-8.2 -13.4,-7.4 -14.1,-0.7 -4.9,1.6 -11.5,-4.1 研究3 阿托伐他汀10mg 132 -29c -37c -34c -23c +7 -39c 辛伐他汀10mg 45 -24 -30 -30 -15 +7 -33 95%的置信区间1 -8.7,-2.7 -10.1,-2.6 -8.0,-1.1 -15.1,-0.7 -4.3,3.9 -9.6,-1.9
a.与洛伐他汀比较的显著性差异 ANCOVA,P≤0.05
b.与普伐他汀比较的显著性差异 ANCOVA,P≤0.05
c.与辛伐他汀比较的显著性差异 ANCOVA,P≤0.05
表6中各种治疗对脂质作用的差异性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尚不清楚,表6未包含阿托伐他汀10mg与较高剂量的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比较的数据。表中总结的研究中所比较的药物是不可互换的。
8.阿托伐他汀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作用(Fredrickson Ⅳ型):
在几项涉及64例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中,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如下表(表7)。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的甘油三酯基线水平为中值565(267~1502)。
表7:单纯甘油三酯升高患者的汇总数据:与基线相比的中位值(最小,最大)百分比变化安慰剂
(N=12)阿托伐他汀
(10mg)
(N=37)阿托伐他汀
(20mg)
(N=13)阿托伐他汀
(80mg)
(N=14)甘油三酯 -12.4(-36.6,82.7) -41.0(-76.2,49.4) -38.7(-62.7,29.5) -51.8(-82.8,41.3) Total-C -2.3(-15.5,24.4) -28.2(-44.9,-6.8) -34.9(-49.6,-15.2) -44.4(-63.5,-3.8) LDL-C 3.6(-31.3,31.6) -26.5(-57.7,9.8) -30.4(-53.9,0.3) -40.5(-60.6,-13.8) HDL-C 3.8(-18.6,13.4) 13.8(-9.7,61.5) 11.0(-3.2,25.2) 7.5(-10.8,37.2) VLDL-C -1.0(-31.9,53.2) -48.8(-85.8,57.3) -44.6(-62.2,-10.8) -62.0(-88.2,37.6) 非-LDL-C -2.8(-17.6,30.0) -33.0(-52.1,-13.3) -42.7(-53.7,-17.4) -51.5(-72.9,-4.3)
表8:对16例β脂蛋白异常血症(FredricksonⅢ型)患者的开放交叉研究基线中位值(最小,最大)
(mg/dL)中值变化百分数(最小,最大) 阿托伐他汀10mg 阿托伐他汀80mg TC 442(225,1320) -37(-85,17) -58(-90,-31) TG 678(273,5990) -39(-92,-8) -53(-95,-30) LDL-C+VLDL-C 215(111,613) -32(-76,9) -63(-90,-8) 非-HDL-C 411(218,1272) -43(-87,-19) -64(-92,-36)
在一项没有对照组的研究中,29名年龄6至37岁的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每日最大剂量20至80mg的治疗。在这项研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降低18%。25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平均效应达20%(范围为7%至53%,中位值为24%);剩余的4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7%至24%。29名患者中有5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缺失。在这5名患者中,2名有门静脉与腔静脉分流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不显著。剩余3名受体阴性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降低22%。
11.阿托伐他汀在杂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儿童患者中的研究:
在一项起始为双盲、安慰剂对照,之后为开放期的研究中,187名年龄在10~17岁(平均年龄14.1岁)的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重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男孩和初潮后的女孩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n=140)或安慰剂(n=47)治疗26周,然后所有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26周。入选标准包括1)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90mg/dL或2)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60mg/dL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阳性家族史或在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确诊的早发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阿托伐他汀组的基线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为218.6mg/dL(范围:138.5~385.0mg/dL),安慰剂对照组为230.0mg/dL范围:160.0~324.5mg/dL)。阿托伐他汀的剂量(每日一次)第一个4周是10mg,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于130mg/dL则调整至20mg。4周后在双盲治疗期阿托伐他汀组需要递增至20mg的患者数为80(57.1%)名。
在26周的双盲治疗期,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水平(见表9)。
表9:阿托伐他汀在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严重高胆固醇血症青春期少年的调脂作用
(在意向治疗人群自基线到终点的改变百分数)剂量 N Total-C LDL-C HDL-C TG Apo B 安慰剂 47 -1.5 -0.4 -1.9 1.0 0.7 阿托伐他汀 140 -31.4 -39.6 2.8 -12.0 -34.0
阿托伐他汀剂量在20mg以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儿童对照研究中进行,阿托伐他汀用于儿童时期治疗以减少成人时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有效性尚未被证实。
12.本品对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作用:
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共1660例同时患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者每日接受8种不同剂量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5/10、10/10、5/20、10/20、5/40、10/40、5/80及10/80mg),或单用氨氯地平(5mg或10mg),或单用阿托伐他汀(10mg、20mg、40mg及80mg)或安慰剂。除了同时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15%的患者有糖尿病,22%的患者吸烟,14%的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8周时,所有8个氨氯地平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在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的剂量相关性的降低(表10)。
表10:氨氯地平降低血压及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的疗效血压(mmHg)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 0mg 10mg 20mg 40mg 80mg 0mg — -1.5/-0.8 -3.2/-0.6 -3.2/-1.8 -3.4/-0.8 5mg -9.8/-4.3 -10.7/-4.9 -12.3/-6.1 -9.7/-4.0 -9.2/-5.1 10mg -13.2/-7.1 -12.9/-5.8 -13.1/-7.3 -13.3/-6.5 -14.6/-7.8 LDL-C(%变化)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 0mg 10mg 20mg 40mg 80mg 0mg — -32.3 -38.4 -42.0 -46.1 5mg 1.0 -37.6 -41.2 -43.8 -47.3 10mg -1.4 -35.5 -37.5 -42.1 -48.0
【药理毒理】
-
药理作用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为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复方制剂。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慢通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氨氯地平可抑制钙离子跨膜内向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而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HMG-CoA的作用是将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化成甲羟戊酸,即包括胆固醇在内的固醇前体。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亦称钙离子拮抗剂或慢通道阻滞剂),它能够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实验数据表明氨氯地平与二氢吡啶及非二氢吡啶的结合位点均可结合。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过程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来完成。氨氯地平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转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要比心肌细胞的作用强。体外实验可观察到该药存在负性肌力作用,但临床治疗剂量在活体动物实验中未观察到这一作用。氨氯地平不影响血清钙的浓度。
氨氯地平是一个外周动脉血管扩张剂,它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氨氯地平能够缓解心绞痛的具体机制还未完全确定,但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
劳力型绞痛:氨氯地平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后负荷)使心率-收缩压乘积降低,实现不同运动量级别的心肌需氧量的下降。
血管痉挛型心绞痛:氨氯地平在动物实验以及体外人冠状血管实验中已经被证实:可以抑制血管痉挛,恢复冠状动脉以及小动脉的血流灌注,从而适应钙,肾上腺素钾,血清素以及血栓素A2异构体的变化。在血管痉挛型(Prinzmetal’s或变异性)心绞痛中,氨氯地平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其对冠状动脉痉挛的抑制。
阿托伐他汀: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构成脂蛋白复合物,在血液中循环。经超速离心,这些复合物能够分解成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能够整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释放进入血浆送往外周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于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通过高亲和力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进行分解代谢。
临床研究和病理研究显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 B)血浆水平升高促进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呈负相关。
在动物模型中,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通过增加肝脏细胞表面的LDL受体数以增强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代谢;阿托伐他汀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生成和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数。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某些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通常其它降脂类药物对这类患者很少有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降低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阿托伐他汀也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并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水平有所升高。阿托伐他汀降低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β脂蛋白异常血症患者的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和低密度脂蛋白一样,富含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留物,也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通常伴随低HDL-C水平以及小LDL颗粒出现,以及冠心病非脂质代谢危险因素。因此,总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不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尚不明确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或降低甘油三酯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的独立影响。
氨氯地平的药效学:高血压患者服用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后,可引起血管舒张导致仰卧和站立血压下降。长期给药,血压的下降并不伴随心率或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显著变化。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研究中发现,快速静脉内给予氨氯地平可降低动脉血压并增加心率,但是在血压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中长期口服氨氯地平,对心率或血压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长期口服氨氯地平每日一次,对血压的控制效果至少维持24小时。年轻及老年患者的降压效果均与血浆浓度相关。应用氨氯地平血压下降的程度也与治疗前血压升高的程度相关;因此,中度高血压(舒张压105-114mmHg)患者的降压效果要比轻度高血压(舒张压90-104mmHg)患者强50%。正常血压受试者的血压并没有显著的临床变化(+1/–2mmHg)。
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的治疗剂量可导致肾血管阻力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以及有效肾血流增加,不影响滤过分数和蛋白尿。
与其它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一样,在正常心功能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后,心脏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检测在静止和运动(或踏步)时均显示心脏指数有小幅度的增加,且不伴有dP/dt或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或体积的变化。在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动物或人体应用治疗剂量范围内的氨氯地平,即便是在人体中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也均没有出现负性肌力作用。在正常健康人及代偿良好的心衰患者中使用其它具有显著的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也有相似的发现。
活体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氨氯地平不影响窦房结或房室传导功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静脉给药10mg,A-H、H-V传导以及起搏后窦房结恢复时间并没有显著性的改变。β-阻滞剂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患者亦可观察到类似结果。在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中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研究中,未观察到对心电图参数的不良影响。仅有心绞痛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没有改变心电图的传导间期,也没有增加房室(AV)传导阻滞。
阿托伐他汀的药效学:阿托伐他汀及其一些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具有药理学活性。肝脏是胆固醇合成和低密度脂蛋白清除的基本作用位点和主要部位。给药剂量而不是系统药物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更相关。个体化给药剂量应根据治疗的疗效而定。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氨氯地平:基因和染色体水平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遗传毒性。
阿托伐他汀: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大肠埃希杆菌Ames实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中进行的HGPRT促突变测定分析,中国仓鼠肺细胞中进行的染色体畸变测定分析,小鼠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氨氯地平:
大鼠(雄性大鼠交配前64天起,雌性大鼠交配前14天起)经口给予氨氯地平达10mg/kg/日(按mg/m2换算,为人体最大推荐剂量的8倍),未见对生育力的明显影响。
妊娠大鼠及妊娠兔在主要器官形成期经口给予马来酸氨氯地平(相当于氨氯地平达10mg/kg/日,根据mg/m2换算,分别为人类最大推荐剂量10mg的8倍和23倍),未见明显的胚胎-胎仔生长发育毒性。大鼠在交配前、整个交配过程和妊娠期间经口给予马来酸氨氯地平(相当于氨氯地平10mg/kg/日)持续14天,可见窝数明显减少(大约50%),子宫内死亡数量增加(约5倍)。已证明马来酸氨氯地平在该剂量下延长大鼠的受孕期和分娩期。
阿托伐他汀:大鼠经口给药剂量达175mg/kg/日(人体暴露量的15倍),未见对生育力的明显影响。10只大鼠经口给予阿托伐他汀100mg/kg/日(为人80mg剂量时AUC的16倍),共3个月,有2只大鼠附睾发育不全和无精;30和100mg/kg/日组大鼠睾丸重量显著下降,100mg/kg/日组附睾重量下降。雄性大鼠在交配前经口给予阿托伐他汀100mg/kg/日,共11周,精子活动力和精子细胞头部浓度下降,畸形精子增加。犬经口给予阿托伐他汀10,40,或120mg/kg/日,给药2年,未见对精液参数或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的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通过大鼠的胎盘在胎鼠肝脏达到与母体血浆相同的药物水平。当大鼠和兔经口给予阿托伐他汀分别达300mg/kg/日和100mg/kg/日,未见明显胚胎-胎仔毒性。根据mg/m2计算,分别约为人暴露量的30倍和20倍。
在一项研究中,大鼠妊娠第7天至哺乳期第21天(断奶)经口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100、或225mg/kg/日,高剂量组幼仔出生、新生、断奶和成熟期的存活率降低,在出生第4天,21天和91天幼仔体重下降,可见听觉惊跳反应耳廓分离和眼裂;中剂量组幼仔第4天和21天体重下降、发育延迟,可见罗特尔综合症。中剂量分别相当于人每日口服剂量80mg时AUC的6倍和22倍。
致癌性:
氨氯地平:大鼠和小鼠掺食法给予氨氯地平0.5、1.25和2.5mg/kg/日,连续2年,未见致癌作用。对小鼠使用的最大剂量按mg/m2换算相当于人体最大推荐剂量10mg/日。大鼠的最大用药剂量按mg/m2换算,为人体最大推荐剂量10mg/日的两倍。
阿托伐他汀:在大鼠进行的一项2年研究中,大鼠经口给药剂量为10,30,和100mg/kg/日,在高剂量的雌性大鼠肌肉中发现2个罕见的肿瘤:一个是横纹肌肉瘤,另一个是纤维肉瘤。高剂量AUC值约为人体口服最大剂量80mg平均AUC的16倍。小鼠2年致癌性研究,给药剂量100,200,或400mg/kg/日,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肝脏腺瘤和高剂量雌性小鼠肝癌显著增加,AUC约为人体口服剂量80mg平均AUC的6倍。
【药代动力学】
-
吸收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口服后,在6~12h内达到血药峰浓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约在64%~90%之间。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口服后吸收迅速;1~2小时内血浆浓度达峰(Cmax)。吸收程度随阿托伐他汀的剂量成正比例增加。阿托伐他汀(母体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4%而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系统生物利用度约为30%。系统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原因在于进入体循环前胃肠粘膜清除和/或肝脏首过效应。与早晨给药相比,晚上给药血浆浓度稍低(Cmax和AUC约30%)。然而,无论一天中何时给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是相同的(见【用法用量】)。
本品:口服本品后,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6~12h和1~2h,两者的吸收率和程度(生物利用度)与单独给药比较无明显差异(见上)。
食物不影响本品中的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本品中的阿托伐他汀的吸收率和吸收程度受食物影响分别降低约32%和11%。但同单独服用时相似。食物对其中阿托伐他汀成分降低LDL-C的作用无影响。
分布
氨氯地平:体内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氨氯地平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连续用药7~8天后,氨氯地平可达稳态血浆浓度。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平均分布容积约为381升。血浆蛋白结合率≥98%。血液/血浆比约0.25提示仅有少量药物渗透入红细胞内。根据在大鼠中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可能分泌入人乳中(见【禁忌】项下“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代谢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经由肝脏广泛代谢,大多数(约90%)转化成无活性代谢产物。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广泛代谢成邻位和对位羟基衍生物及多种β氧化产物。体外实验中,邻位和对位羟基化代谢物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当。对HMG-CoA还原酶的循环抑制活性约70%是由活性代谢产物产生。体外研究显示了细胞色素P450 3A4在阿托伐他汀代谢中的重要性,同时服用已知的同工酶抑制剂红霉素与人体内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增加相一致(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在动物中,邻位-羟基代谢产物经过进一步的葡萄醛酸化过程。
排泄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的血浆清除方式为双相性,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35~50小时。氨氯地平通过肝脏被广泛(约90%)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其它10%以原药形式排出,60%的代谢物经尿液排出。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脏和/或肝外代谢后经胆汁清除;但是阿托伐他汀似无明显的肝肠再循环。阿托伐他汀的人体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14小时,但因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半衰期约20~30小时。阿托伐他汀口服给药后,尿回收率不到给药量的2%。
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
氨氯地平:老年患者的氨氯地平清除率降低,可使AUC增加约40%~60%,因此可能需要较低的初始剂量。
阿托伐他汀:在健康老年人群(年龄≥65岁)中,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较青年人的高(Cmax约为40%,AUC约为30%)。临床数据显示,给予任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老年人群中其降低LDL-C的程度要明显高于青年人(见【老年用药】)。
儿童患者
氨氯地平:62例年龄为6~17岁的高血压患者,给予1.25mg~20mg的氨氯地平治疗。按体重计算的清除率和分布容积与成年人相似。
阿托伐他汀:儿童人群中药代动力学数据尚不充分。
性别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就Cmax而言女性比男性高约20%,就AUC而言,女性较男性低10%)。然而临床应用中,阿托伐他汀降LDL-C作用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明显性别差异。
肾功能不全患者
氨氯地平:肾脏损害对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接受常规初始剂量。
阿托伐他汀:肾脏疾病对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和降LDL-C作用无影响,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警告项下“骨骼肌”)。
血液透析的患者
尽管仍未对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由于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因此血液透析并不能显著提高氨氯地平或阿托伐他汀的清除率。
肝功能不全患者
有活动性肝脏疾病患者禁用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老年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可使AUC增加约40%~60%。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显著增加;在Childs-Pugh A患者中,Cmax和AUC均增加了4倍,而在Childs-Pugh B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Cmax和AUC分别增加了16倍和11倍(见【禁忌】)。
有活动性肝脏疾病患者禁用阿托伐他汀。
心功能不全患者
氨氯地平:中到重度心衰的患者,氨氯地平的AUC增加程度与老年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改变相似。
其他药物对本品的作用
氨氯地平:没有已知的重要相互作用。
阿托伐他汀:表11列出了其他药物对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表11.联合用药对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联合用药名称及用量 阿托伐他汀 剂量(mg) AUC变化 Cmax变化 #环孢霉素5.2mg/kg/日,稳定剂量 10mg QD,28天 ↑870% ↑1070 #替拉那韦500mg BID/利托那韦200mg BID,7天 10mg,SD ↑940% ↑860% #特拉匹韦750mg q8h,10天 20mg,SD ↑790% ↑1060% #,‡沙奎那韦400mg BID/利托那韦400mg BID,15天 40mg QD,4天 ↑390% ↑430% #克拉霉素500mg BID,9天 80mg QD,8天 ↑440% ↑540% #地瑞那韦300mg BID/利托那韦100mg BID,9天 10mg QD,4天 ↑340% ↑230% #伊曲康唑200mg QD,4天 40mg,单剂 ↑330% ↑20% #福沙那韦700mg BID/利托那韦100mg BID,14天 10mg QD,4天 ↑250% ↑280% #福沙那韦1400mg BID,14天 10mg QD,4天 ↑230% ↑400% #奈非那韦1250mg BID,14天 10mg QD,28天 ↑74% ↑220% #葡萄柚汁240mL QD* 40mg,单剂 ↑37% ↑16% 地尔硫卓240mg QD,28天 40mg,单剂 ↑51% 无变化 红霉素500mg QID,7天 10mg,单剂 ↑33% ↑38% 氨氯地平10 mg,单次用药 80mg,单剂 ↑15% ↓12% 西咪替丁300mg QD,4周 10mg QD,2周 ↓小于1% ↓11% 考来替泊10mg BID,28周 40mg QD,28周 未测定 ↓26%** Maalox口服混悬液30mL QD,17天 10mg QD,15天 ↓33% ↓34% 依非韦仑600mg QD,14天 10mg 3天 ↓41% ↓1% #利福平600mg QD,7天(联合给药)† 40mg,单剂 ↑30% ↑2.7倍 #利福平600mg QD,5天(单独给药)† 40mg,单剂 ↓80% ↓40% #吉非贝齐600mg BID,7天 40mg,单剂 ↑35% ↓小于1% #非诺贝特160mg QD,7天 40mg,单剂 ↑3% ↑2% 波西普韦800mg TID,7天 40mg,单剂 ↑2.30倍 ↑2.66倍
*有报告显示葡萄柚汁用量过多(每天超过750毫升~1.2升)会使AUC(最高达2.5倍)和/或Cmax(最高达71%)上升更显著。
**给药后8~16小时取样检测。
†利福平具有双重药物相互作用机制,阿托伐他汀与利福平联合用药时推荐同时服用,如果先服用利福平后服用阿托伐他汀可使后者血浆药物浓度显著降低。
‡本研究中使用的沙奎那韦+利托那韦的应用剂量非临床使用剂量。当使用临床剂量时,阿托伐他汀的暴露剂量的增高值很可能高于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增高值。因此,应用时应谨慎,并使用最低必要剂量。
本品对其他药物的作用
氨氯地平:无已知的重要相互作用
阿托伐他汀:表12列出了阿托伐他汀对其他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表12.阿托伐他汀对联合应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阿托伐他汀 联合用药名称及用量 药物/剂量(mg) AUC变化 Cmax变化 80mg QD,15天 氨替比林600mg SD ↑3% ↓11% 80mg QD,14天 #地高辛0.25mg QD,20天 ↑15% ↑20% 40mg QD,22天 口服避孕药QD,2个月
-炔诺酮1mg
-乙炔雌二醇35μg
↑28%
↑19%
↑23%
↑30%10mg QD 替拉那韦500mg BID/利托那韦200mg BID,7天 无变化 无变化 10mg QD,4天 福沙那韦1400mg BID,14天 ↓27% ↓18% 10mg QD,4天 福沙那韦700mg BID/利托那韦100mg BID,14天 无变化 无变化
【贮藏】
-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
瓶装;7片/瓶,30片/瓶。铝铝水泡眼包装:7片/盒,30片/盒。
【有效期】
-
36个月。
【执行标准】
-
JX20070048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
(1)进口小包装注册证号
瓶装:
5mg/1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45
5mg/2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47
5mg/4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49
铝铝水泡眼包装:
5mg/1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46
5mg/2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48
5mg/4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50
(2)进口大包装注册证号
5mg/1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51
5mg/2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52
5mg/4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H20130053
【分包装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Betriebsstatte Freiburg)
Freiburg, Germany, 79090
分装企业
企业名称: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路22号
邮政编码:116600
电话号码:0411-88011000
传真号码:0411-87615444
产品咨询热线:800 810 0055(座机拨打);400 610 0055(手机拨打)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3:00-18:00)
【修订/勘误】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订他汀类药品说明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药监办药化管〔2013〕90号
2013年10月16日发布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测评价结果,决定对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项进行修订(见附件)。请通知行政区域内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2013年12月15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出修订说明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项的补充申请报备案。说明书的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补充申请批准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
二、应当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并在补充申请批准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予以调整。
三、药品标签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一并修订。
附件: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附件
2013年10月16日
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在【不良反应】项下适当位置增加以下内容:
1.他汀类药品的上市后监测中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报告,部分他汀类药品亦有低血糖反应的报告。
2.上市后经验:他汀类药品的国外上市后监测中有罕见的认知障碍的报道,表现为记忆力丧失、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多为非严重、可逆性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二、【药物相互作用】项的修订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对本企业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参照《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12年11月第51期)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说明书情况,对【药物相互作用】项进行补充或修订,必要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与他汀类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贝特类调脂药(如吉非贝特、苯扎贝特)、烟酸、奈法唑酮、环孢素、胺碘酮、地尔硫卓、夫地西酸等。
说明书修订日期
药品名称
注册商标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分包装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修订/勘误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批准文号 | 药品名称 | 规格 | 剂型 | 生产单位 | 上市许可持有人 | 药品类型 | 国产或进口 | 批准日期 |
---|---|---|---|---|---|---|---|---|
H20130045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1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3-01-15
|
H20130047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2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3-01-15
|
H20170230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2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7-04-24
|
H20170246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4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7-04-24
|
J20171047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4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
片剂
|
—
|
—
|
化学药品
|
进口
|
2017-08-25
|
查看更多国内药品批文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 公司名称 | 申请号/批准号 | 规格 | 剂型/给药途径 | 上市国家/地区 | 市场状态 | 日期 |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Betriebsstatte Freiburg
|
H20130045
|
5mg/10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3-01-15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Betriebsstatte Freiburg
|
H20130047
|
5mg/20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3-01-15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Betriebsstatte Freiburg
|
H20170230
|
5mg/20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7-04-24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 Prism CV
|
H20170246
|
5mg/40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7-04-24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Betriebsstatte Freiburg
|
J20171047
|
5mg/40mg
|
片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7-08-25
|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药品名称 | 中选企业 | 剂型 | 规格包装 | 采购周期 | 中选价格(元) | 国家集采批次 | 公布日期 |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
片剂
|
7片/板x2板/盒
|
2.5年
|
36.67
|
第八批集采
|
2023-04-11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美诺华天康药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
|
片剂
|
14片/板,1板/盒
|
1年
|
35.76
|
—
|
2024-07-22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美诺华天康药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
|
片剂
|
14片/板,1板/盒
|
2.5年
|
35.76
|
第八批集采
|
2023-04-11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
|
片剂
|
—
|
1年
|
—
|
—
|
2021-05-31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片剂
|
15片/板,2板/盒
|
2.5年
|
78.1
|
第八批集采
|
2023-04-11
|
查看更多药品国家集中采购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一致性评价
企业 | 品种 | 规格 | 剂型 | 过评情况 | 过评时间 | 注册分类 |
---|---|---|---|---|---|---|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10mg
|
片剂
|
视同通过
|
2021-06-21
|
4类
|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
片剂
|
通过
|
2022-09-09
|
|
浙江花园药业有限公司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20mg
|
片剂
|
视同通过
|
2024-03-01
|
4类
|
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10mg
|
片剂
|
视同通过
|
2021-10-28
|
4类
|
浙江长典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5mg/10mg
|
片剂
|
视同通过
|
2023-06-29
|
4类
|
查看更多过评企业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 研发企业数 0
-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药物名称 | 研发代码 | 首家研发企业 | 参与研发企业 | 治疗领域 | 适应症(中) |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 靶点(简化靶点) |
---|
查看更多全球研发现状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受理号 | 药品名称 | CDE企业名称 | 申请类型 | 注册类型 | 承办日期 | 状态开始日期 | 办理状态 | 审评结论 |
---|---|---|---|---|---|---|---|---|
JXHS0600033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Inc.
|
进口
|
—
|
2006-10-17
|
2008-04-11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郭少华
|
查看 |
JXHS0600035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Inc.
|
进口
|
3.2
|
2006-10-17
|
2008-04-11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郭少华
|
查看 |
JYHB1900576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 Prism CV
|
补充申请
|
—
|
2019-06-03
|
2019-12-13
|
已发件 1082708588530
|
— |
JYHB0900750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Inc.
|
补充申请
|
—
|
2009-09-03
|
2010-08-17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EG659031551CS
|
查看 |
JYHB1300217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Pfizer Inc.
|
补充申请
|
—
|
2013-02-20
|
2013-09-23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李雪飞 13401075159
|
查看 |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临床试验登记
登记号 | 试验专业题目 | 药物名称 | 适应症 | 试验状态 | 试验分期 | 申办单位 | 试验机构 | 首次公示日期 |
---|---|---|---|---|---|---|---|---|
CTR20211168
|
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mg/10mg)的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三周期、三序列自身交叉对照设计空腹及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本品(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治疗。
|
进行中
|
BE试验
|
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21-06-04
|
CTR20210614
|
中国健康受试者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mg/20mg)的随
机、开放、两序列、两制剂、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本品(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治疗。
|
主动终止
|
BE试验
|
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21-03-31
|
CTR20200949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单次空腹/餐后给药生物等效性研究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治疗。
|
已完成
|
BE试验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有限公司
|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
2020-05-20
|
CTR20212805
|
中国健康受试者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mg/20mg)的随 机、开放、两序列、两制剂、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本品(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治疗。
|
已完成
|
BE试验
|
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21-11-10
|
CTR20222518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mg/20mg)在健康受试者餐后状态下的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部分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
本品(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
|
已完成
|
BE试验
|
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2022-10-14
|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试验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